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7日 星期三

中華姓氏堂號沿革概覽

中華姓氏堂號沿革概覽
  中華姓氏炎黃總始祖少典氏第140代、黃帝第129代、
姓第92代裔孫招琳撰著
說明:文中㊣符號後屬總堂號,◎符號後屬分堂號。
  二劃
九江:一、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二二三年置九江郡。二、秦置九江郡,治壽春,即今安徽壽縣。轄境當在今安徽、河南淮何以南,湖北黃岡以東及江西全省。三、東漢置九江郡,故城在今安徽定遠西北。三、晉置尋陽郡,隋改為九江郡,唐改潯陽,故城即今江西都昌、德安二縣以北地區。元廢。(㊣世、旗。)
九真:一、西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一一一年置九真郡。二、戰國末南越趙佗所置,漢初歸附置郡。轄境當在今越南清化、河靜二省及義安省東部等地區。漢武帝滅南越,分置九真郡,今越南河內以南,順化以北清華義安等處都是它的轄地。三、隋改南朝梁愛州為九真郡,唐沒於蠻夷,亦在越南境。(㊣儋◎黎。)
  三劃
三原:漢池陽縣地。北魏置縣,故城當在今陝西三原東北。(㊣)
上谷:一、秦王二十三年公元前二二四年因燕置置上谷郡。二、秦置上谷郡,轄有今河北原保定、易州、宣化及順天、河間一部之地。漢仍沿之;治沮陽,當在今河北懷東東南。轄境釣在河北張家口以東,北京延慶以西地。後魏廢去。三、後魏置上谷郡,故治即今河北廣靈西。隋改置易州,今河北易縣治。(㊣邗、邘、谷、成、、寇、麻、榮。◎黃、燕、真。)
上洛:西晉置郡。治上洛,即今陝西商縣。轄境當在今陝西丹江上游,河南熊耳山西北洛河上游地區。(㊣)
上郡:一、秦昭襄三年公元前三0四年置上郡。二、秦置上郡,今陝西西北都及綏遠鄂爾多斯旗左翼之地,治膚旅,故城即令陝西榆林東南。轄境當在今無定河流域及內蒙古鄂托克旗等地。東漢廢。三、隋改邸城郡名上郡,即今陝西鄘縣。(㊣令、免、零。)
上邽:一、古邽戎地。漢改秦置邽縣為上邽縣,在今甘肅天水西南。二、南朝末置上邽縣,今陝西南鄭之地。三、南朝宋置上邽縣,在今四川境。(㊣壤。◎穰。)
上黨:一、秦莊襄四年公元前二四六年置上黨郡。二、戰國韓地。奏置上黨郡,今山西之東南部地區,西漢治長子,在今山西長子西南,轄境當在今山西和順、榆社以南,沁水流域以東地。東漢末移治壺關城,故城即今長治東南,晉治潞,在今潞城東北,不久還治壺關,隋置上黨縣為郡治,即今長治,宋時郡廢。(㊣包、尚、連、堯、樊、鮑、潞、繁。◎馮。)
下邳:東漢置下邳國,治下邳,故城當在今江蘇睢寧西北,轄境北至江蘇新沂、邳縣,南至盱眙和安徽嘉山,東至江蘇漣水、淮安和清江。南朝宋置下邳郡,梁改武州,後魏仍為郡,隋遷治宿預,在江蘇宿遷東南,唐廢。(㊣余、宛、垣、國、郯、滑、闋、闕、穀梁。◎皮、陳、葉、趙、錢。)千乘:漢以秦齊縣地置千乘郡,有今山東歷城至益都之地,治平乘,故城即今山東高青縣高苑鎮北。轄境當在今山東北部博興、高青、濱縣等地。。(㊣承、倪、單于。)
大興:北魏置郡。西魏時曾改稱五原,復改稱鹽州,故城當在今寧夏鹽池。(◎。)
大梁:戰國魏之都城;故城當在今河南開封,黃河之南。(㊣弓、旰、毒、賓、讎。)
山西:一、漢稱華山之西為山西。二、元以大行山之西置山西道,山西省之名自此始。一說戰國、秦、漢時,通稱崤山、函谷以西為山西。(◎苟。)
:一、戰國時稱六國為山東,以六國均在崤山涵谷關以東。二、太行山以東亦稱山東,一說戰國、秦、漢時,通稱崤山、函谷以西為山東。金改宋京東路為山東路,為山東省名之始。三、古又稱華山之東為山東。(㊣俎、根。)
山陽:一、漢置山陽郡,晉廢去改為安平國,治昌易,故治在今山東金鄉縣西北四十里。二、晉置山陽郡,復置山陽縣為郡治,隋廢郡留縣,即今江蘇淮安。(㊣佼、保、度、虹、桃、郗、然、養、鞏、蹇、舉、職。◎王、伊、岳、滿、卻。)
弋陽:漢有弋陽國,兼置弋陽縣,三國魏改為弋陽郡,治弋陽縣,故城在今河南演川西南,轄境相當在今河南淮河以南,竹竿河以東,灌河以西及湖北東北角。隋遷郡治於光山縣,即今河南光山縣治,唐以後廢。(㊣)
五溪:漢武陵郡有五溪,均為蠻夷所居住,古貴州之思州思南鎮,在今湖南與貴州街壤交界地區。(㊣鬼。)
五台:漢置慮虎縣,北魏改驢夷縣,隋改五台縣,即今山西五台。(㊣)
  四劃
六安:秦置六縣,唐為盛唐縣,宋改六安縣,為軍治。元改軍為州,即今安徽六安。
仇池:一、晉楊定求割天水之西縣、武都之上祿為仇池郡,治洛谷,故城在今甘肅成縣西北洛谷鎮。二、南齊置仇池郡,今陝南鄭地。(㊣蛩。)
太原:一、秦莊襄四年公元前二四六年置太原郡。二、秦置太原郡,今山西原太原、汾州二府及保德、平定、忻州等地都歸它所轄。漢為太原國,後改為太原郡,治晉陽,即今山西太原東西南。轄境相當今山西五台山和管涔山以南,霍山以北地區。三、南朝宋置太原郡,故城在山東長清東北。三、梁武帝借置太原郡,故治在江西彭澤東。(㊣王、中、弘、酉、充、伏、祈、委、易、沃、盂、臾、祝、素、宮、密、喜、尉、旌、紹、能、溫、郝、鄔、鄢、昝、武、絳、蓼、襄、蟒、骫、閆、、韶、箕、郭、胥、師、霍、遲、閻、嬴、鬱、令狐、呼延、尉遲。◎弓、介、祈、耆、秦、孫、張、畢、祭。)
太康:秦置陽夏縣,隋改稱太康,即今河南太康。
天水:一、西漢置天水郡,治平襄,故城在今甘肅通渭西南地,東漢改置漢陽郡,遷治冀縣,故城在在今甘肅甘谷東南。二、、西晉置天水郡,治上邽,在甘肅天水西南。三、南朝宋置兩天水郡,一屬秦州,治陝西南鄭,一屬盆州,治四川省境。四、後魏置天水郡,郡治在甘肅西河縣西南,北周後廢。(㊣尹、皮、汝、艾、那、狄、忻、姜、員、秋、真、畜、秦、桂、祕、莊、莘、強、揚、琴、趙、慎、疆、鎮、雙、疆、闞、隴、嚴、權、上官、子車、樂正。◎王、別、紀、梁、智、楊、閻、龍。)
天台:三國吳置始平縣,五代吳越改唐之唐興縣為天台縣,石晉時改為石興,宋復稱天合,即今浙江天台。(㊣庫、相。)
天竺:古印度別稱,傳云有東、南、西、北、中五部。(㊣煙、迦、釋、薩。)
中山:春秋發祥虞國地,戰國時為中山國,漢初置中山郡,景帝改為中山國,後魏置中山郡,即今河北定縣治,轄境相當今河北狼牙山以南,保定、安國以西,唐縣、新樂以東,滹沱河以北地區。(㊣仲、郎、焦、湯、淮、甄、藺、蘭、瞻、夙繇。◎王、邸、張、靖、齊、劉、籃。)
中牟:戰國趙國都城,漢以春秋鄭之原圃置中牟縣,故城在今河南中牟東。隋時稱內牟,又改名圃田,唐復名中牟,故城在今河南中牟東,明遷今治。(㊣佛。)
內黃:漢以戰國魏之黃邑置內黃縣,故城在今河南內黃西北,隋遷今治(㊣奄、路、駱、薊。◎潞。)
丹陽:一、西漢改鄣郡為丹陽郡,治宛陵,即今安徽宣城,轄境相當安徽長江以南,江蘇大茅山、浙江天目山以西,浙江新安江江北地區。二、晉置丹陽郡,在江蘇江寧南。三、後魏置丹陽郡,故治在河南項城東北。四、隋置,江蘇江寧縣治。(㊣甘、多、抗、杭、強、苞、建、陶、聖、廣、寶、顓頊。◎申、包、那、僮。)
巴東:東漢改固陵郡置。治魚復,故城在四川奉節東。轄境相當今四川開縣、萬縣以東,巫山西部以西、長江南北與大寧河中上游地區。
巴西:一、漢末劉璋置巴西郡,治閬中,故治在今四川閬中以東,廣安以北萬源以西地區。隋又置,即今閬中縣。二、東晉置巴西郡,即今四川綿陽縣治。(㊣宜、譙。)
巴南:巴郡南,即今四川巴縣、南川、酉陽地區。(㊣盤)
巴郡:一、秦惠文後十四年公元前三一一年置巴郡。二、秦置巴郡,今四川原保寧、順慶、夔州、重慶四府及瀘州都是它的轄地,治江州,即今四川重慶北嘉陵江岸北,轄境相當今四川旺蒼、西充、永川、綦江以東地區。南齊遷今巴縣治,唐廢郡。(㊣夕、朴、沓、相、絡、督、夢、蓬。)
方城:漢置方城縣,治淶水。北齊廢,隋易治固安,改固安縣,故城在今河北固安南。(㊣穿封)
  五劃
代北:泛指漢、晉時的代郡和唐以後代州以北地區稱為代北郡。
代陽:漢置代陽縣,疑似即代縣,故城在今河北蔚縣東。(㊣弦。)
代國(代郡):一、秦王二十五年公元前二二二年置代郡。二、古代國,戰國時被趙所滅,置代郡,漢初為代國。不久為代郡,有今山西東北部及河北蔚縣附近之地,治桑乾縣,在今河北蔚縣東北,東漢移治高柳,故城在今山西陽高西北,轄境相當今河北懷安、蔚縣以西,山西陽高渾源以東地區。晉移治代縣,在今蔚縣西南,東晉時廢。(㊣斤、辰、忝、豆、春、屋、陌、紙、旃、惟、眷、單、就、裒、達、貉、畿、徒單、綦連。◎爾。)
平安:漢置平安國,故城在今山東桓臺縣東北四十里,東漢廢。(㊣貂、司徒。)
平昌:一、三國魏置平昌郡,治安丘,在山東安丘。二、南朝宋置平昌郡,治安徽滁縣。目北魏置平昌郡,故治在河北昌平西。(㊣紅、宓、孟、琯、筦、管、軻、離、司寇。◎巨。)
平原:一、漢置平原郡,治平原,故城在今平原縣西南,轄境相當今山東平原、陵縣、禹城、齊河、臨邑、商河、惠民、信陽等地區。今山東原武定、濟南之西部,北至樂陵,南至長清諸縣都是它的轄地。晉改為國,故治在今山東平原南二十里。二、後魏置平原郡,有今山東境內黃河西北荏平、堂邑、聊城、館陶講縣地,隋廢去。三、隋置德州,改稱平原郡,唐時改時復,宋為德州平原郡,元廢,即今山東陵縣治。(㊣乙、孝、希、東、芮、所、柏、鬲、常、棟、義、雍、禮、禰、東方。◎明、師、陸、華、管。)
平陽:古帝堯所都,三國魏置平陽郡,治平陽,故城在今山西臨汾西南,轄境相當今山西霍縣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區。後魏改唐州,又改晉州,隋初改平陽郡,不久廢郡,而州依舊,煬帝改為臨汾郡,故城在山西臨汾西南,恭帝時復名平陽郡,唐復名晉州,後再改稱平陽郡。(㊣勾、句、丙、牟、巫、汪、步、邴、投、放、夾、來、郇、俠、柴、承、凍、紀、被、郲、晉、庬、敬、解、彘、鳳、盡、羲、歐、饒、譽、斫胥。◎甄、投膠、乘丘。)
城:一、漢置平城縣,故城在山西大同東北。二、漢置侯國平城縣,故城在山東昌邑南。三、隋置平城縣,故治在山西和須西。(㊣斛斯。)
平陵:一、春秋齊有平陵邑,漢置東平陵縣,東晉去東為平陵,故城在今山東歷城縣東,北周時廢。二、漢置平陵縣,故城在陝西咸陽西北。三、東晉置平陵縣,故地在浙江漂陽西北。四、隋置平陵縣,故治在湖北均縣北。(㊣云、苴、濮陽。)
平陰:春秋時為平陰邑,漢置平陰縣;故城在今河南孟津東。(㊣銳。)
平盧:唐地方鎮名,即平盧節度使,治營州,今熱寧朝陽,轄有今河北灤河下流以東、熱寧大凌河以西之地。(㊣邰、郃、但、臺。◎檀。)
平襄:西漢置平襄縣,故城在今甘肅通渭西北。後魏廢,(㊣行。)
句章:秦置句章縣,故城在今浙江慈谿西南三十五里城山渡東,一云在今浙江余姚東南,晉築句章縣於小溪鎮,故城在今浙江寧波南。。(㊣檢。)
北平:一、西晉置北平郡,治徐無,故城在今河北遵化東,轄境相當今河北興隆、天津、薊運河下游以東,至灤河西,北至英金河。二、後魏置北平郡,故治在河北完縣東。三、後魏置北平郡,隋初廢,旋再名北平郡,唐初名平州,後仍名北平郡,不久又改名平州,在今河北盧龍東。(㊣采、賤。◎田。)
北地:一、秦昭襄二十八年公元前二七九年置北地郡。二、秦置北地郡,治義渠,故城在今甘肅慶陽西南,西漢移治馬嶺,故城在今甘肅慶陽西北。東漢移治富平,故城在今寧夏吳忠西南,轄境相當今寧夏賀蘭山、青銅峽以東,甘肅環江,馬蓮河流域。(㊣熙。◎傅。)
北海:一、漢分齊郡置北海郡,治營陵,故城在今山東昌樂匆南,轄境相當今山東濰坊、安丘、昌樂、壽光、昌邑等縣。東漢改北海國,治劇,在今壽光東南。一云隋改稱高陽郡。二、隋改稱高陽郡,一云隋改青州為北海郡,唐仍為青州,宋稱青州北梅郡,金改稱益都都府,即今山東益都。(㊣氏、是、格、瓶、奚、處、菑、綦、隱、鹽、同提。◎王、唐、逢、漆。)
永平:一、東晉置永平郡,治安沂,故城在今廣西藤縣南。二、南齊移治夫寧,故城在今廣西藤縣北,後改稱為藤州。(㊣脩。)
永昌:東漢置永昌郡,治不韋,故治在今雲南保山北五十里。(㊣正、政。)
永城:三國吳置縣,故治在今江西黎川北。(㊣)
永嘉:一、東晉置永嘉郡,即今浙江溫州,轄境相當今浙江溫州、永嘉、樂清、飛雲江流域及與南地區。隋改括州,不久恢復舊名,唐置溫州,又改永嘉郡,不久再稱溫州,宋名溫州永嘉郡,故治在今浙江永嘉。二、隋置永嘉郡,故城在浙江麗水東南。(㊣大、士、太士。)
永寧:一、南朝宋改長寧郡為永寧郡,治長寧,故城在今湖北荊門西北,轄境相當今湖北荊門西北、沮水中游和蜜河中游間地區。二、南朝梁置永寧郡,故治在廣東陽江境。三、南齊置永寧郡,在雲南境。四、南齊置永寧郡,在今四川成都縣地。(◎苑。)
永樂:一、後魏以漢北平縣地置永樂縣,故城在今河北滿城西北魚倏山下。二、後魏置永樂縣,故治在河北徐水縣西。三、後魏置永樂縣,故治在山西祁縣東。四、北周置永樂縣,故城在山西永濟縣東南。(㊣紇。)
永興:三國吳以漢之餘暨縣改置永興縣,隋併入會稽縣,故城在今浙江簫山縣西。(㊣崇。)
玉田:漢右北平郡無終縣地,隋末改稱漁陽縣,唐為王田縣,即今河北玉田,宋改置經州,金復名玉田縣。(㊣陽。)
玄菟:漢置玄菟郡,即原朝鮮咸鏡道及遼寧東部、吉林南部;治沃沮城,後遷治真番郡之高句驪縣,在今遼寧新賓東,東漢中葉又移治今遼寧瀋陽附近,晉又遷治咸鏡道境內,旋廢。(㊣北、妞。)
外黃:漢置外黃縣,故治在今河南民全西北,一云在今河南杞縣東六十里。後魏廢,隋復置,唐廢。(㊣集。)
石城:一、北魏置,故治在今河南靈寶縣東南八十里。二、北周置,隋廢去,即今湖北鍾祥縣治。(㊣帥。)
白水:後魏置白水郡及縣,隋廢去,故治在今陝西蒲城縣西北。(㊣異、儉。)
弘農:一、漢置弘農郡,治弘農,故城在今河南靈寶縣南四十里,轄境相當今河南黃河以南,宜陽以西的洛、伊、浙川等流域與陜西洛水、社川河上游及丹江流域。後魏改為恆農,移陝縣治,隋廢而復置,唐廢。二、南朝宋置弘農郡,故治在湖北襄陽北。三、南齊置弘農郡,在今四川。(㊣刁、牧、枉、忽、炅、郕、移、楊、虢、譚、有扈。◎馮、劉、蘄。)
  六劃
圯橋:故址在今江蘇睢寧縣北占下邳城東南。
任城:北齋改晉魯郡為任城,隋廢,故城為今山東曲阜。(㊣棧。◎沐、魏。)
百濟:朝鮮古國名,即今朝鮮半島地。(㊣福。)
后江:當在今四川萬源、宜漢境。(㊣。)
西平:一、東漢末置西平郡,治西都,即今青海西寧市,轄境相當今青海湟源、樂都間湟水流域。二、晉置西平郡,在雲南霑益境(㊣池、旁、服、猶、榆、靡。◎源。)
西河:一、東漢置西河郡,有今山西西北部及綏遠南隅之地,治富昌,今綏鄂爾多斯左翼前旗;東漢遷治離石,今山西離石,後廢去,晉置西河國,後魏復為郡,金廢去。二、三國魏置西河郡,在山西汾陽縣治。三、明永樂十七年修林氏大宗譜載:(西河郡,古冀州地,居兩河之間,兩河者東河與西河。)又有云西河一稱河西,轄境在今陜西東部黃河西岸地區。(㊣卜、守、林、卓、相、辱、宰、通、貫、湳、馳、靳、愛、隗、銀、遴、獵、蘄、欒。◎毛、宋、折、析、苟、谿。)
江夏:漢置江夏郡,治安插,即今湖北雲夢縣東南轄境相當今湖北安插’嘉魚、崇陽以東,河南光山以西,信南以東,淮河以南地區。(㊣布、郴、幅、散、衙、黃、費、喻、魁。)
