詹姓始祖志宏公之玄孫禮公釋考
河間堂詹姓始祖志宏公,源溯中華姓氏炎黃總始祖少典氏,約生於民國前5185年歲次丁亥、公元前3274年,派下裔孫黃帝,姓姬,又姓公孫,衍傳周宣王,名靖,妣姜后,生宮涅、志宏、尚文、陸侯、謝侯等五子;長子宮涅即位是為幽王;次子志宏封詹侯,字文錄,宣王中興歲次甲戌、民國前2738年、公元前827年生於鎬京(陜西長安縣西南),西京築城,功錫爵詹侯,賜土南至於京,北達於燕,以詹國為姓,目前裔孫傳近百代分布世界各地區,代有名賢,為國為民,文化昭彰史冊;三子尚文封楊侯,名澗,公元前809年岀嗣楊侯紹甲為嗣子;四子封陸侯;五子封謝侯。
始祖志宏公,歷代詹姓宗族譜以「詹侯」或「文侯」或「文公」等爵號與字號合而尊稱,如閩南省建峰詹氏宗譜畫像:「受姓詹侯鼻祖至弘(宏)公像贊曰:錫命於周,承家以傳,其盛赫赫,其澤綿綿,南至于京,北達于燕,宗支蕃衍,史氏紀焉。」安徽新安廬源詹氏合修宗譜:「始封於詹文侯遺像贊曰:懿惟吾祖,受命於周,詹城屹屹,得姓之由。謹題。」也有以「文公受封詹氏祖讚曰:赫赫宗周,姬氏者流,宣王支子,食采封侯,于彼詹城,得姓之由。」前者以「受姓詹侯鼻祖至弘公」並以詹國的由來地域作為主題,後者則以文侯或字號、爵號合而尊稱之,涵義志宏公為詹姓始祖,筆者以為前者以名「志宏」作為譜名較合乎事實親切!
詹國北達于燕,周武王發公元前1122年封召公奭於燕,其裔召穆公為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時的大臣,燕分南北燕,東都南燕姓姞,北燕召公姓姬,北燕其國僻小,不通諸夏,北方雖近蠻貉,土地又夾在齊、晉的國境內,周平王東遷雒邑後王室力衰,強大諸侯常侵併弱小之國,齊、晉為強國,春秋齊桓公出兵北伐山戎援救燕國後,至燕獻公漸強盛,戰國時傳至燕文公,地域擴大而改稱王,公元前222年始被秦滅,燕國地域雖小其裔在姬姓族群之中立國最久的諸侯國。
同時,詹姓始祖志宏公以國為姓,非以邑(楚)為氏,古今皆訛引元和姓纂與宋鄭樵撰通志卷二十七氏族略第三所誤。元和姓纂:詹「,詹尹之後。」及「宋鄭樵撰通志卷二十七氏族略第三:以邑(楚)為氏。詹氏,楚詹尹之後,有詹何,善釣。周有詹父,又有詹喜。楚辭有太卜、詹尹。宋朝為著姓。望出渤海,河間。」此訛誤宋代鄧名世撰古今姓氏書辯證卷二十第二七一頁已經明確辯證指出:「按詹氏周有詹父、詹桓伯云出自周宣王支子,封為詹侯,晉有詹嘉,虢有詹父,鄭有詹伯,俱在詹尹之先,姓纂之說,固未該括,名世辯其誤,而不詳所自出,今擬增入。」綜合歷代各地區詹姓宗族譜所記載,周有詹父,晉有詹嘉,楚有詹尹,鄭有詹伯等皆為詹姓總始祖志宏公衍傳之後裔,譜詳系明,宇宙天下詹姓一家親。
一、黃帝第二十五子詹人:中國湖南省立圖書館典藏青山彭氏敦睦譜卷一宗系:「黃帝生二十五子,依序為:娶西陵氏生昌意、玄囂、酉、祁、馮夷、滕等六子,娶方雷氏生龍苗、葴、荀、休、清、采等六子,娶彫魚氏生夷鼓、揮、縉雲、喬伯、姞等五子,娶鬼方氏生蒼林、禺陽、儇、詹人、衣、禺(豸虛)、纍祖、白民等八子、一女曰女華。」及清朝熊峻運著新纂氏族箋釋:「詹,河間郡,系出有熊氏,黃帝子詹人,夏(公元前2205年公元前1767年間。)封詹國。」