江陵:漢以春秋楚郢都置江陵縣,故治在今湖北江陵,唐置江陵郡。(㊣戎、酒、郢、陞、竟、無、粟、貳、楚、熊、幕、霜、薳、鬥、衢。◎汝、莫、鑢。)
江都:一、隋改廣陵郡為江都郡。二、南朝梁改臨江郡置江都郡,故治在今江蘇揚州。(㊣茶、澹。◎來。)
汝南:一、漢置汝南郡,在河南原汝寧、陳州二府及安徽原潁州府等境都是它的轄地,治平輿,在今河南汝南縣東南十六里,一云故城在今河南平輿北。晉遷治懸弧城,即今汝南縣治,隋、唐各朝廢置不一,金廢。二、東晉僑置汝南郡,在湖北武昌西南。三、後魏置汝南郡,在河南上蔡西南。(㊣丹、危、羽、仰、言、沙、彤、肜、周、和、昌、昔、昆、宣、衷、咸、袁、殷、軒、盍、梅、朝、盛、商、痛、菊、齊、蓋、廖、適、謁、奭、衡、應、鞠、靡、藍。◎艾、南、烏、陳、許、瑕、滿。)
汝寧:漢汝南郡地,元置汝寧府,治汝陽,在今河南汝南縣地,一云轄境相當今河南京廣線以東,西平、項城以南,安徽潁河以西地區。(㊣巳、斥、咍、茆。)
汝陽:漢置縣,故城在今河南商水西南,東晉置汝陽郡及縣,後齊廢郡。(㊣堂谿、顓孫。)
汝陰:一、三國魏置汝陰郡,治汝陰,即今安徽阜陽,轄境相當今安徽潁河以西,河南新蔡、淮濱等地區。後廢,晉復置,宋改順昌軍,又改順昌疳,即今安徽阜陽縣治。二、南朝梁改東晉南汝陰郡為汝陰郡,在安徽合肥。三、北齊置汝陰郡,在河南臨汝。四、南朝宋置汝陰郡,在安徽境。五、南朝宋置汝陰郡,在湖北境。(㊣道。)
合浦:漢置合浦郡,治徐聞,即今廣東海康縣;東漢遷治合浦,轄境相當今廣東新興西南、廣西橫縣以南地區。梁、陳間遷還治徐聞,隋復遷合浦,元廢。(㊣詩。)
安平:北魏置安平郡,故城在今山西沁水東北,後廢。(㊣台、臺。◎牽。)
安西:唐平高昌,置安西都護府於交河城,在今新疆吐魯番西二十里。一云安西為唐方鎮名,轄境在今新疆龜茲、疏勒、固源等地。(㊣銷。)
安邑:安邑為夏禹之都,戰國時為魏都,漢置安邑縣,在今山西夏縣與安邑地。(㊣冥、萌、繪、斟灌。)
安定:一、漢置安定郡,轄今甘肅原平涼、固原、涇州之地,治高平,即今甘肅固原,東漢遷治臨涇,在今甘肅鎮原南五十里,一云高平為今寧夏固源,轄境相當今甘肅景泰、靖遠、會寧、平涼、涇州、鎮原、寧夏中衛、中寧、固原等地區。東晉移治安定縣、在今涇川縣北,唐改置涇州,宋稱涇州安定郡,旋廢。二、南朝宋置安定郡,今陝西南鄭地三、南齊置安定郡,在今湖北南漳西北,四、後魏置安定郡,在今安徽境。(㊣伍、把、胡、席、梁、浩、條、唯、程、蒙。◎張、黃、路、鄧。)
安東:清置縣,故城在今遼寧東泃縣。(㊣)
安陸:南朝宋改江夏郡置安陸郡,治安陸,轄境相當今湖北班陸、雲夢、應城等縣地。(◎滑。)
安陵:漢置安陵郡,故城在今陝西咸陽東。(㊣縮。)
安陽:後魏置安陽郡及縣,故治在今河南泌陽西,隋廢。(㊣源。)
曲沃:一、本春秋晉地,漢置絳縣,北魏改置曲沃縣,在今山西聞喜東;一云山西曲沃。二、戰國魏地。即今河南陝縣西南之曲沃鎮。(㊣鄄)
曲成:漢置侯國曲成縣,故城在今山東掖縣東北,晉以後改曲城,後魏分東界名東曲城縣,因謂這是西曲城縣,北齊一併廢。(㊣蟲。)
曲阜:古少昊之地、周初名曲阜;漢置魯國,為魯國治,隋改縣為汶陽,旋又名曲阜,在今山東曲阜縣治東。(㊣少、昊、杲、囂。)
有陽:待查。(㊣尉。)
成陽:一、漢置成陽縣,晉改隀陽,故城在今山東濮縣東南。北齊廢,隋復置,改名雷澤,故城在今山東濮縣東南。二、漢置侯國成陽縣,在河南信陽之東北。(㊣營。)
成都:古蜀山氏國,秦置縣,即今四川成都。唐置成都府,元為路,明、清仍為府,屬四川,治成都、華陽二縣,轄成都等十三縣及簡州等三州。(㊣)
  七劃
吳郡:東漢分會稽郡地置吳郡,治吳縣,即今江蘇蘇州,轄境相當今江蘇、上海、長江以南、大茅山以東、浙江長興、湖州、天目山以東及建德以下錢塘江兩岸。(㊣秀、帛、淳、專、莞、笮、軫、徵、賞、公正、龍丘。◎朱、孫、陸、張。)
吳興:三國吳置吳興郡,治烏程,故城在今浙江湖州南,轄境相當今浙江臨安、餘杭、德清等地區。(㊣水、尤、木、沈、沛、明、俞、施、姚、紐、紐、鈕、都、鉏、募、幕、聞、漏、媯、慕、暮、麴。◎丘、余、邱、專、錢、夫餘。)
扶風:一、三國魏置扶風郡,治槐里,故城在今陜西興平西南,轄境相當今陜西麟游、乾縣以西、秦嶺以北地區。晉遷治池陽,在今陝西涇陽西北,後魏移治好疇,在今陝西乾縣東。隋改西魏岐州名扶風郡;在今陝西鳳翔南,唐又改岐州,後為扶風郡。二、南朝宋置扶風郡,在今湖北穀城東。三、南齊置扶風郡,在四川境。四、後魏置扶風郡,在安徽境。(㊣井、戎、法、祈、秉、馬、侵、班、莽、惠、萬、祿、綠、僑、輔、魯、縣、竇。◎丘、宋、邱、芮、耿、蟜、蘇。)
杜陵:一、古杜伯之國,漢置為杜陵縣,故城在今陝西長安東南。二、秦置杜縣,漢改名杜陵,晉改杜城,故城在今陜西西安東南。三、南朝梁置杜陵縣,隋廢,唐復名杜陵縣,在廣東陽江西。(◎馮。)
汶陽:一、漢置汶陽縣,在山東寧陽東北,晉置汶陽郡,故治在今湖北遠安北。二、隋置汶陽縣,後改名博城,在山東泰安東南。三、隋置汶陽縣,在山東曲阜。(㊣履。)
延陵:一、春秋吳有延陵邑,季札受封延陵,在今江蘇武進地,一云江蘇常州。二、晉置延陵縣,在今江蘇丹陽南三十五里;隋遷治丹徒,唐遷還故治。三、西魏置延陵縣,故城在陝西綏德東南。(㊣吳、龔。)
延安:北魏置東夏州,西魏改延州。隋置延安郡,治膚施,今陝西延安東北。(㊣郅、蛭。)
汲郡:一、晉置汲郡,不久廢,治汲縣,轄境相當今河南新鄉、汲縣、輝縣、荻嘉、修武等地區。隋改衛州,宋稱衛州汲郡。二、隋置汲郡,在今河南濬縣西南。(㊣不、冶、育、重、背、胙、拳、兼、飛、彪、棘、鴻、蘧、勸、變、公叔、公明、五鹿、仲叔。◎王、溫、張。)
汾陽:一、漢置汾陽縣,在山西陽曲西北,一云在今山西靜樂東。二、晉置汾陽縣,在山西榮河北。三、後魏置汾陽縣,在山西河津縣地。四、或通稱汾水之地。(◎靳。)
宋城:秦置雎陽縣,隋改宋城,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南。(◎黎。)
  八劃
京兆:一、漢置京兆尹,三國魏改尹為守,後為秦國;又為京兆國,晉置京兆郡,有今陝西長安以東至華縣之地,後周復為京兆尹,隋初置雍州,後改為京兆郡;唐初復名雍州,後亦名為京兆郡,後再改京兆府,故治在今長安西北;一云漢置京兆郡,亦稱京兆尹,治長安,故城在今陜西西安西北,轄境約當今陜西秦嶺以北、西安以東、渭河以南等地區。二、晉置京兆郡,即今湖北襄陽東北。三、南齊置京兆郡,當陝西南鄭之地。(㊣太、戶、史、牙、全、米、羊、式、車、宋、杜、扶、別、冷、尚、於、府、制、段、幽、計、皇、韋、候、泰、浦、晁、訓、倫、脂、家、郜、倩、造、商、康、扈、船、患、授、厥、舒、雍、絮、節、嗇、壽、樗、黎、摯、質、緯、濁、歸、曠、譙、繞、識、纏、鄧、夔、皇甫、息夫、華陽、提彌、鉤弋、達奚、路中、壺丘、壤駟。◎王、金、郝、馮、滑、龐、將閭。)
始平:一、晉分扶風郡置始平郡,治槐里,故城在今陜西興平東南,轄境相當今陜西咸陽市、戶縣以西、寶雞、興平以南、秦嶺以北等地。後魏廢,故治陝西興平東南十里。二、晉置始平郡、故治在今湖北均縣北,後周改豐州。三、南朝宋置始平郡,即今陝西南鄭地。四、南齊置始平郡,西魏改涪城,北周改安城,故治在四川三台西北。五、後魏置始平郡,在今陝西境。(㊣紆、馮、龐。)
始興:三國吳置始興郡,南朝宋改廣興,齊恢復故名,隋廢,唐復置,後又廢去,故治在今廣東曲江。(㊣五、麥、陰。)
定襄:一、漢置定襄郡,今山西右玉以北至綏遠道,及蒙古喀爾喀右翼四子部之地,治成樂,即今綏遠林格爾縣,一云成樂故城在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土城子,轄境相當今內蒙古長城以北的卓資、和林格爾、清水河可一帶。東漢遷治善無;在右玉縣南,靈帝末廢。二、隋置定襄郡,唐廢去,故治在今山西平魯西北。三、本忻州地,唐置定襄都,旋再為忻州,宋名忻州定襄郡,金廢,故治在山西忻縣。(㊣執失。)
宜春:隋改袁州為宜春郡,故治在今江西宜春,唐一度名袁州,後復名宜春郡。(◎彭。)
房陵:漢置郡,治房陵,三國改為新城,故城在今湖北房縣。隋置房州,又改房陵郡,治竹山,轄境相當今湖北房縣竹山、保康、竹溪等地區。。(◎黃。)
松陽:東漢置松陽縣,故城在今浙江松陽縣西二十里,唐遷今治。(㊣勞、豐。◎賴、瞿。)
河中:一、秦漢河東郡,唐改蒲州,有改河中府,故治在今山西永濟縣,轄境相當今山西西南龍門山以南、稷山、遠城、芮城以西、及陜西大荔等地區。二、唐置河中府,地當在汾河、黃河之中,因名,明改蒲州府,故治即今山西永濟縣。(㊣芸。)
河內:一、漢置河內郡,治懷縣,故城在今河南武陟西南,轄境相當今河南黃河以北、京候鐵路以東地區。二、晉遷治野王,即今沁陽縣治,宋以後廢。(㊣山、平、共、長、南、苟、荀、茹、新、慶、穆、藥、懷、南門、南宮、淳于。◎古、安、受、張、陸、常、畢、尋、練、隨、橄。)
河西:一、唐置河西縣,在今雲南蒙自。二、唐置河西縣,在今四川原敘州府境。三、元置河西縣,在雲南昆陽縣河西鄉。四、一說後魏置河西郡,故治在今山西臨汾地,北周廢。五、又一說河西是泛指黃河以西之地,今陝、甘兩省及綏遠鄂爾都斯、寧夏額濟納、阿拉善等旗屬之。(㊣允、本、好、折、邸、姍、乾、理、啜、滇、愛、睦、頌、臨、監、謙、谷渾、述律、相里、烏孫、蒲察。◎斟尋。)
河東:一、秦昭襄二十一年公元前二八六年置河東郡。二、秦置河東郡,有山西西南隅之隰、汾西、沁源諸縣以南;安澤、沁水以西之地。治安邑,在今山西夏縣以北。晉遷治蒲板,在今山西永濟東南。隋廢而復置,遷今永濟縣治,唐改河中府;一云治安邑,故城在今山西夏縣西北,轄境相當今山西沁水比西、霍山以南地區。三、東晉置河東郡,在湖北松滋西。四、唐置河東道,今山西之地、治河中。(㊣士、弋、伯、呂、匠、帙、固、胤、柳、奐、茀、故、苻、宮、展、狸、帶、赦、啖、善、智、舜、堵、雄、堪、康、裴、蛾、滿、蒲、實、暴、駒、衛、廚、豫、薛、鞮、聶、儲、餽、壘、攜、蟻、藝、糴、獻、羊舌、匠麗、屠岸、虢射。◎王、赤、宗、俞、耿、盈、義、貍、裴、霍、嬴、續。)
河南:一、漢改秦三川郡為河南郡,約有今河南北部黃河西岸地,治洛陽,故城在今洛陽縣東北四十(一說三十)里,轄境相當今河南黃何以南洛水、伊水下游,雙泊河、賈魯河上游、黃河以北頂地區。隋、唐時遷治河南縣,並遷洛陽於郭下,同為郡治,即今洛陽,唐稱河南府。二、東晉置河南郡,在湖北襄陽之北。三、南朝宋置河南郡,在河南新野東北,兼置河南縣為郡治。四、唐置河南道,在河南、山東黃河以南,江蘇、安徽淮水以北之地。(㊣于、山、凡、夫、方、介、友、元、丘、仍、弁、亙、亥、字、老、衣、向、宇、妁、奇、門、泥、阿、利、表、折、住、忌、夾、兌、邱、念、兒、巷、俟、食、柱、寇、姥、娀、骨、校、狼、務、荀、耆、涉、毫、挈、犀、逗、副、液、陸、疏、脫、尋、偉、統、普、雲、渾、堵、亶、詭、暢、稚、嵩、維、說、僕、褚、綦、對、輦、曇、戰、編、樹、器、憲、薔、穆、騏、嬰、谿、輿、薰、蘆、靈、顯、司馬、有娥、仲長、赤松、叔服、長桑、陵陽、聞人。◎乙、卜、王、朱、伊、羽、宋、延、辰、車、征、周、屈、明、苟、高、梁、祝、率、菇、庫、陳、宿、扈、理、嵇、萬、路、甄、賀、綿、潘、劉、鮑、閻、器、賴、簫、蹶、竇、辰州、長勺、屈突、辟歷辰。)
河朔:泛指責河以北地區。(㊣逮。)
河間:一、西漢文帝二年公元前一七八年於故趙地置河間國,東漢光武帝建武十三年省屬信都,和帝永元三年公元九十一年復為河間郡。二、漢有河間國,治樂城,即今河北獻縣,後魏初置河間郡,故治在今河北河間西南三十五里,隋並置河間縣,為郡治。三、南朝宋置河間郡,在今山東境。(㊣玄、邢、俞、畢、章、凌、淩、清、稅、欽、詹、糗。◎尹、王、沐、馮、劉、郁、鄚、濡。)
沛國(沛郡):一、漢置沛郡,治於相縣,故城在今安徽雎溪縣西北,轄境相當今安徽淮河以北西肥河以東、河南夏邑、永城、江西沛縣、豐縣等地區。二、東漢為沛國。故治在今安徽宿縣西北,東晉遷治蕭,在今江蘇簫縣西北,北齊廢去。(㊣朱、虖、舞、審。◎周、武、張、赧、薛、華、劉。)
東平:一、漢東平國地,治無鹽,故城在今山東東平東二十里,晉治須昌,在今東平西北十五里,南朝宋為東平郡,轄境相當今山東濟寧、汶上、東平等縣地。後還治無鹽,北齊廢,唐遷鄲州來治,改名東平郡。二、北齊改泰山郡為東平郡,治博,在今山東泰安東南,隋廢。三、後魏置東平郡,故治在今山東范縣東南。四、隋置東平郡,在今東鄲城縣東。五、遼置東平郡,在今遼寧遼陽。(㊣沐、花、原、娥、宿、鄆、戢、魴、大叔。◎王、呂、康、畢、萇、劉、姑布。)
東吳:三國吳因處江東,亦稱東吳,泛指太湖流域全境,或專指舊蘇州一府。今江蘇吳縣,舊亦稱稱東吳。(㊣學。)
東海:一、漢置東海郡,楚、漢之際稱郯郡,治郯,故城在今山東郯城北。南齊移治漣口,即今江蘇原漣水,轄境相當今山東費縣、江蘇贛榆以南,山東棗庄、江蘇邳縣以東、宿遷以北地區。二、東魏改為海州,旋又改東海郡,唐復名海州,天寶初亦名東海郡,後再稱海州。三、晉置東海郡,在今江蘇常熟北。三、隋置東海郡,即今江蘇東海縣治。(㊣后、竺、郈、茅、後、恆、徐、浮、留、戚、萊、復、減、閒、僂、臧、諄、髮、麋、翼、瀛、青陽、惠叔。◎于、王、何、昌、、莊、陳、鮑、鵠、關。)
東莞:一、三國魏置東莞郡,在山東沂水縣西北,郡不久廢去。二、晉改漢城陽郡為東莞郡,治莒城,今山東莒縣,後改名東安,轄境相當今山東臨朐、沂水、蒙陰、沂源等地區。三、梁置東莞郡,在江蘇寶應西南,隋廢郡。(㊣竹、松、從、貿、遇、凡闆、投壺。◎沙、徐、孫、藍。)
東越:秦、漢時稱今浙江南部、福建北部為東越。漢有東越國,約有今浙江東部、南部及福建東南部之地。(㊣徭、甄。)
東陽:一、三國吳置東陽郡,治常山,即今浙江金華,南朝陳改金華。二、南齊置東陽郡,今名東陽鎮,在四川巴縣。(㊣官、苗、習、端、樓。◎哀、官、斯、路。)
柬道:待查(㊣佗。)
東魯:泛指今山東濟南、泰安、兗州等地。一云說周領有魯國,它的疆城最大時,自今山東滋陽東南至於江蘇沛縣、安徽泗縣一帶,後人以濟南、泰安、兗州諸府為東魯地。(㊣孔、有、忖、坑、述、厚、兗、便、卹、恤、洙、若、陘、猗、庶、曾、紫、閔、禽、微、運、緒、稷、蕢、聲、濮、孺、顏、驛、子家、公儀、端木、漆雕、樂正◎立。)
東郡:一、秦王五年公元前二四二年置東郡。二、秦取魏地置東郡,治濮陽,故城在今河南濮陽西南,轄境相當今山東東阿以西,山東鄆城、河南范縣以北、延津以東,山東茌平、河南濮陽以南地區。二、清直隸大名府及山東京昌府、長清縣以西都是。(㊣兗、稷。◎成、宣。)
東國:待查。(㊣公良。)
東萊:漢置東萊郡,有山東原登、萊二府地,治掖縣,即今山東掖縣治,東漢遷治黃。在今山東黃縣東南,三國魏還治掖,南朝宋治曲成,在今掖縣東北六十里。(㊣大、呂、治、掖、蹤。◎王。)
武功:一、東漢置武功縣,故城在今陝西鄒郿縣四十里,一云在陜西武功西。二、後魏於美陽縣置武功郡,北周廢郡,改美陽置武功縣,金改武亭,元復名武功,清屬陝西乾州。(㊣殳、蘇。◎台。)
武昌:一、三國吳置武昌郡,治武昌,曾改名江夏,轄境相當今湖北長江以南、嘉魚、咸寧、通山等地以東和江西九江、瑞昌等地區,隋廢。二、後魏置武昌郡,齊、周時廢,故治在今山西孝義西。(㊣鄂◎史。)
武威:一、漢置武威都,今甘肅原涼州府地,治姑臧,即今武威,唐時郡撤廢。二、漢置武威郡,治武威,故城在今甘肅民勤東北,轄境相當今甘肅黃河以西、武威以東地區。(㊣石、安、索、牒、賈。◎段、張、廖、論。)
武都:一、漢置武都郡,,治武都,轄境相當今甘肅武都、成縣、徽縣、西和、兩當、康縣及陜西鳳縣、略陽等地。二、漢置武都郡,統今甘肅之武都、文、成、徽及陝西寧強等縣地,治武都,故城在今甘肅成縣西八十里,東漢遷下辨,在今成縣西三十里。三、後魏置武都郡,治石門,唐以後廢,故治在今甘肅武都西北。四、南朝宋寄置武都郡,頜有武都縣,齊時裁撤,後復置南武都縣,後又廢,故治在今四川綿竹西北。五、南朝宋置武都郡,今陝西南鄭地。六、後魏置武都郡,隋廢去,故治在今陝西寶鵝東五十里。(㊣興、釁。)
武陵:一、漢置武陵郡,治義陵,在今湖南漵浦南三里,轄境相當今湖北長陽、五峰、鶴峰、來鳳等縣、湖南沅江流域以西、貴州東部及廣西三江、龍勝等地區。東漢遷治臨沅,今湖南常德西,隋初廢,旋仍名武陵郡,後又名朗州;宋名朗州武陵郡,不久廢去。二、南朝梁置齊郡,東魏改名武陵郡,隋初廢,故城在今江蘇贛榆南。(㊣冉、州、郟、華、蒼、龍、澧、顏、龔。◎卜、伍、倉、略。)
武陽:一、漢置縣,故城在今四穿彭山東。南朝梁改見犍為。二、魏州地,隋置武陽郡,唐復為魏州,故治在河北大名東。三、又東漢有武陽侯國,南朝宋改武陽縣、故城在今山東黃縣西北七十里。(㊣勞、會、賢。)
武漢:或指今湖北之武昌、漢口、漢陽而言。即所謂武漢三鎮。(㊣磋。)
武成:一、東漢置武成縣,故治在今山西平魯西北。二、北齊改漢信成縣曰武成縣,在今河北清河縣西比。(◎孟。)
武邑:漢置武邑縣,晉於此置武邑郡,即今河北武邑。後魏移治武強,高齊時裁撤、清屬直隸冀州。(◎蘇。)
武川:北魏六鎮之一,股址在今古蒙古武川西南。(◎)
武溪:一名武水,源出湖南乾城西武山,流經東南,金沱江入沅水。(◎)
金山:一、北涼置金山郡,魏裁撤,北周又置金山縣,旋廢,故治在今甘肅山丹縣西南。二、隋置金山郡,不久改名州,即今四川陽。(㊣契苾、高車。)
金城:一、漢置金城郡,今甘肅原蘭州、西寧二府地,治允吾,在今甘肅皋蘭縣西北黃河北岸,一云允吾故城在今甘肅永靖西北,轄境相當今甘肅蘭州以西、青海湖以東地區,後改蘭州。隋改置蘭州。旋復舊名,唐復名蘭州,改金城郡,宋名蘭州金城郡。二、南朝宋置金城郡,並置縣,南齊仍舊,今陝西南鄭地。三、後魏置金城郡,隋廢去,故治在今陝西漢陰西。(㊣乞。◎王、趙、邊。)
金源:遼置金源縣,金仍舊,明廢,故治在熱河喀喇沁右翼界,一云金源縣故城在今遼寧朝陽西北。(◎朮虎、溫迪罕。)
青州:一、古九州有青州,漢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轄境相當今山東德州以東、馬頰河以南、濟南、萊陽以北及以東。東漢置臨淄,故城在淄傅市臨淄北。東晉治東陽城,故城在今山東益都。二、趙置青州,治廣固,在今山東益都西北八里。三、前燕置青州,治樂陵,在今山東樂陵西南三十里,後還治廣固,前秦仍舊。四、後燕置青州,治歷城,今山東歷城縣治,後寄治新城,在今熱河凌源境。五、南燕置青州,治東萊,今山東掖縣治。六、南齊置青州;治朐山,今江蘇東海縣治,旋廢。(◎漆。)
昌平:一、秦(一云漢)置昌平縣,故城在今河北昌平東南。二、晉置昌平縣,當在廣西原南寧府境。(㊣毋。◎孟。)
昌黎:一、三國魏置昌黎郡,兼治昌黎縣,即今熱河凌源縣治,一云治昌黎,故城在今遼寧義縣,轄境相當今遼寧遼河以西地區。二、後魏置昌黎郡,北齊仍舊,故治在徐水縣西二十五里,隋遷今易縣治,改為上谷郡。(㊣悅、屈突。)
長安:一、漢置長安縣,故城在今陝西西安市西北,漢高祖自櫟陽徙長安,即此。隋遷龍骨川,即今治。二、南齊置長安縣,當在四川君山縣地。三、後魏置長安縣,當在河南境。四、遼置長安縣,金史作長興,元裁撤,在內蒙喀喇泌右翼,即熱河平泉縣地。(㊣炭◎栗、、赧。)
長沙:一、秦王二十四年公元前二二三置長沙郡。二、秦置長沙郡,治臨湘,即今湖南長沙市,轄境相當今湖南東、南部,廣西全州,廣東連縣、陽山等地。漢為長沙國,晉於郡置湘州,南朝宋為長沙國,再置湘州,齊以後為長沙郡,即今湖南長沙。隋平陳廢郡,改州名潭州、後改州為長沙郡,唐復名潭州,又名長沙郡。(㊣由、模、橘。◎王、劉、羅。)
長葛:隋置縣,故城在今河南常葛北。(㊣哈。)
長樂:一、晉置長樂國,後魏為郡,隋改信都郡,故治在今河北冀縣。二、唐改福州置長樂郡,不久再為福州,五代時王閩升為長樂府,宋名福州長樂郡,又升為福安府,即今福建閩侯。(㊣蓬◎馮。)
邰陽:郃為古國,元置縣,在今陝西合陽。(㊣支、鳳、軒轅。)
宛丘(宛邱):漢於古陳國地置陳縣,北齊遷項縣於此,隋改為宛丘、明裁撤,即今河南淮陽縣治(㊣洩、悉、媧。)
邯鄲:一、秦王十九年公元前二二八置邯鄲郡。二、奏置邯鄲郡,治邯鄲,轄境相當今河北泜河以南,淦陽河上游,河南內黃、浚縣、山東館陶等地區。(㊣嫪、樛。)
邵陽:唐置年梁州,後改邵州,又改名邵陽郡,治寶慶,即今湖南邵陽。(㊣)
昆明:元置縣,即今雲南昆明。(㊣)
姑臧:漢置姑臧縣,北拐為林中,故治在今甘肅武為。
  九劃
信都:本廣川國地,漢置信都郡,即今河北冀縣,轄境相當今、河北冀縣、深縣武邑、棗強、衡水、南宮、景縣、及山東德州一部份。(㊣邳、耨。)
括蒼:隋置括蒼縣,故城在今浙江麗水東南,唐改名麗水。(㊣舍、庫。)
括陽:當在括州之南,故地或在浙江麗水東之括蒼山之南。(㊣公。)
宣平:一、唐置麗水縣,明析置宣平縣,故城在今浙江武義境。二、金以大新鎮置宣平縣,元遷治辛南莊,明廢,故城在今河北懷安東北。(㊣賁。)
宣城:晉置宣城郡,治宛陵,即今安徽宣城,轄境相當安徽宣城、廣德、幫平、石台等地區。隋廢郡,改宣州,旋再名宣城郡,唐一度恢復名叫宣州,不久又復舊,後又為宣州。(㊣裨。◎史、洪。)
洛陽:一、秦置洛陽縣,漢改雒陽,三國復為洛陽,即今河南洛陽。二、晉置洛陽縣,故城在今河南洛陽東北二十里,即漢時河南郡治,隋時西移十八里,仍名洛陽縣。三、南朝宋置洛陽縣,當在湖北境,四、後魏置洛陽縣,當在安徽境。(㊣劇、錡。◎吉、蘇。)
洛寧:西魏置北宜陽縣,後改曰熊耳,隋改名永寧,民國改洛寧。(◎)
郃陽:漢置郃陽縣,隋遷今治,清屬陝西同州府。(◎骨。)
汧陽:一、唐改隴州置汧陽郡,旋再為隴州,宋名隴州汧陽郡,元廢,即今陝西隴縣治。三、北周以漢隃麋縣地置汧陽郡及縣,故城在今陝西隴縣南。(㊣非。)
相城:一、春秋時相地,故城在今河南鹿邑東。二、後魏置相州,今河南臨漳縣西,又秦置相縣,今安徽宿縣地(一云在今河南鹿邑縣東十五里)。(㊣里。)
范陽:一、秦置范陽邑,故城在今河北定興西南。二、三國魏置范陽郡,治涿,即今河北涿縣。晉改為范陽國,後魏復為郡,隋廢。三、唐置范陽郡,治薊,即今北河大興縣治。(㊣苑、祖、經、鄒、厲、盧、燕、簡、騶。◎張、牽、湯、騰。)
南平:一、三國吳置南郡,晉改南平郡,初治作唐,故城在今湖南安鄉北,後遷治江安,今湖北公安東北,南齊遷治孱陵,今公安縣南,陳還治作唐,隋廢去。二、南齊置南平郡,當在四川境。三、唐改渝州置南平郡,旋復舊,宋名渝州南平郡,改名恭州,升重慶府,即四川巴縣。(◎車。)
南安:一、東漢置南安郡,有今甘肅隴西、通渭、會寧、西和諸縣地,治獂道,故城在今隴西縣東北渭水北,隋廢去。二、南朝宋置南安郡,即今四川劍閣縣治。三、陳置南安郡,隋廢去,即今福建南安縣治。四、後魏置郢州,改南中府,東魏改置南安郡,北周廢郡,故城在河南葉縣南。(㊣威、既、旅、蛇、單、鮮、斂。◎林、姚、家、龐。)
南昌:一、漢置南昌縣,在今江西南昌東境。二、南朝梁置,故治在廣西博白縣南。三、五代南唐置南昌府,即今江西南昌。(㊣巨、余、佘、呼、幸、昕、咼、剡、敏、喻、辜、漆、諶。◎涂、鄔、熊。)
南宮:秦(一云漢)置南宮縣,故城在今河北南宮縣西北。(㊣菴。)
南海:秦置南海郡,廣東原廣州、韶州、潮州、惠州、肇慶、南雄諸府州及高州府北境、廣西原平樂東境、梧州府東南境都是它的轄地,治番禺,即今廣州市,轄境相當今廣東翁江、大羅山以南、珠江三角洲及綏江流域以東等地區。漢也置郡在此,隋唐時期,時廢時置,宋名廣州南海郡,元廢。(㊣招、洗、禺、斟、藹。◎涳。)
南康:晉置南康郡,治雲都,在今江西雲都東北,東晉移治贛,即今贛州市,轄境相當今江西南康、贛縣、興國、寧都以南等地區。唐廢置不一,宋名虔州南康郡,元廢。(㊣融、鬻。◎哀、賴。)
南陵:一、漢置南陵縣,故城在今陜西長安東南。二、南朝梁以晉南陵戌置南陵郡及縣,南朝陳兼置北江州,隋州、郡全撤。故城在今安徽繁昌西北。(㊣陵。)
南陽:一、秦昭襄三十五年公元前二七二年置南陽郡。二、秦置南陽郡,在今河南南部及湖北北部地,漢治宛,即河南南陽,轄境相當今河南熊耳山以南葉縣、內鄉間和湖北大洪山以北並山、鄖縣間等地區。晉為南陽國,南朝宋仍名南陽郡,隋廢郡,旋復置,遷治穰縣,在今河南鄧縣東南,金廢去。三、南齊置南陽郡,當在四川境。四、南朝梁置南陽郡,西魏改山都郡,北周廢,故城在今湖北轂城西南。五、西魏以南朝梁北隨郡,改名南陽郡,隋廢,故治在今湖北隨縣北八十里。(㊣仇、白、百、來、岑、求、延、宗、軍、洼、姬、終、陰、登、曼、隆、葉、資、瞿、鄧、綾、樂、憂、滕、厲、鄾。◎井、杜、扁、卓、張、率、趙、劉、韓、麋、攀、龐。)
南越:亦作南粵,今廣東、廣西等兩廣之地,秦始皇取南越地,置桂林、南海、象郡,後為趙佗所佔據(㊣皎、涳、湧、植。◎化。)
南國:南朝宋置南國縣,今四川南部縣治。(㊣有。)
南郡:一、秦昭襄二十九年公元前二七八年置南郡。二、秦置南郡,頜有今湖北原荊州、安陸、漢陽、武昌、黃州、德安、施南諸府及襄陽府之南境,治郢,楚之故都,在今湖北江陵縣東南,轄境相當今湖北粉青河、襄樊以南、荊門、洪湖以西、長江和清江流域以北、西至四川巫山等地。漢置江陵縣為郡治,即今江陵縣,唐改為江陵郡,旋升為江陵府。(㊣春、為、勒、翠、闉。◎初。)
建平:三國吳置建平郡,故治在今四川巫山縣,隋廢。二、南齊改建寧郡置平郡,梁末廢,故治今雲南曲靖西南。三、後魏置建平郡,齊、周時廢,故治在今山西孝義西。(㊣笪。)
建安:一、三國吳置建安郡,治建安,即今福建建甌縣,轄境相當今福建省。隋廢,唐復置,宋改建寧府,即今福建建甌。二、南齊置建安左郡,當在湖北境。三、南齊置建安郡,當在湖北境。四、後魏置建安郡,故治在今山西祁縣東。五、後魏置建安郡,今山西崞縣地。(㊣矢、閩、練。)
建康:秦漢秣陵縣地,三國吳權移都秣陵,改稱建業。晉改建康,故城在今江蘇江寧南。(㊣)
建寧:三國蜀置建寧郡,治味縣,故城在今雲南曲清,轄境相當今福建省。(㊣)
城陽:一、漢初置城陽郡,後為城陽國,治莒,東漢復為郡,今山東莒縣,轄境相當今山東筥縣、沂南和蒙陰東部地區。晉改為東莞郡。二、後魏置城陽郡,並置縣,隋並廢郡、縣,在今河南沁陽南。(㊣夷、猛。)
咸陽:一、秦置咸陽縣,故城在今陜西咸陽市東北里。二、古秦地,今陜西長安縣東之渭城舊城。三、苻秦置咸陽郡,隋廢,即今恢西涇陽縣治。(㊣改、斛。)
苑川:一、西奏置苑川郡,故城在甘肅榆中縣東北。二、後秦置苑川縣,在陝西寶雞東。(㊣洩。)
洹水:北周置洹水縣,故城在今河北大名西。(㊣)
  十劃
晉昌:一、晉置晉昌郡,南朝宋撤廢,齊再置,西魏改名魏昌,治長樂,即今陝西石泉,轄境相當今陝西石泉、紫陽和湖北竹溪等地區。二、晉置晉昌郡,北周改為永興郡,隋廢,故城在今甘肅安西東。三、東晉置晉昌郡,南朝宋改名新興郡,隋廢去,故治在今湖北竹谿西。四、後魏置晉昌郡,西魏廢,故治在今陝西洋縣東。(㊣乜。)
晉陵:晉置毘陵郡,旋改晉陵郡,治丹徒,故城在今江蘇鎮江東南丹徒鎮,東晉移治京口,即今鎮江,後移治晉陵,即今常州,轄境相當今江蘇鎮江、長州、無錫、丹陽、金壇、江陰、武進等地區。隋又改毘陵郡,唐、宋均為常州毘陵郡,治晉陵縣,即今江蘇武進地。(㊣英、稻。◎茅。)
晉陽:一、古唐國地,漢置晉陽縣,故城在今山西太原。二、秦置晉陽縣,漢依故,故城在今山西太原縣治。(㊣匡、吞、虎、唐、研、參、景、越、嘉、僚、管、絺、儀、纍。◎景。)
桂林:一、秦置桂林郡,故治在今廣西桂平西南,轄境相當今廣西都陽山以東、九萬大山以南及廣東肇慶部份地區。二、秦置桂林郡,即民初廣西桂林、蒼梧二道,及柳江道東部之地。三、三國吳置桂林郡,今廣西象縣地。四、晉置桂林郡,南朝宋廢,故治在今廣西馬平縣東南。五、南朝宋置桂林郡,故治在今廣西武宣西南。(㊣奉。)
桂陽:漢置桂陽郡,治郴縣,即今湖南郴州市,轄境相當今湖南耒陽以南的耒水、春陵水流域、北至米水入湘處、南至廣東英德等地區。隋置柳州,旋再為桂陽郡;唐仍置柳州,宋名柳州桂陽郡,元廢去,故治在湖南耒陽縣治。(㊣區。)
殷陽:一、或即殷城縣,漢期思縣地,隋置縣,故城在今河南商城西。二、或即後魏置殷州;高齊改為趙州,不久撤廢,故治在今河北隆平東。(㊣天。)
泰山:一、漢置博陽郡後改泰山郡,治博,故城在今山東泰安東南,轄境相當今山東淄博、長清以南、肥城以東、寧陽、平邑以北、沂源、蒙陰以西等地區。後遷治奉高,在今泰安東北十七里,後魏治鉅平,在今泰安西南,北齊改名東平,治博,隋廢去。二、南齊置泰山郡,當在江蘇境。(㊣羊、荏、捷、澹臺。◎周、鮑。)
浚儀(浚陽):一、秦以戰國魏大梁置浚儀縣,故城在今河南開封西北,隋遷置,在今縣北三十里,唐遷今開封縣治,宋改祥符,民國改開封。二、晉置浚儀縣,隋廢去,故治在今安徽壽縣西南。三、漢城父縣,南朝宋改名浚儀縣,隋復名城父,故城在今安徽亳縣東南。四、浚陽當指浚水之南地區,在河南開封北。(㊣芒、喬、橋。)
海西:一、漢置海西縣,故城在今江蘇東海南。二、東魏置海西郡,隋裁撤,故城在江蘇漣水縣北。(㊣酇。)
海陵:晉置海陵郡,治海陵,即今江蘇泰州市。南朝宋遷治建陵,在泰縣東北七十里,梁遷還舊治,隋廢。(㊣洋。)
海南:或即一般指海南省。(㊣溒。)
酒泉:漢開匈奴地置酒泉郡,治福祿,即今甘肅酒泉,轄境相當今甘肅疏勒以東、高台以西等地區。(㊣肅、鄰、論、頻。)
真定:漢初置東垣縣,後改名真定,後置真定國,治真定,故城在今河北正定南,轄境相當今河北石家庄、高城、正定等地區。即今河北正定。(㊣邯。)
真臘:七至十七世紀中南半島吉篾王國,即今柬埔寨(一云高棉)。(㊣剎。)
陝郡:後魏避諱,改漢弘農郡為恆農郡,置陝州,旋廢,北周復置,隋時州、郡並廢,旋復置弘農郡,唐復名陝州,後改陝郡,治陜縣,轄境相當今河南三門峽市、陜縣、洛寧、澠池、靈寶及山西平陸、芮城、遠城東北等地區。不久又復為州,即今河南陝縣地。(㊣曲。)
馬邑:隋置代郡,後改名為馬邑,唐復為朔州,又名為馬邑,後來再為朔州,即今之山西朔縣,轄境當在今山西寧武、恒山以北、黑駝山、洪濤山、左雲以東地區。(◎苑。)
馬嶺:一、奏置馬嶺縣,後漢廢,隋復置,五代時廢去,故城在今甘肅環縣南一百二十里,今為馬嶺鎮。二、唐改隋馬度縣為馬嶺縣,又改為義山縣,故治在今廣西貴縣西北。(㊣繡。)