二、得詹者為詹氏(引路史):宋朝羅泌纂路史二冊,其中有關詹姓全文如下:冊一,後紀第五卷,疏仡紀第十,黃帝:前段:「黃帝,有熊氏,姓公孫,名荼,一曰軒,軒之字曰玄律,小典氏之子, 黃精之君也,母吳樞曰符葆」等。後段:「有虞氏(黃帝第十代五帝五虞舜,公元前2255年至前2205年間),作封帝之後,一十有九侯伯(禮記外傳。)其得資者為資氏、(資阝)氏。得(周阝)氏者為(周阝)氏、輔氏(姓書又有(女虎),云黃帝後,音虎。)得虔者為虔氏(鄧名世以虔在十四人中,非。)得寇者為寇氏、口引氏、劉氏(劉,封本羅侯寇氏子,先主養之後,後魏賜寇攜。口引氏,一曰若口,音辰,然姓書寇出蘇忿生。姓源,黃帝後,忿生或云出康叔皆非。)國于酈者為酈氏、(亻麗)氏、食其氏、侍其氏(食其玄孫,賜食其冑孫武),國于翟者為翟氏、糴氏、狄氏(晉滅翟,姓書又有酒氏。)于詹者為詹氏,自詹移葛則為葛氏、詹葛氏(葛伯國英賢傳:詹葛,有熊氏之後。姓書謂諸葛訛為詹葛,謬矣,葛伯非瀛姓。)」冊二,路史國名記卷甲,黃帝後姬姓國:「詹,周有詹父(莊公十八年傳。)桓伯(昭公九年。)圻內地與楚詹尹異。」國名記卷戊:「詹,詹桓伯采(昭九年),大詹夫詹父後(詹嘉為晉瑕大夫,非楚詹尹。)周氏族卿之采。
以上三者均未能得見衍傳譜系。
志宏公,生逢西、東周朝代更替之內憂外患之際,嫡胞兄幽王宮涅,后申氏生太子宜臼,後娶褒姒,有寵,生伯服,乃廢后及嫡子,以適褒姒之意,謀國不忠,怠政滅倫,自召寇賊,卒召申侯與犬戎之亂,被殺於驪山(陜西臨潼縣。)之下,終結西周。吾祖志宏公,睿智慎謀,西京築城,禦敵固國,遵守宗法制度,高風亮節,得以延續東周,德智超群,永垂史冊,足式裔孫典範。
臺閩地區民國九十五年底人口總數為22,876,527人,詹姓人口數為133,131人,排行第三十七位,山西排行第二六八位。其中大部份分布於台灣、北京、河北尚義、山東平邑、內蒙古烏海、山西太原、湖北武昌、江西金溪及崇仁、廣東新會、雲南河口及龍川、四川合江、福建安溪等地,尤以湖南、台灣、四川等省,約佔詹姓總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左右。
詹姓第二代譁(華)公,字美輝,襲封詹侯,周官上大夫,妣尹氏誥 封一品 夫人,生長子浩,次子采,三子資,四子泰(仕),五子顯,六子斌(仕)等六子。詹姓第三代顯公,妣趙氏,生長子韓、次子朝、三子乾、四子英、五子父(固始譜:服、黃岡譜與左傳:父)等五子,公妣俱葬長安城外。詹姓第四代英公,字世賢,妣申氏,生一子禮。詹姓第五代禮公,字尚節,妣尹氏(台譜:字世周,娶高平白氏,)誥 封一品 夫人,生國典、國芳、國茂。
黃帝┬西周┌西周┌西周┌東周┌太子┌東周┌東周┌東周┌東周┌東周┌東周
│十 │十一│十二│一 │洩父┤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厲王│宣王│長子│平王│王子│桓王│莊王│僖王│惠王│襄王│頃王
│胡 ┤靖 ┤幽王│宜臼┤狐 │林 ┤陀 ┤胡齊┤閬 ┤鄭 ┤壬臣
│公元│公元│宮涅┤前七│王子│公元│公元│公元│公元│公元│公元
│前八│前八│前七│七0│烈 │前七│前六│前六│前六│前六│前六
│七八│二七│八一│年至│少子│一九│九六│八一│七六│五一│一八
│年至│年至│年至│前七└武 │至前│至前│至前│至前│至前│至前