高平:一、漢置高平縣,北周改為平高,即今甘肅固原縣治。二、晉高平國,南朝宋置高平郡,治昌邑,故城在今山東金鄉西北,轄境相當今山東獨山湖、金鄉、巨野、鄒縣之間地,後移治高平,即今山東鄒縣西南,一云高平故城在今山東誨山西北。三、南齊置高平郡,今江蘇淮陰地。四、南朝梁置高平郡,東魏廢,故城在今安徽於盱眙北。五、後魏置高都郡,北周改高平郡,隋、唐時或稱澤州,或稱高平郡,宋稱澤州高平郡,金廢,故城在山西晉城東北。(㊣巴、汛、范、過、檀、瞿、穰、公左。◎王、徐、郗、張、曹、薛。)
高昌:一、晉置高昌郡,治高昌,轄境相當今新疆吐魯番盆地東部哈拉和卓以東一帶等地區,北魏改為國,唐滅之,故城在今新疆吐魯番。二、後魏置高昌郡,當在河南原南陽府境。(㊣混。)
高唐:一、漢置高唐縣,故城在今山東禹城西南。二、後魏置高唐縣,唐改崇武,尋復故,元置高唐州,明清時撤縣入州,民國改州為縣,即今山東高唐縣治。(㊣用。)
高堂:或即高堂縣。(◎劉。)
高密:一、南朝宋置高密郡,治桑犢城,故城在山東淮坊東。二、漢置高密縣,故城在今山東高密西南。(㊣己、莒、類。◎劉。)
高陽:一、古國名,少昊封顓頊於高陽,故址在今河南杞縣西。二、東漢置高陽郡,治高陽,後治博陸,故城在今河北盞縣南,轄境相當今河北保定、清苑、高陽、蠡縣等地區;一云漢置高陽縣,故城在今河北高陽東廿五里。三、晉置高陽郡,今河北蠡縣、安肅、博野等縣屬之。四、南朝宋寄置高陽郡,領有五縣,以高陽縣為郡治,北齊廢郡,隋廢縣,故城在今山東臨淄西北三十里。(㊣青、耿、豹、許、慈、獨、公孫、仲孫、軒轅、獨孤。◎余、紀、齊、。)
高要:漢置高要縣,南朝梁置高要郡,治高要,即今廣東肇慶。㊣)
荊州:漢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轄境相當今湖北、湖南兩省,河南、貴州、廣東、廣西的一部份。(㊣)
荊南:一、唐地方鎮名,治荊州,故城在今湖北江陵,轄境相當今湖北石首、江陵以西、四川塾江、豐都以東、湖南洞庭湖以西等地區。二、即南平,五代十國之一,亦稱荊南,有今湖北原荊州府地。(㊣瞞、蠻。)
朔方:一、漢置朔方郡,即內蒙古鄂爾多斯地,今綏遠南境地,故城在鄂爾多斯右翼後旗內;一云朔方郡,治朔方,故城在今內蒙古杭錦旗北,轄境相當今內蒙古河套西北部及及後套等地區。二、後魏置朔方郡,北周廢,故治在今陝西清澗縣西。三、隋以夏州改置朔方郡,唐再為夏州,故治在陝西橫山縣西。(㊣禾、赫。)
牂牁:西漢置牂牁郡,治故且蘭,故城在今貴州西北,轄境相當今貴州大部份、廣西西北部、雲南東部等地區。(㊣)
  十一劃
梓潼:三國蜀置梓潼郡,治梓潼,轄境相當今四川江油以東、綿陽以北廣元以西、陜西寧強、四穿青州以南等地區。(㊣)
商山:山名,在陝西商縣東南,或稱商嶺、商谷、商、地肺山。(㊣角、綺、角里、綺里。)
商于:戰國時秦地,故地在今河南浙川西。(㊣)
堂邑:一、漢置堂邑縣,晉置堂邑郡,故城在今江蘇六合北。二、隋置堂邑縣,故城在今山東堂邑西十里。(◎王。)
崇仁:一、隋併新建、巴山、西寧三縣置崇仁縣,及今江西崇仁。二、唐置崇仁縣,不久廢去,故治在今廣西荔浦西南。(◎鄔。)
常山:漢置恆山郡,後改常山郡,治元氏,轄境相當今河北唐河以南、京廣線以西、內丘以北。西晉遷治真定,故城在河北真定南。後魏遷治漢九門故縣,在今河北正定西南十八里,隋廢。(㊣屯、代、將、貴。)
張掖:漢置張掖郡,治樂(左加部首角。)得,故城在今甘肅張掖西北,轄境相當今甘肅永昌以西、高台以東地區。後魏置張掖軍,又改為郡,西魏改名甘州,北周復置張掖郡。(㊣烏、乘馬。)
竟陵:一、晉分江夏郡置竟陵郡,治石城,即今湖北鍾祥,轄境相當今湖北鍾祥、天門、京山、潛江、概沔陽等地區。西魏改郢州,北周名石城郡,隋仍為竟陵郡、郢州,即今湖北鍾祥縣治。二、南齊置竟陵郡,梁末廢,故治在今湖北天門縣西北。(◎劉。)
梁國(梁郡):一、周封秦仲少子康於梁國,即夏陽梁山,春秋時為秦所滅,今陝西韓城南有古少梁城,為其都。二、漢改碭郡為梁國,治睢陽,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南,轄境相當今河南商丘、虞城、民權、安徽碭山等地區。後魏改梁郡,隋廢郡,置宋州,旋復舊,唐復名宋州,故治在今河商丘的縣南。三、南朝宋置梁郡,治下邑,即今安徽碭山,一云江蘇碭山縣東。四、南齊置梁郡,今安徽壽縣治,後魏遷今壽縣東南三里,隋廢。五、後魏梁郡,當在河南潢川縣境。六、陳改東魏平梁郡為梁郡,隋廢,故治在今安徽合肥東北。(㊣岸、墨、橋、西門。◎張、盛、喬、葛、賓、談、劉。)
涿郡:一、漢置涿郡,治涿縣,轄境相當今北京房山以南、河北易縣以東、安平以北霸縣以西等地區。二、三國魏改為范陽郡,即今河北涿縣治。後魏置燕郡,隋廢,不久改為涿郡,故治在今河北大興西南。(㊣作、伶、蚩。◎簡。)
涿鹿:漢置涿鹿縣,故城在今河北涿鹿。(㊣)
淮南:一、漢置淮南郡,後改南梁郡,治壽春,故城在今安徽壽縣,轄境相當今安徽淮河以南、巢湖以北、塘河以東、鳳陽以西等地區。二、三國魏置淮南郡,晉改西梁郡,南朝宋復名淮南,不久再名南梁,隋名壽州,不久再為淮南郡,唐改壽州,即今安徽壽縣治。三、晉置淮南郡,隋廢,故治在今安徽當塗南三十八里。(㊣莉、梨、博、激、環、鐵。◎車。)
淮陽:一、秦置淮陽郡,治漁陽,故城在今北京密雲西南。二、晉置淮陽那,故城在今江蘇淮陰西南。後周時改縣為淮陽,隋時郡廢,唐時縣廢,三、隋置陳州,改稱淮陽郡,故治即今河南淮陽縣。(◎江、彭。)
淮陰:東魏置淮陰郡,北齊廢,隋初又置,旋廢,故治在今江蘇淮陰東南。(㊣枚。)
清河:漢置清河郡,治清陽,故城在今河北清河東南,轄境相當今河北清河、棗強、南宮各一部份,山東臨清、夏津、武城及高唐、平原個一部份之地。東漢為清河國,後魏復為郡,故治在今河北清河縣東,元廢。二、南朝宋置清河郡,治般陽城,後魏改東清河郡,北齊廢,即今山東淄川縣治。三、後魏置清河郡並置縣,故治在今河南商城東。(㊣及、貝、赤、汲、房、革、張、傅、隋、隨、賜。◎尚、崔、溫、檀、戴。)
略陽:一、三國魏置廣魏郡,晉改略陽,治臨渭,故治在今甘肅泰安東南八十里,西魏改置於秦安東北九十里;一云臨渭故城在今甘肅天水東北,轄境相當今甘肅靜寧、庄浪、張家川、清水等地以及天水泰安、通渭部份地區。北魏移治隴城,故城在今甘肅泰安東北隴城鎮。北周廢。二、南朝宋置略陽郡並置縣,今陝西南鄭地。三、南齊置略陽郡,當在四川境。(㊣坦。)
章武:後魏以晉章武國置章武郡,治東平野,即今河北大城,轄境相當今河北大清河、海河以南、文安以東、滄州以北等地。隋廢,今河北大城縣治。(◎王。)
許昌:一、秦以春秋許國地置許縣,三國魏改稱許昌縣,故城在今河南許昌西南。二、南朝宋置許昌縣,當在河南原南陽府境。三、南朝梁置許昌縣,隋改名清丘,故城在安徽阜陽東五十六里。四、後魏置許昌郡,當在安徽境。(㊣叢。)
陰山:一、唐置陰山州都督府,當在新疆境。二、唐置陰山縣,當在綏遠烏喇特境。(㊣賀拔。)
陳郡:一、秦王二十三年公元前二二四年置陳郡。二、秦置陳郡,治陳縣,即今河南淮陽,轄境相當今河南淮陽、太康、西華、鹿邑、拓域等地區。南朝宋遷治項縣,在今河南項城東北,北齊遷項縣於舊陳城,隋郡廢。三、後魏置陳郡,當在河南原汝寧府境。(◎何。)
陳留:一、漢置陳留郡,治陳留,故城在今河南開封市東南,轄境相當今河南民權以西、開封以東、延津以南、禮縣以北地區。晉為陳留國,治小黃,在今陳留縣東北。南朝宋遷治倉垣城,在今河南開封西北,東魏後於浚儀置陳留郡,亦在今開封西北。隋廢郡,改設汴州。唐復名陳留郡,又改汴州,即今開封縣治。二、晉寄陳留郡,隋廢去,故治在今安徽壽縣南五十里。三、晉改譙郡置陳留郡,隋改亳州,後復為譙郡,即今安徽毫縣治。四、陳以南朝梁廣梁郡改名為陳留郡,隋廢去,故治即今安徽廣德。五、南朝梁置陳留郡並置縣、隨廢郡,改縣名潁陽縣,故城在今安徽太和東北三里。六、後魏置陳留郡,齊、周時廢,故治在今河南商城縣東。(㊣占、伊、圭、阮、典、恪、虔、栩、假、圈、進、屠、援、敦、蜀、虞、、慮、鮭、雙、謝、有莘。◎王、周、茅、袁、時、富、陳、智、路、衛、邊、第八、璞陽。)
淄川:漢般陽縣,南朝宋置貝縣,隋改淄川縣,故城在今山東淄博。(㊣)
  十二劃
博平:一、漢置博平縣,故城在今山東茌平縣,舊博平城。二、隋置博州;治聊城,今山東聊城西北十五里,旋廢,唐復置,改名博平郡,旋又名博州,宋名博州博平郡,即今聊城。(㊣公冶、叔仲。)
博昌:漢置博昌縣,故城在今山東博興南。(㊣)
傅陵:晉置博陵國,後魏改為郡,治博陵,故城在今河北蠡縣南,轄境相當今河北班平、深縣、饒陽、安國等地區。隋廢。二、北周置博陵郡並置博陵、寧人二縣,隋初並廢,故治在今甘肅臨潭縣酋。三、隋置博陵郡,唐廢,今河北定縣治。(㊣邵、崔、鼓、濮陽。◎壽。)
彭城:一、西漢置彭城郡,治彭城,即今徐州市,轄境相當今山東微山、江蘇徐州、銅山及沛縣、邳縣、安徽濉溪等一部份地區;後為彭城國。二、三國魏復為郡、金改武安州,即今江蘇銅山縣治。(㊣仁、玉、金、巢、鋅、劉、錢、還、轅、覽、籛、鱗、宗政。◎到、曹、袁、僖、朮甲、斜卯、唐括、粘葛。)
敦煌(燉煌):西漢置敦煌郡,治敦煌,故城在今甘肅敦煌西,轄境相當今甘肅疏勒河以西及以南等地區。唐一度陷於吐審、即今甘肅敦煌縣治。(㊣汜、洪、容、倉、掌、慕、慕容。◎宋、張。)
朝歌:一、古沫邑,夏帝乙所都,故城在今河南淇縣,後改衛縣。二、漢置朝歌縣,三國魏置朝歌郡,不久廢郡,故城在今河南淇縣東北,隋遷治,改為衛縣。三、南朝宋寄置朝歌縣,齊、周時廢,故治在今安徽鳳陽。(㊣膠。)
渤海:一、西漢高帝時置渤海郡,治浮陽,在今滄縣,及今河北河間以東至滄縣、北至安次縣,南至山東無棣等地;東漢遷治南皮,故城在今河北南皮東北八里,轄境相當今河北河間以東、滄縣以西,南至無棣等地區。二、南朝宋寄置渤海郡,治臨濟城,後魏依舊,北齊廢,故城在今山東高苑西北,接臨淄縣界。三、東魏遷置渤海郡,隋廢去,故城在今河北東光東二十里。四、隋置棣州,改滄州,又改為渤海郡,改治在今山東陽信南七里,唐再置棣州。(㊣刀、甘、同、杏、居、季、欣、封、扁、高、卿、須、訾、裘、蒿、暨、翼、薦、赫連、歐陽。◎石、汝、吳、凌、童、斯、詹、龍。)
雁門:一、秦王十三年公元前二三四年置雁門郡。二、戰國趙置雁門郡,今山西原代州、寧武之北部,及朔平南部、大同東部及北部,都是它的轄境。漢代治善無,在今山西右玉縣南。東漢遷治陰館,在今山西代縣西北。三、一云雁門郡治善元,故城在今山西右玉南,轄境相當今山西河曲、五寨、寧武等縣以北桓山以西、內蒙古黃旗以南地區。四、三國魏移治廣武,在今代縣西二十五里,後魏遷置古上館城,即今代縣治,隋廢為代州,旋再置郡,金廢郡。(㊣口、之、文、仉、田、辛、吟、芝、幸、卑、品、牽、童、農、渠、解、餘、衡、薄、鯨、續、譴、斛律。◎曲、蛇、潛。)
雲賜:後魏置雲陽縣,北周置雲陽郡,隋廢,唐改縣名池陽,旋復舊,元廢,故城在今陝西涇陽北三十里。(◎植。)
渭陽:唐置渭陽縣,故治即今湖南鳳凰西南,接貴州界。或說渭水之北。(㊣且、起。)
番陽(鄱陽):奏置番陽縣,故城即今江西鄱陽縣。(㊣惲、敻、範。)
絳郡:一、漢置絳縣,故城在今山西侯馬東北。二、後魏置東雍州及南太平郡,治柏壁城,在今山西新絳西南二十里,不久改郡名征平,北周改名絳州,遷治玉璧,今山西稷山縣西南二十里。隋初廢郡,,遷絳州治正平,即今新絳,不久廢州改名絳郡,唐廢郡置絳州,亦名絳郡,宋名絳州絳郡,金升為晉安府,元初復名絳州,今為新絳縣。三、後魏以漢聞喜縣地置南絳郡及縣,治車箱城,今山西絳縣東南十里,西魏改為郡及降縣,隋廢郡,唐遷縣於今治。(㊣丕、光、先、臼、舟、孤、洛、恭、甥、舅、號、錫、豎、舊、騅、顧、鐸。)
華陰:唐改華州置太州,改華陰郡,不久再為華州,宋名華州華陰郡,金以後為華州。即今陝西華縣治。(◎郭、能、董、嚴、藺。)
華陽:一、南朝宋僑置華陽郡,治華陽,故城在今四川廣元東百十里,一云陝西勉縣西北,北魏改實土,轄境相當今陝西勉縣、寧強地區。二、後魏置華陽郡,治華陽縣,在今陝西沔陽東。(㊣弘。)
象郡:一、秦置象郡,今廣東原雷州、廉州、高州諸府,廣西原慶遠、太平及梧州府南境以至越南之地。一云象郡治象林,一雲治臨塵。二、陳置象郡,隋廢郡為縣,唐復置,宋廢,故治在今廣西雒容縣南。(㊣鼻。)
鄲城:春秋魯地,昭公居西鄲,宮、魯所爭為東鄲。北周時以蜀山湖南岸西鄲地置清澤縣,隋改清澤縣為鄲城縣,又改萬安縣,不久恢復故名,故城在今山東鄲城東十六里,金遷今治以避黃河決口。(㊣初。)
關封:周為鄭、杞二國地,戰國魏之都城,秦為三川郡地,漢置陳留郡,東魏於郡置梁州,北周改州名汴州,隋廢去,後再置汴州,唐五代梁建東都,升為開封府,後唐復名汴州,五代之晉、漢、周再建都於此,名東京開封府,北宋亦建都,也名東京開封府,金初名汴京,後改南京,元初名南京路,後改汴梁路,明稱開封府,清為河南省治,故城在今河南開封南五十里。(㊣子、考、冷、絢、鉤、韶、緯、滕、謂。◎琮。)
陽平:三國魏置陽平郡,治元城,故城在今河北大名東,轄境相當今河北館陶、大名東部、山東冠縣、莘縣、朝城等地區。石趙遷治館陶,隋廢。二、東晉寄置陽平郡,故治在今安徽寶壁南。三、南朝宋置陽平郡,今山東汶上縣地。四、南齊置陽平郡,今江蘇准安地。五、後魏置陽平郡,當在安徽原鳳陽府境。(◎路。)
陽阿:漢置陽阿縣,後廢,故城在今山西陽(一云晉)城西北四十里。(㊣其。)
陽河:水名山西晉城西北,經陽城入沁水。
陽翟:秦置縣,故城在今河南禹縣。
陰山:山名,在內蒙古中部,東西走向。
馮翊:一、漢有左馮翊,東漢末置馮翊郡,治臨晉,即今陝西大荔縣,轄境相當今陜西韓城、黃龍以南,白水、蒲城以東和渭河以北地區。後魏置華州及華山郡,西魏改州名同州,郡名武鄉,隋廢郡存州,不久改州為馮翊郡,唐復名同州,不久名馮翊郡,宋名同州馮翊郡,金以後為同州。二、南朝宋寄置馮翊郡,初治襄陽,後治鄀,梁廢鄀縣,故城在今湖北宜城東南。三、南朝宋置馮翊郡,今陝西南鄭地。四、後魏置馮翊郡,不久廢,即今陝西高陵縣治,五、後魏置馮翊郡,當在河南境。(㊣主、合、印、如、武、姞、姶、剛、益、魚、接、景、焦、游、登、雷、頡、蝮、憑、黨、主父、梁丘。◎吉、郭、寇、喬、嚴。)
舒城:一、春秋群舒地,隋置舒城縣,唐廢,故治在今河南新蔡北。二、唐以漢龍舒縣改置舒城縣,今屬安徽。(㊣匽、偃。)
萊陽:漢置昌陽縣,五代唐改漢昌陽縣名萊陽,即今山東萊陽。(◎術。)
道東:據傳道東乃引用馬融喟然謂門人曰:鄭生(黃帝第七十一代鄭康成)今去,吾道東矣。見後漢書。鄭姓楊梅鎮高山里有渡台祖鄭大模公之道東堂祖厝。(◎鄭。)
揚州:隋置州,治江都,即今揚州,轄境相當今江蘇揚州,泰州江都、高郵、寶應等地。(◎)
揚郡:北魏置越郡,隋置欒州,唐改為越州,治邯鄲,轄境相當今河北邯鄲、邢台、沙河等地區。(◎)
  十三劃
新山:漢侯國,故城即今山東莒縣,東漢廢。(㊣弭、稱。)
新平:一、東漢置新平郡,治漆縣,故城在今陜西彬縣,轄境相當今陜西彬縣、長武、永壽、甘肅涇川、靈台等縣地區。隋廢,唐置豳州,後改為邠,不久名新平郡,後又為邠州,即今陝西邠縣地。二、南朝宋置新平郡,當在江蘇境。三、後魏置新平郡,當在河南境。(㊣附。)
新安:一、後魏置新安郡,故治在山西代縣西。二、三國吳置新都郡,晉改新都郡為新安郡,治始新,故城在今浙江淳安西,轄境相當今浙江淳安以西、安徽新安江流域、江西婺源等地區。隋改遂安郡。三、南朝梁置新安郡,西魏改名新寧,隋廢,故治在今四川遠縣西南四十里。四、北周置中州,改新安郡,即今河南新安縣治,後廢,隋復置新安郡,唐廢。五、唐初置歙州,治黟,旋改新安郡,治休寧,又遷治歙,即今安徽歙縣治,唐改歙州,旋改新安郡;不久復為歙州。(㊣古、訛。◎聶。)
新城:一、三國魏置新城郡,南齊改南新城,隋復舊,後改房陵郡,故城在今湖北房縣,轄境相當今湖北保康、南漳、房縣、竹溪、竹山等縣地區。二、南朝宋置新城郡,梁、陳時廢,即今四川三台,隋於此再置新城郡,改名梓州。三、後魏置新城郡,今河南潢川縣地。四、東魏置新城縣,在今河南洛陽南。(㊣域。)
新野:漢置新野縣,晉置新野郡,治新野,轄境相當今河南新野、鄭縣等。北周廢郡,改縣名棘陽,隋復名新野,唐廢。宋、金為新野鎮,在今河南新野南,元遷今治。(◎王、庾。)
新蔡:一、晉置新蔡郡,治新蔡,轄境相當今河南新蔡、息縣、淮濱、安徽臨泉等地區。北齊改廣寧郡,隋廢郡,改縣為廣寧,又改汝北,後復名新蔡,元廢,明復置,今河南新蔡地。二、南朝宋寄置新蔡郡,南齊名北新蔡郡,後魏仍為新蔡郡並置新蔡縣,北齊、北周俱廢郡,故城在今河南固始東。(㊣甫、酈、百里。◎王、冷、胡、道、魯、薛。)
新豐:一、漢置新豐縣,故城在陝西臨潼東,東漢末遷治零水側,自晉至北周,縣治常變更。二、南朝宋置新豐縣,一在湖北江陵;一在湖北原襄陽府境;一當在雲南境。三、南齊置新豐縣,西魏改名孔陽,隋廢去,故治在今湖北竹溪縣東南。四、南齊置新豐縣,隋改休吉,不久廢,故治在今廣東新豐東南。五、後魏置新豐縣,齊、周時廢,今後新豐集,在安徽宿縣北七十里。六、隋置新豐縣,唐廢,今河南槁城東南有新豐村。七、唐置新豐縣,當在雲南原曲靖府境。(㊣芳、彌、驪。)
新鄭:奉置新鄭縣,故城在河南新鄭北,晉廢、隋廢郡旋復。(㊣芳、彌、驪。)(㊣鄶◎茸。)
新淦:漢置新淦縣,故城在今江西清將東北。(㊣)
會稽:一、秦王二十五年公元前二二二年置會稽郡。二、秦置會稽郡,治吳,今江蘇吳縣。轄境相當今江蘇東部,浙江西部等地區。東漢遷治山陰,即今浙江紹興,宋升為紹與府。(㊣戊、戍、舌、苦、茲、夏、搖、愚、謳、疇、常壽、綦母、鍾離。◎留、康、莊、賀、資、虞、駱、謝、闞。)
犍為:一、西漢置犍為郡,治棘道,在今四川宜賓西南,接慶符縣界;東漢遷治武陽,在今四川彭山縣東十里,轄境相當今四川簡陽以南、大足、貴州綏陽以西、岷江以東、雲南會澤、貴州金沙以北等地區。南齊還舊治,梁改置戎州,隋復置犍為郡、唐又改為戎州。二、唐改嘉州置犍為郡,不久復為嘉州,即今四川樂山縣治。(◎張。)
睢陽:奏以春秋宋地置睢陽縣,唐于縣置睢陽郡,治宋城,故城在河南商丘南,轄境相當今河南睢縣、拓城、夏邑、安徽碭山、山東單縣、曹縣之簡等地。金復為睢陽。(㊣寺、犴、坎、我、衍、幾、備、澤、蕩、錯、獲、盪。◎灌。)
蜀郡:一、秦惠文後十四年公元前三一一年置蜀郡。二、秦置蜀郡,今四川原成都、龍安、潼川、雅州四府及邛州,與保寧府劍閣以西之地屬之,即古蜀國。治今之成都縣。三、秦置蜀郡治成都,轄境相當今四川松潘以南、北川以西、峨邊以北邛崍山、大渡河以東等地區。四、東漢置蜀郡,三國蜀改為漢嘉郡,故治在今四川雅安西。(㊣千、邛、訇、射、劍、曩、襲、虌。◎皞。)
鉅鹿:一、秦王二十五年公元前二二二年置鉅鹿郡。二、秦置鉅鹿郡,治鉅鹿縣,在今河北平鄉縣治,東漢遷置癭陶,在今寧晉縣西南二十九里,晉時為國,後魏為郡,遷治癭遙,即今寧晉縣治,北齊廢郡。(㊣毋、牟、波、時、莫、躬、舒、給、蒔、廖、魏、颺、巫、馬。◎舒鳩。)
鉅野:漢置鉅野縣,故城在今山東鉅野南。(㊣遂。◎曹)
管城:周初管叔封地,故稱為管城,春秋屬鄭;戰國屬韓,隋置管城縣,故城在今河南鄭州。(㊣祭、察。)
零陵:一、漢置零陵郡,治零陵,故城在今廣西全州西南,轄境相當今湖南卲陽以南廣西桂林以東陽朔以北等地區。東漢遷治泉陵,故城在今湖南零陵北二里。二、隋置永州,改為零陵郡,唐復名永州,又改零陵郡,復改永州,宋名永州零陵郡,即今湖南零陵。(㊣永。)
頓丘:一、晉置頓丘郡及縣,治頓丘,故城在今河南清豐西南,轄境相當今河南清豐、濮陽、內黃、南樂、范縣等地。北齊郡縣俱廢,隋復置頓丘縣,故城在今河北清豐縣西二十五里。二、東晉寄置頓丘郡,後廢,即今安徽滁縣治。三、南朝宋置頓丘郡,當在山東境。(㊣司、空、閭、盧、公西、公羊、司空。◎劉。)
義陽:三國魏置郡,故城在今河南桐柏東。晉初移置新野,轄境當在今河南信陽、羅山,桐柏東部、湖北應山、大悟北部等地。(㊣)
瑕丘:漢置瑕丘縣,故城即今袞州縣境,後改滋揚縣。(㊣)
雍丘:秦置雍丘縣,故城在今河南杞縣。(㊣)
溧陽:秦置溧陽縣,故城在今江蘇溧陽西北。(㊣)
  十四劃
漁陽:一、秦王二十二年公元前二二五年置漁陽郡。二秦置漁陽郡,治漁陽縣,故城在今河北密雲西。三、隋置漁陽郡,今河北薊縣、平谷等地,唐為薊州,後改名漁陽郡,不久復為薊州。(㊣肆、騎。◎高。)
瑯琊(琅):一、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二二一年置瑯琊郡。二、秦置瑯琊郡,治瑯琊,故城在今山東膠南縣瑯琊台西北。三、秦置瑯琊郡,統有今山東原袞、青、沂、萊四府東南境及膠州地。西漢移治東武,即今山東諸城。東漢為瑯琊國,治開陽,今臨沂北十五里,南朝宋再為郡,遷治即丘,在今山東臨沂東南五十里,後魏依舊,隋治臨沂,即今臨沂縣治,唐以後廢。四、南齊置瑯琊郡,北周改名朐山,即今江蘇東海縣治。(㊣支、申、卷、奔、拔、帥、神、胥、符、率、雲、鄅、蔚、諸、公右、安期、無婁、諸葛。◎王、徐、師、惠、顏、毋樓。)
蒙城:漢置山桑縣,隋改肥水,唐改為蒙城,即今安徽蒙城。(㊣需。)
楚郡:秦滅楚,置楚郡;治壽春,兼有淮南之地,即今安徽壽。(㊣汗、吉、次、名、杌、芋、庚、枝、直、肩、冠、思、昭、倚、圉、歇、椒、鈞、腹、奮、優、舉、酇、蹻、攝、齧、囊、公都、市南、老萊、巫陽、庚桑、魯陽。)
滇池:南朝梁置滇池縣,故治在今雲南晉寧東。(㊣膘。)
漢平:一、東漢置漢平郡,三國吳改為吳平縣,故城在今江西清江縣西。二、三國蜀置漢平縣,南朝宋廢,故治在今四川涪陵東南。三、南齊置漢平郡,隋廢,當在湖北原荊州府境。一云漢平,東漢置縣,三國吳改平,故城在今江西清江西。(㊣伉。)
漢東:一、南朝宋寄置馮翊郡,後魏改為漢東,故治在今湖北鍾祥北。二、隋以隨州改置漢東郡,唐復為隨州,不久名漢東郡,又改隨州,宋名隨州漢東郡,即今湖北隨縣治。(◎黃。)
漢陽:一、東漢遷西漢天水郡,治冀縣,故城在今甘肅甘谷東南,旋改稱漢陽郡,故城在甘肅甘谷南。三國魏復名天水郡。二、蜀漢置漢陽郡,故城在今四川慶符南。三、後魏置漢陽郡,北周廢,故城在今甘肅天水西南。四、隋置漢陽郡;唐廢去,故城在今甘肅成縣北。(㊣仙、堂、絞。◎杜。)
壽昌:北魏置壽昌郡,故治在甘肅敦煌西,北周廢,唐改壽昌縣。(㊣季。)
槐里:一、漢置槐里縣,故城在今陝西興平東南十里,隋廢。二、南朝宋置槐里縣,一當在今河南與南陽府境;一當在今陝西南鄭地。(㊣偓。◎萬。)
榮陽:漢置榮陽縣,故城在今河南榮澤縣西南。(㊣甲、四、列、良、冒、捕、朗、圃、術、補、瑞、槍、駟、潘、樅、繁、燭、藩、灌、東里。◎壺丘。)
滎陽:一、三國魏置滎陽郡,治滎陽,轄境相當今河南黃河以南,東至朱仙鎮、西至滎陽,南至密縣、洧川等地區。旋廢,晉再置,故治在今河南滎澤西南十七里,後魏遷置,北齊改名成皋,即今河南滎陽縣治。二、隋置管州,後改鄭州,又改為滎陽郡,唐為鄭州,不久為滎陽郡,又改為鄭州,今河南鄭縣治。(㊣千、毛、經、潘、鄭。◎列、罕、郟、補、燭。)
漕邑:春秋魏有漕邑,故城在今河南滑縣南白馬城。(㊣)
嘉城:唐置嘉城縣,故地在今四川松潘。(㊣當。)
趙郡:一、後魏置趙郡,隋為欒州,唐改為趙州,後復名欒州,又改趙州、趙郡。宋升慶源府,金、元均稱趙州。二、唐置趙郡,後改趙州,後名天水郡,元復置趙州,今雲南鳳儀縣。(㊣兆、岐、肥、眭、菅、沖、睢、司徒、宇文。◎乜。)
齊安:南齊置齊安縣,故地在今湖北黃岡西北。(㊣)
齊郡:一、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二二一年置齊郡。二、漢置齊郡,治臨淄,轄境相當今山東淄博、益都、廣饒、臨朐等地區。東漢為齊國,隋初廢。三、南齊置齊郡,梁撤廢,故治在今江蘇六合東。四、後魏置齊郡,北齊廢,故治在今山西代縣西。五、隋置齊郡,唐復名齊州,又名齊郡,宋名齊州濟南郡,升濟南府,即今山東歷城。(㊣因、杞、朐、盆、省、羿、查、宴、畫、琅、御、殖、勝、鄉、覃、富、棠、犁、訾、辟、意、裔、靖、甯、瑕、嘗、瘠、據、黔、隸、濕、薛、鴿、蟜、譚、矍、觸、霸、懿、公行、公翰、太史、夙沙、安期、夾谷、南郭、胡母、盆成、高堂、浩生、梁丘、雍門、蒲姑。◎柯、計、瞞、韻、盧蒲。)
閣伯:待查。(㊣閣。)
尋陽(潯陽):一、西晉置尋陽郡,,治尋陽,轄境相當今江西九江以西、湖北廣濟以東地區。東晉移治柴桑,故城在今江西九江西南。二、隋改為九江郡,唐改江州置潯陽郡,治潯陽,故城在今江西都昌、德安二縣以北地區。元廢。(㊣寒。◎周、陶。)
鄱陽:三國吳置鄱陽郡,治鄱陽,即今江西波陽,轄境相當今江西鄱陽湖東岸、進賢以東及信江、樂安江流域等地區。。晉初遷治廣晉,故城在今江西鄱陽北,南齊復移郡還鄱陽,元初廢郡,明初名鄱陽府,旋又改名饒州府。(㊣杭、惲、操、範。◎烏。)
儀真:宋置儀真郡,明改名儀真縣,清改名儀徵縣,即今江蘇儀徵縣治。(㊣見。)
廣平:漢置廣平郡,後改名平干國,又改為廣平國,東漢廢,三國魏復置廣平郡,治廣平,在今河北雞澤縣東二十里,轄境相當今河北任縣、南和、雞澤、曲周、永年等地。後魏遷置曲梁,即今河北永年,北周於郡治洺州,隋廢郡存州,又改州為武安郡,唐復名洺州,又改名廣平郡,旋復名洺州,宋名洺州廣平郡。(㊣沮、荊、賀、逯、屠、耦、籍。◎宋、焦、程、游、石盞、石鹽、抹撚、蒲鮮、孛木魯、阿勒根、和速嘉。)
廣宗:東漢置縣,後魏置廣宗郡,治廣宗縣,北齊廢郡,隋改縣名宗城,故城在今河北威縣東二十里。(◎潘。)
廣陵:一、漢置廣陵國,東漢改郡,治廣陵,即今楊州市,轄境相當今江蘇省長江以北,射陽湖西南,儀征以東地區。晉初遷治淮陰,東晉復移今江都縣治,隋置揚州,又改名江都郡,唐復置揚州,又改名廣陵郡,復名揚州,宋名揚州廣陵郡。三、後魏置廣陵郡,北周遷新息縣於此,廢郡,改置息州。(㊣灸、貢、野、皋、閎、載、槐、毅、蕭。◎於、荊、高、陳、戴。)
廣漢:漢置廣漢郡,治梓潼,今四川梓潼縣治,東漢遷治雒縣,即今四川廣漢北,轄境相當今甘肅文縣,陜西寧強以南,四川劍閣以西,潼南以北、什邡以東地區。晉遷廣漢郡,治廣漢,在今四川遂寧東北,後還東漢舊治,北周廢。(㊣折、哀。◎王、鐔。)
廣德:東漢置縣,三國以漢鄣縣地置廣德縣,隋廢去,故治在今安徽廣德縣治東三十里。(㊣渦、濯。)
蒼梧:漢置蒼梧郡,治廣信,即今廣西梧州市,轄境相當今廣西龐嶺、大瑤山以東,廣東肇慶、羅定以西、湖南江水、江華以南、廣西滕縣、廣東信宜以北地區。
  十五劃
撫州:一、三國吳置臨川郡,治臨安,即今江西臨川西,南齊遷治南城;即今南城縣治,陳復遷還舊治,隋置州,治臨川,在今江西撫州西唐,宋為撫州臨川郡。二、金置撫州,元為興和縣,明廢,故城在今察哈爾張北縣境。(◎鄔。)
樂安:一、南朝宋置樂安郡,隋廢去,即今山東廣饒地。二、後魏置樂安郡,置樂安縣為郡治,故城在今安徽霍山縣東。三、唐改隋棣州置樂安郡,後復為棣州,故治在今山東惠民南七十里。四、春秋時,蔣國址在河南期思,漢為軑縣,劉宋時改稱樂安縣,飢在今河南光山縣縣西。一云預安為三國魏置郡,治高苑,故城在今山東博興西南,南朝宋移治千乘,故城在今山東廣饒北轄境相今山東博興、高青、桓台、壽光等地區。(㊣兀、任、孫、榮、蔣。◎仲、錫。)
樂陵:一、東漢末置樂陵郡,治樂陵,故城在今山東樂陵西南三十里。二、南朝宋僑置樂陵郡及樂陵縣,北齊廢郡,隋廢縣,即今山東博興縣治。(◎耆。)
潁川:一、秦王十七年公元前二三0年置潁川郡。二、秦置潁川,今河南原許州、陳州、汝寧、汝州諸府州及禹縣至陽武各縣等地,漢治陽翟,即今河南禹縣治。三、晉移置潁川郡,治許昌,在今河南許昌東北;一云晉置潁川郡,治陽翟,及今河南禹縣,轄境相當今河南登封以東、尉氏以西、密縣以南、葉縣以北等地區。東魏遷治潁陰,即今許昌縣治。四、南朝宋置潁川郡,治召陵,在今河南郾城東三十五里,北齊改名臨潁,陳廢。五、南朝宋寄潁川郡、南齊廢,故治在今安徽巢縣東南。六、後魏置潁川郡,當在安徽縣境。(㊣千、汝、烏、陳、庾、棗、堅、葛、鄔、幹、賴、播、鍾、韓。◎晁、俱、處、聊、寒、馮、趙、橫、應、繁。)
潁陽:一、奏置潁陽縣,故城在今河南許昌西南,晉廢。二、隋初改南朝梁陳留縣為潁陽縣,唐廢去,故城在今安徽太和東北三里。三、後魏置潁陽縣,北周廢,唐置武林縣,後改名潁陽、故城在今河南登封西南七十里。(㊣拓拔。)
膠東:一、漢置膠東國,治即墨,在今山東平度東南,轄境相當今山東平度、萊陽、萊西等地。新莽遷治郁秩,改郁秩為膠東縣,後魏廢,即今山東平度縣治。二、南齊置膠東縣,當在江蘇東海境。三、後魏置膠東縣,北齊廢、隋復置改名淮水,又改名下密,唐廢去,在今山東濰縣東五十里。(㊣庸、鄘。◎賈。)
虢郡:隋置虢州,後改虢郡,治盧氏,即今河南盧氏。唐時復置,遷治弘農,改名弘農郡,不久復為虢州,在今河南靈寶南四十里,轄境相當今河南西部、靈寶、欒州以西、伏牛山以北等地區。宋名虢州虢郡。(◎晉。)
魯郡(魯國):一西漢改薛郡置魯國,治魯縣,今山東曲阜,轄境相當今山東曲阜、滕縣、泗水等地區。二、晉置魯郡,即今山東曲阜地。三、隋改兗州為魯郡,唐復為兗州,故治在山東滋陽西二十五里。(㊣夙、尾、牢、伯、叔、邽、苫、宰、曾、鉗、遺、顏、濮、子服、公伯、公慎、少正、左丘、步權、叔梁、宰父、微生、端木。◎孔、車、季、邴、庫、郁、唐、彪、禽、鄹、夏候。)
黎城:一、漢潞縣地,北魏置刈縣。二、隋改剎縣為黎城,故城在今山西黎城西北。(㊣壺。)
黎陽:漢置黎陽縣,北魏於黎陽縣置黎陽郡,北周復置黎州,隋州郡俱廢,故城在今河南浚縣東。(㊣郁、桑、都、壺。◎乙、蘧。)
  十六劃
歷陽:晉置歷陽郡,唐改和州,後復名歷陽郡,後又名和州。宋名和州歷陽郡,即今安徽和縣、含山地。(㊣受、到、謇。)
燕山:宋改遼燕京燕山府,即今北平。(◎桂。)
燕郡:北魏置燕郡,故治在今北京大興西南,轄境相當今北京、大興、昌平、河北廊坊等地區。隋廢,旋復為涿郡。(㊣冬、市、攸。◎平。)
興元:唐改梁州為興元府,治南鄭,即今漢中,轄境相當今陜西城固以西漢江流域。復多次改置,宋仍名興元府。(㊣褒。)
衛國:一、後魏置衛國縣,故城在今山東西部舊觀城縣西,即今莘縣觀城鎮。隋改名觀城。二、南朝宋置衛國縣,故城在今河南鹿邑東十里,元併入鹿邑,遷鹿邑縣於此。(◎閭。)
豫章:漢置豫章郡,曾改名洪州,治南昌,轄境相當今江西省。隋廢,旋復為郡,唐又為洪州,五代南唐改南昌府,即今江西南昌。(㊣孛、狂、盱、函、勃、涂、悖、湛、揭、塗、璩、羅。◎洪、章、雷。)