│公元│前七│前七│二0 │六九│六八│六七│六五│六一│六一
│前八│八二│七一│在位 │七年│二年│七年│二年│九年│三年
│四二│在位│在位│五一 │二三│十五│五年│二五│在位│在位
│年在│四六│十一│國都 │妣紀│年。│王子│年。│三三└六年
│位三│妣姜│妣申│洛陽 │、季│王子│頹,│妣媯│年。
└七年└后 │后 │伯服 │、姜│克(│前六│后 │妣隗后
┌西周 │妣褒│公元前七二└后。│子儀│七五│王子│王子帶是為
│共和 │氏 └二年春秋始 └)、└年亂└虎 └甘昭公)。
│十 │十一│十二│一 │洩父┤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厲王│宣王│長子│平王│王子│桓王│莊王│僖王│惠王│襄王│頃王
│胡 ┤靖 ┤幽王│宜臼┤狐 │林 ┤陀 ┤胡齊┤閬 ┤鄭 ┤壬臣
│公元│公元│宮涅┤前七│王子│公元│公元│公元│公元│公元│公元
│前八│前八│前七│七0│烈 │前七│前六│前六│前六│前六│前六
│七八│二七│八一│年至│少子│一九│九六│八一│七六│五一│一八
│年至│年至│年至│前七└武 │至前│至前│至前│至前│至前│至前
│公元│前七│前七│二0 │六九│六八│六七│六五│六一│六一
│前八│八二│七一│在位 │七年│二年│七年│二年│九年│三年
│四二│在位│在位│五一 │二三│十五│五年│二五│在位│在位
│年在│四六│十一│國都 │妣紀│年。│王子│年。│三三└六年
│位三│妣姜│妣申│洛陽 │、季│王子│頹,│妣媯│年。
└七年└后 │后 │伯服 │、姜│克(│前六│后 │妣隗后
┌西周 │妣褒│公元前七二└后。│子儀│七五│王子│王子帶是為
│共和 │氏 └二年春秋始 └)、└年亂└虎 └甘昭公)。
│八二 │祖 │字美│(仕│詹幹│尹氏│元配│楊氏│其賢│前六
│字文│尹氏│(仕│英公率臣下景從。
│公元│) │俱葬│傳:「晉桓公十年、公元前七0二年,
│二七└(仕└城外│,以王師虢。夏,虢公出奔虞。」
│年。 │ 據左傳:「晉莊公十九年、公元前六
│食采河間望出渤海│,因蘇氏。秋五大夫奉子頹以伐王,不
│。 │亂克,出奔溫。蘇子奉子頹以奔衛。衛
詹顯,妣趙氏,生│元配田氏,誥封一│師、燕師伐周。冬,粒子頹。」詹國百
韓、朝、幹、乾、│品品夫人。 │姓遂旨(指)詹為姓。
,父公為桓王大夫│ └七五年作亂,四代一五二年。
以忠義受王,故能│三子,尚文,楊譜:宣王第五子尚文,名澗,出嗣黃帝第三
於公元前七0二年│十七代楊侯。
奉命以王伐虢。據│四子,陸侯。
王十八年大夫。 └五子,謝侯,姓謝丘。
自唐朝長慶(公元821-824)間至明朝萬暦乙酉(公元1584)共762年崇修25次,每30年重修一次,
詹氏宗譜(湖北黃岡民國版):八卷遺四卷,民國六年丁巳,詹文浩編,清雲堂刻本,始遷祖:詹同,字同文,號天衢,原名書禦(元朝初至),散居地:湖北黃岡地區。珍藏處:美國家譜學會台北家譜中心藏書號:1610057。武漢圖書館藏書號:11629號。
唐:
宋
元
西周┌西周┌西周┌西周┌西周┌西周┌西周┌西周┌西周┌西周┌西周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九 │十 │十一│十二