遼西:一、秦王二十二年公元前二二五年置遼西郡。二、秦置遼西郡,轄今河北原永平、承德、朝陽至遼寧原錦州、新民諸府地,漢仍舊,治且慮,故城在今河北盧龍東,東漢遷治陽樂,在今河北撫寧西。三、後魏置遼西郡,治肥如,今河北盧龍北三十里,隋廢去。四、隋置遼西郡,唐撤廢,在今熱河土默特右翼西。一云遼西,戰國燕置郡,秦、漢治陽樂,故城在今遼寧義縣西。(㊣怡、似、項、猷、耶律。)
遼東:一、秦王二十二年公元前二二五年置遼東郡。二、奏置遼東郡,今遼寧東南境,在遼河之東,故名,治襄平,在今遼寧遼陽北七十里,轄境相當今遼寧大凌河以東。三、後魏置遼東郡,故治在今河北徐水縣西二十五里。(㊣佟、依、偏、敕、綸、藤。◎高。)
遼海:明置遼海衛,故城在今遼寧開原。一云遼海在北魏時專指遼河上游地區。
館陶:漢置館陶縣,今山東館陶西四十里,一云今河北館陶。(㊣勤。)
郡:漢置歙州,治黟縣,今安徽黟縣東,旋改新安郡,遷治休寧,故城在今安徽休寧東萬安,後移治歙縣,即今安徽歙縣,轄境相當今新安江流域、祈門、江西婺源等地區。宋改為徽州。(㊣諫。)
鄴郡:唐置相州,後改名鄴郡,復改名相州,宋名相州鄴郡,金升為彰德府,故治即今河南安陽。(㊣岳。◎柯、翁。)
錢塘:秦置錢唐縣,東漢省入餘杭,三國吳復置,南朝陳置錢唐郡,隋復縣,唐改稱錢塘,即今浙江杭州。明、清皆為杭州府治。民國改錢塘與仁和為杭縣。(㊣仰。◎暨。)
餘杭:南朝陳置錢唐郡,隋置杭州,改名餘杭郡,後又復為杭州,故治在今浙江餘杭西。(㊣杭、隗。)
龍城:唐置郡,治馬平,故城在今廣西馬平北。
龍陽:一、三國吳置龍陽縣,宋改名為辰陽縣,後復舊,故城在今湖南漢壽。二、後魏置龍陽縣,當在河南臨汝境。(㊣啟。)
蔡州:隋改溱州置蔡州郡,治上蔡,即今河南汝南,轄境相當今河南淮河以北、洪河上游以南、桐柏山以東等地區。(㊣)
  十七劃
濟北:一、漢有濟北國,治盧,故城在今山東長清南,南朝宋改為濟北郡,遷治蛇丘,在今山東肥城南,後魏改東濟北郡;治肥城,即今縣治。二、南朝宋置濟北郡,治蛇丘,當在江蘇境。三、後魏置濟州濟北郡,寄置盧縣為郡治,在今山東荏平西南。(㊣星、鑄。◎汜、氾。)
濟南:漢置濟南郡,治東平陵縣,今山東歷城東七十五里,一云治東平陵,故城在今山東章丘西,後為濟南國,後仍為郡,東漢復為濟南國,晉名濟南郡,治歷城,即今山東濟南,轄境相當今山東濟南、章丘、濟陽、鄒平等地區。。(㊣伏、寧、湣、蹶、隰。◎終、京相。)
濟陰:一、漢定陶國,漢置濟陰郡,治定陶,轄境相當今山東荷澤附近,南至定陶、北至濮城等地區。二、漢初置梁國,後改稱濟陰國,後為濟陰郡,東漢復為濟陰國,晉名濟陽郡,北齊廢去,治定陶,在今山東定陶縣西北四里。濟陰、濟陽實為一地。三、東晉寄置濟陰郡,治雕寧,即今江蘇睢寧縣治。四、南朝宋置濟陰郡,後魏改名濟陽,後復舊,隋廢,故城在今安徽盱眙西。五、隋置濟陰郡及縣,唐改曹州,故治在今山東曹縣西北。(㊣休、告。◎董、柏。)
濟陽:一、晉分陳留置濟陽郡。漢初置梁國,後改稱濟陰國、郡,東漢復為濟陰國,晉名濟陽郡,北齊廢去,治定陶,在今山東定陶縣西北四里。濟陰、濟陽實為一地;一云晉分陳留郡置濟陽郡,治濟陽,轄境約當今河南蘭考東山東東明南等地區。二、南朝宋置濟陰郡,後魏改名濟陽,後復舊,隋廢,故城在今安徽盱眙西。三、南朝宋置,當在江蘇境。(㊣丁、六、左、江、風、查、柯、陶、蔡、顓、騫、東門、長孫、高陽。◎易、虞、京相。)
濮陽:一、北魏置濮陽郡,隋廢,唐復置,金廢,在今山東濮陽東二十里。二、西晉置濮陽郡,治濮陽,轄境相當今河南滑縣、濮陽、范縣、山東鄆城、鄄城等地區。(㊣吾、亮、爰、梧、鼯。◎吳、汲、徐、商、濮。)
營州:北魏置營州,治和龍,即今遼寧朝陽。(㊣)
營邱(營丘):一、周齊地,故城在今山東昌樂東南。二、後魏置營邱郡,北齊廢,故城在今河北易縣南。三、即營陵。(㊣浪、敝。)
營陵:古營丘地,亦稱緣陵,漢置營陵縣,故城在今山東昌樂東南五十里,北齊廢,隋復置改名營丘,唐廢。(㊣功。)
鄹邑:春秋時魯國有郰邑,即今山東曲阜東南之鄹城,郰俗作鄹。(◎鄒。)
襄平:一、戰國燕地,漢置襄平縣,故城在今遼寧遼陽北七十里,為遼東郡治。二、漢侯國襄平縣,當在今江蘇境。(㊣紀。)
襄城:一、晉於襄陽縣置襄平郡,隋廢,在河南許昌西南,即今襄城。二、晉置襄城郡,治襄城,轄境相當今河南襄城、郟縣、舞陽等縣地區。三、後魏置襄城郡,西魏改襄邑郡,後廢去,治赭陽城,在今河南方城縣。三、後魏置襄平縣,北齊改名文城郡,隋廢,故治在今河南西平西四十五里。四、後魏並置襄城郡及縣,隋廢,即今河北沘源。五、隋置襄城郡,唐改各伊州,復改名汝州,即今河南臨汝縣治。(㊣秣、竭。◎末、路、穀。)
襄陽:東漢末置襄陽郡,治襄陽,即今襄樊市,轄境相當今湖北襄陽、南漳、宜城、當陽、遠安等地區。東晉寄置雍州,西魏改名襄州,隋初廢郡,後復置,唐名襄州,復改名襄陽郡,後稱襄州,宋名襄州襄陽郡,升為襄陽府,故治在今湖北襄陽。(㊣末、習、問、桀、蒯、濟。◎乙、忤、息、續。)
薛郡(薛國):一、秦王二十三年公元前二二四年置薛郡。二、周有薛國,秦置薛郡,領今山東西南部、及江蘇東北都之地、治曲阜,漢廢,故城在今滕縣東南四十四里。三、秦置薛郡,治魯縣,即今山東曲阜,轄境相當今山東大汶河下游、小汶河以南、大運河以東、蒙山以西等地區。(㊣海。)
魏郡:一、春秋時晉獻公封畢萬於魏,稱魏國,漢置魏郡,治鄴,故城在今河南臨漳西南四十里,轄境相當今河北埔安以南、涉縣以東、山東冠縣以西、河南滑縣以南等地區。後時有改置,北周復名魏郡,遷治安陽,即今河南安陽,唐時廢郡。二、晉寄置魏郡,後廢,在今江蘇江寧界。三、南朝宋寄置魏郡,後魏改名東魏郡,隋廢,故治在今山東歷城東北三十里。(㊣申、召、西、仵、更、信、染、桓、紛、望、涼、萇、頓、業、暴、鄴、觀、公乘、新垣。◎郎、審、欒、屈侯。)
臨川:一、三國吳置臨川郡,治臨安,即今江西臨川西,南齊遷治南城;即今南城縣治,陳復遷還舊治,隋、唐均置撫州於此,宋亦為撫州臨川郡。二、一云臨川郡治南城,轄境相當今江西撫州市以南的盱江及宜黃水流域西至樂安縣境等地區。(㊣周、修、潛、饒。)
臨安:一、東漢置臨水縣,晉改名臨安縣,宋、齊一度沿用舊稱,後廢去,唐復稱臨安縣,即今浙江臨安。二、宋置州,治錢塘,即今杭州,轄境相當今浙江桐溪、富春江以北、天目山以南、杭州濟北岸等地區。(㊣力、回、冷、隈、榬。)
臨汾:隋改平陽郡置臨汾郡,治臨汾,轄境相當今山西臨汾、汾西間的汾河流域及浮山、安澤等地區。後復名平陽,今山西臨汾縣治。(◎賈。)
臨湘:一、東漢置臨湘縣,故城在今湖南長沙,後置長沙郡。二、宋置臨湘縣,地近今湖北監利地。(㊣納。)
臨海:三國吳分會稽郡東部為臨海郡,治臨海,後遷治章安,故城在今浙江臨海東一百十五里,轄境相當今浙江象山港以南、天台、縉雲、麗水、龍泉以東等地區。隋廢,唐置台州,改名臨海郡,治臨海,後復名台州,宋名台州臨海郡,即今浙江臨海。(㊣戈、屈、斜。◎靖。)
臨淄(臨菑):一、古營丘地,漢置臨淄縣,即今山東臨淄東北。二、南齊置臨淄縣,故治在今江蘇六合東南。(㊣姓、超、郵。)
臨濟:一、東漢置臨濟縣,隨併入高苑,故城在今山東高苑西北;一云臨濟漢置狄縣,故城在今山東博興縣西。二、隋置臨濟縣,宋廢,故城在今山東章丘西北二十里。(㊣翰。)
  十九劃
懷遠:一、北周置懷遠郡及縣,治在今寧夏銀川,隋廢郡,宋廢縣,。二、南朝宋置懷遠郡,當在四川境。(㊣年。)
懷道:南齊置懷道縣,故治在今四川成都境。(㊣)
藍田:一、秦置藍田縣、故城即今陝西籃田西三十里,北周遷今治。二、南朝宋置藍田縣,一當在湖北原襄陽府境;一在今陝西南鄭地。(◎蘇。)
譙郡:一、東漢置譙郡,治譙縣,即今安徽毫縣,轄境相當今安徽、河南兩省之靈璧、蒙城、太和、鹿邑、永城間地。晉寄置陳留郡,後魏兼置南兗州,梁改譙州,周改亳州,隋復名譙郡,宋升為集慶軍,即今安徽亳縣地。二、東晉末置譙郡,梁改新安郡,故治在今安徽蒙城西北三里。三、後魏置譙郡,故治在今河南商丘東北。(㊣一、系、京、敖、奚、桓、逢、曹、婁、嵇、噲、戴、夏侯。◎黃、薄、龐、譙。)
廬江:一、漢置廬江郡,治舒,故城在今安徽廬江縣西南,轄境相當今安徽巢縣、舒城以南、長江以北、湖北英山、廣濟、黃海及河南商城等地區。二、三國魏置廬江郡,在今安徽六安北。三、晉置廬江郡,在今安徽霍丘西五十五里。四、南朝宋置廬江郡,治今安徽霍山東北三十里。五、南齊置廬江郡,隋廢,改名廬江縣,即今縣治。(㊣況、何、荒、匱。◎門、周、鄺。)
廬陵:孫吳置廬陵郡,治石陽,故城在今江西吉水東北,晉遷郡治於高昌故城在今江西泰和西北,轄境相當今江西永新、峽江、樂安、石城以地區。隋改石陽為廬陵,在今吉水縣東北。(◎曾。)
櫟陽:秦置櫟陽縣,故城在今陜西臨潼縣東。(◎黃。)
贊皇:隋分北齊高邑縣地置贊皇縣,即今河北贊皇,宋併入高邑,後復置。(㊣充。)
關西:泛指函谷關以西之地,即今陝西、甘肅二省之統稱。(㊣始、春、為、釐。)
隴西:一、秦昭襄二十年公元前二七九年置隴西郡。二、秦置隴西郡,今甘肅原蘭州、鞏昌、秦州諸府、州地,治狄道,在今甘肅臨洮東北;晉遷置襄武,在今甘肅隴西西南。三、南朝宋置隴西郡,今陝西南鄭地。一云秦置隴西郡,治狄道,故城在今甘肅臨洮南,轄境相當今甘肅東鄉以東、武山以西、禮縣以北等地區。三國魏移治襄武,故城在今甘肅隴西南。(㊣牛、李、羌、迮、禹、虺、室、時、芻、累、彭、開、閔、陽、第、菌、董、粲、準、邊、幽、關、權、浩星、荔菲、第五、義渠。◎艾、開、黃摑、獨吉、顏盞、女奚烈、烏石論。)
  二十劃
蘭陵:西晉分東海郡置蘭陵郡,治蘭陵,故城在今山東嶧縣東五十里,一云治永縣在今山東棗庄市嶧城鎮,轄境相當今山東棗庄、滕縣等地。南朝宋移治昌盧,在今山東滕縣東南六十里,後魏遷治永縣,在今嶧縣西北,隋廢。(㊣足、、繆、謬、蕭、万俟。)
鹽官:一、漢置鹽官縣,在今陝西境;二、三國吳置鹽官縣,故城在今浙江海寧西之鹽官鎮。(㊣翁、呼延。)
嚴陵:山名,一名富春山,在浙江桐蘆西。
  二十五劃
觀津:本古觀國,故城在今山東觀城西。
  參考資料:
一、歷代地理沿革表,古虞陳芳績撰。(有郡設置年代。)
二、中華歷史地理大辭典上下冊章嶔編著,民國六十三年十月初版。
三、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民國七十三年,鄭樑生、吳文星、葉劉仙相編譯。
四、新編中國地名辭典,民國六十六年六月,陸景宇編著。
五、民國六十九年,楊緒賢撰臺灣區姓氏堂號考。
六、中華姓氏大辭典,袁義達、杜若甫合著,附錄中古今地名對照表之二。公元一九九六年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發行。
七、中國政區大典,公元一九九九年,浙江人民出版社發行。
八、尋根網的姓氏堂號。
九、百家姓姓氏源流,張世國編著,西元二00一年一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發行。/2006/1/7/詹招琳/編輯校對/
  延伸閱讀
黃帝甲子紀年表
黃帝甲子紀年表(前第1甲子至前第31甲子)
黃帝甲子紀年表(第1甲子至第40甲子)
黃帝甲子紀年表(第41甲子至第80甲子)
中國歷朝年號紀事表
中華民族歷代人口統計數
中日紀年對照表(日本據台期間適用)
中華姓氏通譜中華姓氏通譜

2009年5月9日 星期六

中華姓氏源流通譜(99年版)

參閱(中華姓氏源流通譜)中華姓氏源流通譜(99年版)
參閱(萬年譜)中華姓氏源流通譜(99年版)
姓氏源流【請檢索中華姓氏起源筆畫索引,建構中如公孫 ……】
中華姓氏源流通譜(99年版) 附錄中華姓氏千字文統一輩序
    姓家譜
中華姓氏炎黃總始祖少典氏第140代、黃帝第129代、姓第92代裔孫招琳編撰/96/11/12/
  上古氏族集團
舊石器時代..史前時代
初天皇.初地皇.初人皇.天皇氏.地皇氏.泰皇氏.鉅靈氏.句疆氏.譙明氏.涿光氏.鉤陣氏.黃神氏.狃神氏.犁靈氏.大騩氏.鬼騩氏.弇茲氏.泰逢氏.冉相氏.蓋盈氏.大敦氏.雲陽氏.巫常氏.泰壹氏.空桑氏.神民氏.倚帝氏.次民氏.辰放氏.蜀山氏.豗傀氏.渾沌氏.東戶氏.皇覃氏.啟統氏.吉夷氏.几籧氏.豨韋氏.有巢氏.遂人氏.庸成氏.史皇氏.栢皇氏.中黃氏.大庭氏.栗陸氏.昆連氏.軒轅氏.赫蘇氏.葛天氏.尊盧氏.祝誦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陰康氏.無懷氏。(資料來源:路史前紀第一卷至第九卷。其中狃(丑改巨)神氏)太昊氏伏羲氏.炎帝神農氏.黃帝軒轅氏。
  中國朝代簡表
───────────────
              少典氏族─炎帝神農氏─黃帝軒轅氏→
盤古氏...燧人氏族  ─伏羲氏族  姓    姓
             姓          又姓公孫
公元前   公元前    公元前   公元前   公元前
             四五0六至 三二一七至 二六九七至
             前三二一八 前二六九八 前二五九八
         共十六氏計一二六0 計五二0  計一00年
      三                皇 五帝一
───────────────
五帝一   五帝二五帝三   五帝四五帝五 三    代
黃帝─少昊─顓頊─帝嚳─帝摯─帝堯─虞舜─夏 ─商 ─周 ─ →
 姓巳 姓 姓 姓 姓 姓姚 姓 姓 姓 姓
又姓公孫           又姓祁又姓媯
───────────────
      三國    南        朝        五代
 ─漢 ─魏 ─晉 ─宋 ─齊 ─梁 ─陳 ─隋 ─唐 ─後梁→
 姓劉 姓曹 姓司馬姓劉 姓蕭 姓蕭 姓陳 姓楊 姓李 姓朱
   西漢 蜀漢    北      朝
   新莽 魏  西晉 北魏─東魏─北齊
   更始 吳  東晉    西魏─北周
   東漢
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宋 ─元 ─明 ─清 ─中華民國
姓朱 姓李 姓石 姓劉 姓郭 姓趙 姓奇 姓朱 姓愛  中華人
五            代 北宋 渥溫    斯覺羅 民共和國
               南宋       公元前一六四四
          遼      西夏     至前一九一一年
                  金     計二六八年
───────────────
  附錄:中華姓氏千字文統一輩序
    姓家譜
  中國朝代簡表
  中華姓氏通譜目錄
  中華姓氏通譜序(略)
  編輯凡例
  中華姓氏起源索引(陸續整理中,例見13劃詹)
中華姓氏起源索引
  中華民族姓氏起源的概念與理解
  一、中華姓氏上古系譜簡表
  中華姓氏起源概覽
  盤古氏至三皇二太昊伏羲氏之間所衍生姓氏概覽
  壹、中華姓氏炎黃總始祖少典氏第一代、炎帝神農氏前一代系譜表
  一、少典氏派下炎黃系譜
  炎帝神農氏派下所衍生姓氏概覽
  貳、炎黃總始祖少典氏第十一代、炎帝神農氏第十代、黃帝軒轅氏前一代系譜表
  一、炎帝神農氏派下系譜
  二、黃帝軒轅氏派下系譜
  黃帝軒轅氏派下所衍生姓氏概覽
叄、少典氏第二一代、炎帝神農氏第二十代、黃帝軒轅氏第十代系譜表
  一、炎帝神農氏派下系譜
  二、黃帝軒轅氏派下系譜
  附錄:
  中華姓氏千字文統一輩序
  我家家譜目錄
壹、前言
一、中華姓氏三皇系譜簡表
二、釋明
三、盤古氏至三皇二太昊伏羲氏之間所衍生姓氏概覽
貳、中華姓氏炎黃總始祖少典氏第一代、炎帝神農氏前一代系譜表
叄、炎黃總始祖少典氏第十一代、炎帝神農氏第十代、黃帝軒轅氏前一代系譜表
肆、少典氏第二一代、炎帝神農氏第二十代、黃帝軒轅氏第十代系譜表
伍、少典氏第三一代、炎帝神農氏第三十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代系譜表
陸、少典氏第四一代、炎帝神農氏第四十代、黃帝軒轅氏第三十代系譜表
柒、少典氏第五一代、炎帝神農氏第五十代、黃帝軒轅氏第四十代系譜表
捌、少典氏第六一代、炎帝神農氏第六十代、黃帝軒轅氏第五十代系譜表
玖、少典氏第七一代、炎帝神農氏第七十代、黃帝軒轅氏第六十代系譜表
拾、少典氏第八一代、炎帝神農氏第八十代、黃帝軒轅氏第七十代系譜表
拾壹、少典氏第九一代、炎帝神農氏第九十代、黃帝軒轅氏第八十代系譜表
拾貳、少典氏第101代、炎帝神農氏第100代、黃帝軒轅氏第90代系譜表
拾叄、少典氏第111代、炎帝神農氏第110代、黃帝軒轅氏第100代系譜表
拾肆、少典氏第121代、炎帝神農氏第120代、黃帝軒轅氏第110代系譜表
拾伍、少典氏第131代、炎帝神農氏第130代、黃帝軒轅氏第120代系譜表
拾陸、少典氏第141代、炎帝神農氏第140代、黃帝軒轅氏第130代系譜表
拾柒、少典氏第151代、炎帝神農氏第150代、黃帝軒轅氏第140代系譜表
拾捌、少典氏第161代、炎帝神農氏第160代、黃帝軒轅氏第150代系譜表
拾玖、少典氏第171代、炎帝神農氏第170代、黃帝軒轅氏第160代系譜表
貳拾、少典氏第181代、炎帝神農氏第180代、黃帝軒轅氏第170代系譜表
貳壹、少典氏第191代、炎帝神農氏第190代、黃帝軒轅氏第180代系譜表
貳貳、少典氏第201代、炎帝神農氏第200代、黃帝軒轅氏第190代系譜表
貳拾叁、結語
  個人(夫妻)紀錄
  個人(夫妻)紀錄
  我家輩序表
  家庭行事曆
  親朋好友住址及電話檢索表
  中華姓氏源流相關資料
───────────────
  本文
  中華姓氏通譜 附錄中華姓氏千字文統一輩序
中華姓氏炎黃總始祖少典氏第140代、黃帝第129代、姓第92代裔孫招琳編撰/96/11/12/
  中華姓氏源流通譜序(略)
  編輯凡例
  一、中華姓氏出自歷史典籍者兩萬兩千一百多個,現在常用漢姓約三千多個姓氏,本系譜表資料的來源於清高宗勑撰御批歷代通鑑輯覽、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古今姓氏書籍、炎黃衍傳各姓氏族譜,符合國史、歷史紀年,每代三十年,合乎習慣約定俗成等理性邏輯,所考據編撰而成。
  二、本系譜表輩序採用千字文作輩序(昭穆。)以少典氏第一代為「天」、炎帝第一代為「地」、黃帝第一代為「昃」依序排列,重點是國有史、家有譜、人有傳,倫正輩明,對國族、宗族、家族的相互成長之永續存在為至高無上的譜(普)世價值。
  三、本系譜表配合各式e網頁,每代僅二字,代與代之間以┌┬┐├┼┤└┴┘─│↑↓←→?符號區隔,同一代以長子、次子、三子順序排列。有‧表示系譜中斷待考。系譜要不被中斷,從今開始,人人寫傳,家家有譜,通祖先成功之道,譜子孫得失法則。水有源、樹有根,千古自然法則。
  中華姓氏起源索引(陸續整理中,例見13劃詹)
中華姓氏起源索引
萬家姓
  中華姓氏起源索引
  目錄
  中華姓氏起源筆畫索引
  中華民族姓氏起源分:一、盤(上古)裔:盤古氏至三皇一燧人氏。二、伏(伏羲氏)裔:三皇二伏羲氏。三、炎(炎帝神農氏)裔、黃(黃帝軒轅氏)裔:少典氏衍傳衍傳炎、黃世冑等三部分,索引中加註之。四、本譜一律稱姓。五、郡、望,本譜一律稱堂。一、二系譜待考,三、炎、黃系譜上溯少典氏下續至現代,間有中斷,無譜可稽,水有源、樹有根確矣。
一畫:一、乙。
二畫:丁、乃、了、八、刀、刁、力、卜、乜。
三畫:三、上、么、也、于、兀、勺、千、士、大、、孑、寸、小、山、川、千、弓、才、弋、尢、丌。
四畫:丑、丐、中、丹、尹、井、亢、仁、仇、今、介、元、內、公、刈、勾、化、卞、友、及、壬、天、太、孔、少、尤、巴、心、戈、紮、支、文、鬥、方、日、月、木、毋、比、毛、水、火、牙、牛、犬、王、亓、仉、殳。
五畫:丙、世、且、丘、以、付、仕、代、令、冉、冬、出、如、包、北、卡、占、卯、可、古、司、史、台、句、叭、央、它、尼、巨、巧、左、布、平、弘、弗、必、打、旦、朮、本、未、末、劄、正、母、永、汀、玄、玉、瓜、瓦、甘、生、田、由、甲、申、白、皮、目、矢、石、示、立、仝、卅。
六畫:亦、夥、伍、扶、仲、任、仰、光、兆、先、全、列、刑、匡、印、危、吉、吏、同、籲、向、名、合、後、因、回、多、夷、如、字、宇、守、安、年、戎、成、托、旭、曲、有、朴、朱、朵、次、汝、汗、江、池、牟、百、竹、米、羊、老、考、臣、自、艾、行、衣、西、機、莊、仵、朿、伋、旮、优。
七畫:位、佛、何、佐、佃、但、伯、余、兌、克、兵、冷、別、利、助、努、吾、吳、呈、呂、君、吼、呀、坊坊、壯、夾、妣、妙、孝、孜、完、宋、宏、局、尾、岑、巫、希、弟、志、抄、扶、把、改、束、李、村、杜、杞、杉、步、每、求、沙、沈、汪、沐、沃、汲、狄、玖、甫、町、矣、社、祁、秀、罕、肖、良、初、見、角、言、穀、貝、赤、車、辛、邢、邦、那、酉、裏、阮、佘、佟、忻、芎、卲、攸、佡、伭、汴、汶。
八畫:乳、亞、依、侍、來、具、刺、制、協、卓、味、呼、和、周、固、坤、奉、奇、奔、委、妮、姑、姓、、孟、季、宗、定、官、宜、宛、宓、尚、屈、居、岡、岩、岱、岳、帖、帕、幸、庚、府、底、延、彼、忽、念、怯、性、或、房、所、承、拉、招、拓、拔、拖、於、旺、易、昌、昆、昂、明、朋、杭、枋、東、果、林、板、枉、松、武、泣、泥、河、波、法、油、況、治、泊、牧、盂、知、祈、竺、羋、者、肯、舍、芳、芙、芭、花、芮、芩、虎、表、杉、軋、近、邳、邵、邸、邱、金、長、門、陀、阿、雨、青、非、冼、邴、邰、芶、杲、杻、遝、妲、邯、旻。
九畫:信、侯、保、俐、俄、係、俎、俞、冒、勇、郣、南、卻、厚、哀、咸、吐、咪、哈、城、奕、契、、娃、姥、姚、威、姻、宣、宦、封、屋、巷、帥、度、弭、彥、律、俊、思、恆、恪、拜、拱、拾、施、春、是、星、曷、染、柔、某、柯、柑、查、柏、柳、段、毒、泉、洋、洪、津、洗、洛、玲、珍、皇、盈、省、相、眉、祕、祖、神、祝、祗、禹、秋、紅、季、約、美、耐、胖、胥、胡、范、茅、苦、若、茂、苗、英、苑、苟、衍、耍、計、貞、迦、迪、郎、鬱、降、革、韋、、飛、首、香、灑、茆、昝、哖、郇、咼、種、迮、郅、苫苖、邾、俉、厙、奎、恒、染、呰、姞、昶、易、訇。
十畫:棒、倚、候、修、倪、倫、倉、凍、淩、剛、卿、原、唐、哲、哺、員、埃、奚、娘、娜、娟、、娥、孫、宰、家、宮、容、展、島、差、席、師、庫、庭、徒、徐、恭、恩、息、悟、悅、扁、拿、振、挪、效、時、晉、晏、晁、書、校、桓、根、桂、栗、桑、柴、桐、格、桃、殷、泰、浣、浦、海、浮、浩、烘、鳥、班、佩、珠、留、皋、益、真、祕、秧、、素、索、紐、納、翁、耕、耿、能、荒、荊、薦、荏、茹、荀、莤、衷、袁、記、豈、豹、財、貢、起、軒、送、迴、酒、針、釗、閃、院、陣、陜、馬、高、鬥、塗、郝、郜、郗、埕、郟、郤、蚋、剡、旃、茬、扆、珞、荅、祖。
十一畫:乾、停、假、偉、偶、偕、剪、勒、務、匙、區、參、曼、商、啊、問、啜、圈、國、堅、基、堵、培、婁、寇、宿、密、尉、專、將、屠、崇、崔、崗、巢、常、康、庹、庶、庾、張、強、彗、得、從、您、戚、扈、接、措、排、敖、救、敏、旋、晚、曹、望、梁、梵、梭、梅、梨、欸、淳、淡、清、淑、渚、淨、焉、理、產、畢、疏、盛、笛、第、符、笙、紹、細、習、脫、脩、莎、莘、莫、莊、莉、荷、荻、彪、袞、許、軟、通、連、速、透、逢、部、郭、都、野、釧、閉、陵、陳、陸、陰、陶、雪、章、魚、鳥、鹿、麥、麻、粘、逄、閆、眭、黨、笪、淩、淦、偰、堀、閈。
十二畫:傅、傑、傘、勞、勝、博、喜、單、喻、喬、圍、堯、堪、壹、寒、富、尊、尋、嵐、弼、彭、復、惠、掌、揣、提、掲、換、揚、敦、斐、斯、普、晴、景、智、替、朝、堯、棘、棗、森、棋、植、欽、淵、游、渠、湛、湘、湖、湯、焦、猶、猴、琦、琺、琪、琵、琴、甦、番、登、硯、祿、程、稅、童、策、筆、答、粟、絞、結、紫、絲、善、舒、菅、華、箂、菰、菲、菜、補、覃、賁、費、賀、貴、買、越、超、跋、辜、逸、鄂、鄉、鈔、紐、閔、開、閑、階、隨、陽、隆、雅、雲、項、順、須、黃、馮、黑、嵇、逯、惲、萇、楮、斜、寋、喏、羨。
十三劃:傅、勤、塞、塘、塗、塔、奧、媽、幹、廉、廈、意、慈、愛、慎、戢、敬、新、會、業、楚、楠、楊、楓、樁、歲、殿、源、溥、溫、滑、煙、瑞、瑁、睦、督、福、萬、節、梁、經、義、群、聖、肅、腰、葉、葛、董、虞、號、裟、裔、裘、禇、解、該、詳、詩、誠、、貊、資、賈、賃、路、載、農、運、遊、 道、達、遇、過、鄒、鉛、鈴、雍、雋、雷、電、零、靖、靳、靶、頓、項、飽、鄔、甯、豐、訾、隗、睢、鉉、馮、筱、雎、嗊、葳、豋。
十四畫:僧、僮、嘉、嘎、團、圖、壽、寧、察、廖、撤、暢、暨、榮、槐、歌、漳、演、滾、漢、滿、漆、漫、熊、爾、瑪、甄、監、睡、碧、種、竭、端、管、維、緒、翡、翟、聞、肇、臧、臺、舞、蒿、蒙、蒲、蓋、蒼、蒯、裴、誨、賓、赫、趙、酸、銀、銅、銓、閩、閥、閤、雒、韶鳳、齊、鄞、綦、禚、禤、閻、禢、萊、鄚、蔤。
十五畫:儀、儉、劉、厲、增、墜、寬、審、廣、德、慶、慕、憂、摩、撒、暴、樟、標、樓、樊、樂、歐、潼、澄、潔、潭、潛、潮、澎、潤、潘、瑾、盤、磊、稽、範、練、線、緞、膠、蔚、蓮、蔣、蔡、衛、談、諸、賞、賢、輝、遷、鄭、鄧、閭、霄、鞏、頡、養、駒、魯、黎、墨、滕、鄢、嘪、虢、翦、嘺、誾、緱、橄、瘠、禢。
十六畫:儒、冀、噶、、學、導、憑、戰、操、樸、樹、樵、機、歷、澤、澹、燕、獨、璣、盧、磨、積、穆、縣、興、舉、衛、諾、賴、遲、錢、錫、錦、閻、隨、霍、霓、靜、頭、駱、鮑、默、龍、諶、錡、蕢、憨、皚、 鄶、噫、錒。
十七畫:優、儲、勵、嶺、彌、應、戲、戴、檀、濱、濟、營、璩、環、矯、禮、糠、糜、縮、謬、總、縱、翼、蕭、薄、蕾、薜、薛、謝、賽、邁、鍊、鍾、霜、霞、鞠、韓、鮮、鴻、黛、齋、鄺、濮、闇、霙。
十八畫:叢、歸、甕、翟、簡、織、繞、職、聶、舊、藏、薩、藍、豐、鎖、鎮、闕、闖、雙、雞、雛、顏、顓、鬆、魏、鎦、黟、鄾、歸、檮、斷、簡、禮、藍、蟲、蟜、謬、豐、鎬、闔、雙、題、顏、顓、顓孫、騅、魏、鯀、雝。
十九畫:龐、廬、懷、曠、瀨、璽、瓊、蕭、簿、繡、繳、繩、羅、籓、藤、蟻、證、譚、邊、關、攏、霧、類、麗、譙、繨、罷、贇。
二十畫:嚴、寶、爐、礦、竇、藍、籍、繼、燿、藹、藺、蘆、蘇、覺、釋、鐘、饒、騫、騰、闞、罈。
二十一畫:櫻、騰、續、蘭、躍、辯、鐵、露、顧、酆、蘘、鞠、蘧。
二十二畫:囊、權、籠、襲、讀、鑑、鑒、龔、欉、酈、糴、穰。
二十三畫:巖、曬、邏、欒。
二十四畫:讓、靈。
二十七畫:鑾。
二十九畫:鬱。
三十畫:鸞。
  壹、前言
  一、中華姓氏三皇系譜簡表
㊣㊣㊣㊣㊣㊣
中華民族的開端       ┌三皇┌柏皇┌中央┌大庭┌粟陸┌驪連
              │二伏│氏.┴氏.┴氏.┴氏.┴氏 →下續
盤古┌天皇┌地皇┌人皇┌三皇├羲氏┤【三皇二伏羲氏,自公元前四四七七年
氏.┴氏.┴氏.┴氏.┤一燧│●姓│即位至無懷氏公前三二一八年等十八氏
←人類初始,開天闢地 └人氏┤ └共一二六0年,朝代下續炎帝神農氏】
              ├郝骨氏
              └女媧,創設婚姻娶嫁制度,人類優生學始祖。
───────────────
  伏羲氏,其裔咸鳥─承釐─厚炤─顧相─巴人,衍傳五胡十六國之成漢。
㊣㊣㊣㊣㊣㊣
驪連┌渾沌┌赫胥┌尊盧┌昊英┌有巢┌朱襄┌葛天┌陰康┌無懷氏
氏.┴氏.┴氏.┴氏.┴氏.┴氏.┴氏.┴氏.┴氏.┼祝融┌少典 下續
  綜核史料,無懷氏與祝融氏應屬同輩。       └氏 ┴氏 →炎帝
───────────────
  二、釋明
  ◎民國七年劉氏總族譜之古代世系中載:「少典氏,諱烈山氏,又號厲山氏,迺祝融氏之分派也。」綜核姓氏的史料,無懷氏與祝融氏應屬同輩?祝融氏裔傳少典氏為中華民族炎黃派下姓氏總始祖,古往今來在歷史典籍上發現兩萬兩千一百多個姓氏,常見漢族約三千多個姓氏,姓有源,裔傳生生不息,長幼有序形成富而有禮之中華倫理文化傳統精神。
  ◎盤古氏,人類初始,開天闢地,野居雜處,知母不知父,文字未興,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等氏姓族群次第不明。
  ◎三皇之首燧人氏,發明鑽木取火,熟食保健,妣華胥,生男子為伏羲,女子為女媧。三墳證曰:「伏羲氏,燧人子也,因風而生,故爲風姓。」
  ◎三皇二伏羲氏即位元年、歲次甲申民國前6388年、公元前4477年,歷柏皇氏.中央氏.大庭氏.粟陸氏.驪連氏.渾沌氏.赫胥氏.尊盧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陰康氏.無懷氏等十六氏,共計1206年,見通鑑輯覽。
  民國93(公元2004)年十月,大陸首屆中華姓氏文化節,在伏羲氏故都河南省周口市淮陽縣舉行。
  祝融氏釋明:路史前紀八:「祝誦氏,一曰祝龢,氏為祝融氏。祝融氏之屬續,朱襄氏之來陰,陰康氏之來龢。」故祝誦氏與有巢氏或無懷氏,同時代者乎?據民國七年劉氏總族譜的古代世系:「少典氏,諱烈山氏,又號厲山氏,迺祝融氏之分派也。」
  綜核史料,無懷氏與祝融氏應為同輩。少典氏,炎帝神農氏,黃帝軒轅氏,古往今來所衍生姓氏,出現在歷史典籍者有兩萬兩千一百多個姓氏,目前常見漢族姓氏三千多個姓氏,姓有源,裔傳生生不息,倫理有秩,長幼有序,是富而有禮祥和中華傳統文化地精神。
  中華姓氏起源概覽
  三、盤古氏至三皇二太昊伏羲氏之間已有姓氏概覽
  少典氏是中華民族姓氏總始祖,炎、黃世冑總源頭,但自盤古氏至少典氏之間,衍生姓氏也不少,據王圻續文獻通考氏族典第十一卷,少典氏之前已有之姓氏摘錄如下:
  據王圻續文獻通考氏族典第十一卷,自大騩氏至無懷氏等十九氏間所衍生姓氏如下:●隗氏、大隗氏、大嵬氏、嵬氏、饒氏、撓氏、剎氏、鬼騩氏、豗氏、傀氏、渾氏、沌氏、屯氏、吉氏、倉氏、史氏、侯氏、岡氏、夷門氏、倉頡氏、柏氏、柏常氏、柏侯氏、白侯氏、中央氏、中黃氏、大氏、大庭氏、栗氏、陸氏。釐氏、驪氏、赫氏、赫胥氏、葛氏、權氏、尊氏、尊盧氏、罈(覃改尊)氏、祝氏、融氏、祝宗氏、祝和氏、祝融氏、昊氏、巢氏、朱襄氏、陰氏、零氏、懷氏、無懷氏等共五十一個氏姓。