武王┤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共王┤懿王┤夷王┤厲王┤宣王┤幽王
發 ┴誦 ┴釗 ┴瑕 ┴滿 ┴繄扈┤囏 ┴燮 ┴胡 ┴靖 ┤宮涅
└辟方 │始祖
└志宏
建峰詹氏宗譜載:受姓詹侯鼻祖至弘公像贊曰:錫命於周,承家以傳,其盛赫赫,其澤綿綿,南至於京,北達于燕,宗支蕃衍,史氏紀焉。
台灣最早詹姓族譜,出於明朝萬暦三年歲次乙亥(公元1575年,重修於清朝康熙歲次癸巳公元1713年)。由新竹家茂宗長,於清朝光緒歲次乙巳(公元1905年)在廣東茂芝鄉詹榮桐處抄錄而得第一代禮公至第46代逸民公,逸民公至第63代勉公(學傳公)係天涯公之子孫於永訂出出抄錄。這就是台灣自民國53年至85年,所出版過五次的詹氏族譜緣由。
公譜(初版)說明:
志宏公生四子,長諱華公、次諱顯公、三諱英公、四諱禮公。
一世開基始祖禮公:字世周,娶妻高平白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文王─武王─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厲王→
11 12 13 14 15 16 17
三、詹姓始祖文侯公,玄孫禮公。
詹姓第一代文侯公:西周十二幽王宮涅。劍字輩(公生前781-771在位11)文侯前827生。
詹姓第六代國芳公:東周四周僖王。稱字輩(公元前681-677在位5)國芳公在世。
一、志宏至嘉公有213年除以八代,平均年齡等於26點6年。
二、西周一武王公元前1122年即位,西周平王公元前771年遜位,352年除以11代平均年齡等於30點年2年。
三、若志宏公之四子為禮公有213年除以五代,平均年齡等於42點6年。
………………………………………………………
更新
詹姓河間堂總始祖宮文公,源溯中華姓氏炎黃總始祖少典氏,妣有蟜氏,衍傳第十二代黃帝,姓姬,后西陵氏,少典氏第四十八代、黃帝第三十七代周宣王,妣姜后,生長子宮涅為幽王,次子宮文,本姓姬,名志宏(弘),字文錄,西京築城,宣王三十七年歲次庚戌、公元前791年功錫爵詹侯,賜土南至於京,北達於燕,建立詹國為姓,玄孫禮公襲爵詹姓,迄今公元2012年有2803年之姓史!詹姓宗親資料庫/20120222/
……………………
舊版(2011年舊版廣被引用者請更新!)
河間堂詹姓總始祖 志宏公,源溯中華姓氏炎黃總始祖少典氏,派下裔孫黃帝,姓姬,衍傳周宣王,妣姜氏,宣王中興歲次甲戌,民國前2738年 公元前827年,生次子志宏公(弘),字文錄 於鎬京,西京築城,功錫爵詹侯,賜土南至於京,北達於燕,以詹國為姓,文化昭彰史冊;詹姓紀年元年至公元2010年 已有2837年之姓。
………………………………………………………
延伸閱讀
20111110/詹招琳
河間堂詹姓始祖志宏公畫像解題 :http://tw.myblog.yahoo.com/jw!kYZfQa.BQUFPKRgcWEkyVw--/article?mid=184&prev=188&l=f&fid=22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