  三皇二太昊伏羲氏所衍生姓氏如下:●。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鄭氏。顧相氏、務相氏。羅氏、樸氏、督氏、鄂氏、度氏、夕氏、龔氏。佩氏、鳳(鳥改缶)氏、飌氏。任氏、己氏。姒氏、庖氏。周武王封伏羲之後於宿乃有,密、宿、須句、顓、叟。叟氏、顓叟氏、東氏、東蒙氏、胊氏、須胊氏、宿氏、罔氏、密氏。伏氏、虙、宓氏、服氏、犧氏、戲氏、希氏、包氏、(女包)氏、鮑氏等四十六個姓氏。伏羲之弟郝骨氏:郝、郝骨氏等二個姓氏。共有四十八個姓氏。
  貳、中華姓氏炎黃總始祖少典氏第一代、炎帝神農氏前一代系譜表
  一、中華姓氏少典氏派下炎黃系譜
  中華姓氏炎黃總始祖少典氏第一代、炎帝神農氏第二代譜系表
中華姓氏炎帝神農氏源流系譜
───────────────
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第七代第八代第九代第十代十一少典氏
天  地  玄  黃  宇  宙  洪  荒  日  月  盈 昃輩序
   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第七代第八代第九代第十代炎帝
   炎帝神農氏                         朝代
───────────────
中華┌三皇┌臨魁┬帝承┬帝明┬帝宜┬帝來┬帝裹┬節莖┬克┬榆罔(下略
民族│三:│公元│公元│公元│公元│公元│(帝│(路│(氏│名參盧
姓氏├炎帝│前三│前二│前二│前二│前二│居)│史:│族典│公元
炎黃│神農│0七│九九│九三│八八│八四│公元│炎居│:炎│前
總始│氏 ┤七年│七年│七年│八年│三年│前二│生節│帝器│七五
祖少│●│至前│至前│至前│至公│至公│七九│莖。│數傳│二至
典氏┤公元│二九│二九│二八│元前│元前│五年│節莖│而有│前二
妣有│前三│九八│三八│八九│二八│二七│至公│生戲│參盧│六九
蟜氏│二一│在位│在位│在位│四四│九六│元前│。戲│,是│八位
女安│七年│八0└六0│四九│在位│在位│二七│生器│為榆│五五
登,│至公├董權  │相傳│四五│四八│五三└。)│罔。│朝代
生長│元前├會魁  │越南└年。└年。│在位   │待考│下續
子石│三0├鬥臨  │開國      │四三   │。)│黃帝
年(│七八├邛   │之君      └年。   │  └軒轅氏
炎帝│在位├柱   └為帝明之子         └戲┬器→
)、│一四├起─慶甲─帝監─縉雲┬蚩尤,傳說兄弟八十一人└(小帝)
次子│0年└女娃(女)      │(一云:炎帝子邛之支庶
勗其│妣葊水氏聽詙,又曰奔水氏。 └耆田後裔為蚩尤。)
(黃├勗其┬巨駓┬芒昧┬夷栗┬柏堅┬節 ┬赫胡┬封胥┬依盧┬啟昆→下續
帝直│妣扶│妣蜀│妣逿│妣女│妣赤│妣钜│妣摩│妣女│妣九│妣有 黃帝
系)└胥氏└山氏└伊氏└儀氏└水氏└閭氏└利氏└娥氏└方氏└蟜氏
───────────────
  二、釋明
  中華民族姓氏炎黃總始祖第一代(天字輩)少典氏:即少典國君,諱烈山氏,又號厲山氏,迺祝融氏之分派也,生於歲次丙子(民國前5196年、公元前3285年。)妣有蟜氏安登(又曰任姒)。生二子,長子石年、是為炎帝神農氏,次子勗其,派下是為黃帝軒轅氏。(年齡兄石年,比弟勗其,年長四歲。)
  少典氏第二代(地字輩)三皇三炎帝神農氏:父少典氏(號厲山氏),母有蟜氏安登之長子,炎帝,姓姜,諱石年,又諱軌,號神農氏,漢族,生于歲次太昊乙巳(民國前5167年、公元前3256年)115年,崩于即位後歲次壬辰(民國前5000年、公元前3289年)145年,享壽168歲(生逝族譜與妓年表相差十二年,待考,)葬于萬陽山。其間依序為炎帝神農氏、臨魁、帝承、帝明、帝宜、帝來、帝裹、節莖、姜克、榆罔等10代九帝520年。
妣萛葊水氏聽詙(又曰奔水氏。)生子臨魁(傳稱炎帝有子13人?)生女曰女娃(嘗游於東海,溺而不返,化為鳥,其狀如鳥,文首白啄赤足,名曰精衛。常嘟西山木石,以填於東海。)
  少典氏第二代(地字輩)勗其公:父少典氏(號厲山氏),母有蟜氏安登之次子,生于子女媧戊申三年(民國前5164年、公元前3253年),薨于炎帝戊子(民國前5004年、公元前3093年)140年,享壽160歲;妣扶胥氏,生子巨駓。勗其公至五帝一黃帝軒轅氏,其間依序為勗其,妣扶胥氏;巨駓,妣蜀山氏;芒昧,妣逿伊氏;夷栗,妣女儀氏;柏堅,妣赤水氏;諱節,妣钜閭氏;赫胡,妣摩利氏;封胥,妣女娥氏;依盧,妣九方氏;啟昆,妣有蟜氏等10代約520年。
  少典氏第三代(玄字輩)諱巨駓公:迺勗其公之子也;妣蜀山氏,生子芒昧。
  少典氏第四代(黃字輩)諱芒昧公:迺巨駓公之子也;妣逿伊氏,生子夷栗。
  少典氏第五代(宇字輩)諱夷栗公:迺芒昧公之子也;妣女儀氏,生子柏堅。
  少典氏第六代(宙字輩)諱柏堅公:迺夷栗公之子也;妣赤水氏,生子節。
  少典氏第七代(洪字輩)諱節公:迺柏堅公之子也;妣鉅閭氏,生子赫胡。
  少典氏第八代(荒字輩)諱赫胡公:迺節公之子也;妣摩利氏,生子封胥。
  少典氏第九代(日字輩)諱封胥公:迺赫胡公之子也;妣女娥氏,生子依盧。
  少典氏第十代(月字輩)諱依盧公:迺封胥公之子也;妣九方氏,生子啟昆。以上皆相繼為少典國君派下直系。
 三、炎帝神農氏派下所衍生姓氏概覽
  少典氏第二代、炎帝神農氏第一代炎帝神農氏所衍生姓氏如下:姓,姜之支國有十三:怡、伊、紀(紀侯失國,其弟奉鄭人入齊後有、邢氏、裂氏、(山雋)氏。)淳(淳之後,淳于氏、于氏。)甘、州、舟、駘、戲、向、薄、列、賴(列、賴滅于楚後有隨氏。)竹氏、竺氏。孤竹氏、孤氏、墨氏、墨台氏、默怡氏、台氏。伊尹後:伊秩氏、耆氏、伊氏、伊耆氏、伊祈氏、尹氏、阿氏、衡氏、衝伯氏。姜之派:烈氏、烈山氏、列山氏。厲氏、厲山氏、巫氏、神氏。農氏、靈氏、節氏、藥氏、山氏、鄒屠氏等共四十九個姓氏。
  1、公榆罔派下部分
  少典氏第十一代、炎帝神農氏第十代榆罔:潞氏、路中氏、露氏、甲氏、榆氏、留吁氏。潞之支派,隗氏、狄氏、落氏、落皋氏、戎氏、戎子氏、袁紇氏、斛律氏、解批氏、烏護氏、紇骨氏、壹利吐氏、異其斤氏、回紇九姓。回紇氏、僕固氏、渾氏、拔曳固氏(拔野古氏)、同羅氏、思結氏、栔苾氏、阿思布氏、骨崙氏。高車十二族:乞伏利氏、吒盧氏、乙旃氏、大連氏、窟賀伏氏、達盧干氏、阿崙氏、莫允氏、俟分氏、副伏羅氏、乞表氏、布收沛氏。俟斤氏、俟汾氏、淪汾氏、嗣汾氏、俟畿氏。宇文氏、宇氏、普氏、俟豆氏、庫莫奚氏、費也頭氏(唐表也作乜。)阿會氏、莫賀弗氏、李氏等五十五個姓氏。
  2、公鉅派下部份
  少典氏第十二代、炎帝神農氏第十一代鉅:●封氏、鉅氏、巨氏、封父氏、富父氏等五個姓氏。
  3、伯陵部份
  少典氏第十二代、炎帝神農氏第十一代伯陵:逢氏、(逢虫虫)氏、殳氏、延氏、氐氏、齊氏等六個姓氏。
  4、姜祝庸部份
  少典氏第十四代、炎帝神農氏第十三代勾龍:夸氏、勾氏、勾龍氏。呂、申、許、由余氏、余氏。羌戎氏、楊氏、蒲氏、符氏等十二個姓氏。
  少典氏第十七代、炎帝神農氏第十六代太岳:宇氏、申氏、申叔氏、申鮮氏、謝氏、射氏。宇文氏、大野氏等八個姓氏。
  少典氏第三十代、炎帝神農氏第二十九代許之文叔:許氏、邾(朱改先)氏、叔氏、函氏、禮氏、榮城氏、錫我氏、賈氏、止氏、焦氏、譙氏、岳氏、文氏、苴氏、苴人氏等十五個姓氏。
  少典氏第三十八代、炎帝神農氏第三十七代呂侯:呂氏、旅氏、呂祖氏、甫氏、共氏、龔氏、藥羅氏等七個姓氏。
  少典氏第三十八代、炎帝神農氏第三十七代太公:字子牙,武王封之營陵曰齊,十五世小白,伯于諸侯又數世,而田和移其祚,蓋立國七百餘年後有:丁氏、牙氏、丘氏、尚氏、左氏、洴氏、國氏、晏氏、賓氏、平氏、紀氏、癸氏、柴氏、苑氏、慶氏、掌氏、賀氏、厲氏、獻氏、易氏、豎氏、年氏、氏氏、是氏(漢末北海氏儀改姓是。)欒氏、襄氏、牽氏、捷氏、青氏、營氏、柯氏、析氏、其氏、裔氏、壬氏、角氏、望氏、紹氏、荼氏、駱氏、弦氏、旗氏、明氏、靈氏、孝氏、彥氏、閭氏、門氏、桓氏、亘(一旦)氏。威氏、齊氏、蓋氏、鐸氏、暢氏。其複姓者有,子旗氏、子雅氏、子尾氏、子襄氏、子囊氏、子郯氏、子工氏、子牽氏、子淵氏、子泉氏、子黔氏、子公氏、公齊氏、公旗氏、公皙氏、公羊氏、公牛氏、公牽氏、公翰氏、母卻(谷改矢)氏、祭公氏、仲長氏、諸兒氏、士疆氏、樂利氏、齊季氏、申鮮氏、將其氏、雍門氏、東門氏、東宮氏、西官氏、南史氏、邴意氏、獨孤氏。宇文氏。東郭氏、西郭氏、南郭氏、北郭氏、左子氏、右子氏。其以采者有,丙氏、邴氏、艾氏、隰氏、高氏、劇氏、棠氏、高堂氏、檀氏、灌檀氏、禚氏、甗氏、崔氏、移氏、若氏、丁若氏、陸氏、大陸氏、并氏、百里氏、西乞氏、白乙氏、佘氏、佘丘氏、蛇丘氏、閭丘氏、鉏丘氏、籍丘氏、咸丘氏、梁丘氏、廩丘氏、蒲盧氏、盧蒲氏。汲(伋)氏。盧氏、徯氏、柴氏。章氏、彰氏、鄣氏、章仇氏。申章氏、赤章氏、赤張氏。三閭氏、葵氏等一四三個姓氏。
  叁、炎黃總始祖少典氏第十一代、炎帝神農氏第十代、黃帝軒轅氏前一代系譜表
───────────────
十一代十二代十三代十四代十五代十六代十七代十八代十九代二十代二一少典氏
盈  昃  辰  宿  列  張  寒  來  暑  往  秋  輩序
第十代十一代十二代十三代十四代十五代十六代十七代十八代十九代二十代炎帝
   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第七代第八代第九代第十代黃帝
───────────────
  一、炎帝神農氏派下系譜
器┬鉅┌殳─戕,堯臣。┌伯夷┬太岳─先龍┬元氐─乞,別派裔為
  ├伯陵┼鼓─靈恝─氐人│  │     │五胡十六國前秦符健
  │黃帝└延   ┌垂┤  │     └玄氏─王宣─王定→
  │臣,始封逢改封齊│帝嚳│  └伯夷─伯夷─伯夷─伯夷─伯夷→
  ├祝庸─衛囂┬條│臣 ├伯常─仲右┬叔真─許由─許楗─許輝→
  └一云祝融 └勾龍┤  └伯益─若木└資料來源:泰國謝奇昌謝姓族譜
           └信─誇父,丹朱臣。
───────────────
  釋明
───────────────
  二、黃帝軒轅氏派下系譜
啟昆┬五帝┌黃帝元妃西陵氏長子昌意之系          ┌五帝五
妣有│一 ├昌意┬乾荒┬五帝┌窮蟬─敬康─句望─橋牛─瞽叟┤虞舜→
蟜氏├黃帝┤姓│妣蜀│二 │衍傳陳朝、中華民國國父孫文 │●姓媯、姚
女附│●姓│妣蜀│山氏├顓頊┼孺帝(氏典顓頊長子)    └象
寶 │又│山氏│曰樞│姓├駱明┬伯鯀┬夏一┬夏二┬夏三┬夏五
生長│姓 │女昌│,謂│高陽│八凱│封於├禹├啟├太康├相→
子黃│公孫│僕 │淖子│氏 ├舒蒼│崇為│●姓│歲次│前二│公元
帝、│名軒│晉皇│。 │生於├伯益│崇伯│ │甲申│一八│前二
次子│轅 │甫謐│竹書│歲次│字隤│妣華│名文│公元│八至│一四
子 │生於│撰帝│紀年│戊申│敳 │氏女│命。│前二│前二│六至
高。│歲次│王世│:黃│公元├檮演│志 │前二│一九│一六│前二
 路│癸丑│紀:│帝七│前二├大臨│又妣│二0│七年│0位│一一
史後│民國│昌意│十七│五三├龐江│塗山│七年│至壬│二九│九位
紀五│前四│,雖│年(│三年├庭堅│氏女│至前│辰公│夏四└二八
:黃│六一│黃帝│公元│即位├仲容└樸。│二一│元前├仲康┌寒浞→
帝,│九年│之嫡│前二│歲次├叔達   │八九│五0│公元│●猗
小典│即位│,以│六二│戊辰│     │位十│九年│前二│妣純孤氏
氏之│於公│劣降│一年│公元│趙氏尊祖錄│二含│至公│一五│篹夏
子,│元前│居若│)昌│前二│系譜則以:│避舜│元前│九至│公元前
黃精│二七│水為│意降│五一│仲容生夷。│喪二│二一│前二│二一一八
之君│0八│諸侯│居若│三年│夷生武恆。│年壽│九九│一四│至公元前
也。│年、│。 │水,│至乙│武恆生伯辛│百歲│年位│七位│二0八0
母吳│黃帝│世本│產帝│酉元│。伯辛生陶│國都│九年└十三└共三九年
樞曰│紀年│:昌│乾荒│前二│。待考  └安邑└姒均─姒固─伎來→
符葆│元年│意降│。 │四三├伯稱┬卷章┬黎 ┬長琴
(即│歲次│居為│氏族│六年│字伯│一名│又云├噎    ┌承羲
附寶│甲子│侯。│典:│在位│服 │老童│重黎├羲和.羲和┴和→
) │、民│氏族│乾荒│七八│  │妣根│職司│商封和之後于程,
中華│國前│典第│生帝│年壽│  │水氏│祝融│●程,見黃帝第二九代
民族│四六│十一│顓頊│九八│  └驕福│之職├宸佐┬臨陳┌猺慮→
炎黃│0八│卷:│是為│歲。├季禺─叔歇│  │名勾│名米│名正
總始│年、│黃帝│高陽│其德│     │  │瓏 │都 │虎
祖少│公元│元妃│氏。│水行│ 黃帝第八│  │妣泰├囂術┤妣共
典氏│前二│西陵│  │以水│代宸佐,其│  │壹氏│妣陶│工氏
,生│六九│氏長│  │記事│裔黃帝第六│  ├周 └氏 └豬慮
於黃│七年│子之│  │元妃│十七代羅匡│  └承黎─承黎─承黎→
帝紀│在位│系,│  │鄒屠│正姓羅  ├吳回─陸終┬樊 ┬.蘇→
年前│一0│昌意│  │氏生│     │封於吳。 │●己├.廖→
歲次│0年│,姬│  │駱明│     │ 黎、回兄│是為├.關→
丁亥│。次│姓 │  │又生│     │弟皆司祝融│昆吾└三姓始
五七│年歲│生子│  └八凱│     └之職。  ├惠連─鄅子
七年│次甲│三人│次子┌世高│           │是為參胡●妘
、民│辰逝│,長├安 ┤後漢│ 氏族典:未列女脩。臯├籛 ┬彭夷→
國前│世享│乾荒│●安│末時│陶列在黃帝次妃方纍氏之│彭祖└錢通
五一│壽一│、次│●李│在世│次子清之玄孫。    ├求言●妘姓
八五│一一│安、│  │,生│ 史記:秦之先帝顓頊之├晏安─均連→
年、│歲 │季悃│  │抱玉│苗裔孫曰女脩,女脩生大│後裔傳明朝
公元│建國│。 │  │,唐│業,大業娶少典之子曰女├季連─附敘→
前三│有熊│  │  │朝賜│華,女華生大費。   └●羋
二七│今河│  │  │李,├女脩┬臯陶┬伯翳┬大廉─嬴武─嬴琪→
四年│南省│  │  │是為│招夫│(大│●姓│傳六十六代秦朝。
,至│新鄭│  │  │武威│,係│業)│ │第一0四代宋朝。
黃帝│縣 │  │  └李。│黃帝│字庭│又名├若木─征國─徐房→
軒轅│其德│  │三子┌沙漠│第五│堅。│大費│●徐┌江惠─江芝→
氏逝│土行│  └悃.┤雄 │子清│妣少│,伯├恩成┴大理官..→
於黃│,以│     ├什翼│之孫│典氏│益。│歷虞夏商紂為大理
帝紀│雲紀│     │犍,└佚名└女。│次子│官,後傳黃帝第八
年甲│事。│     │黃帝第一0二代 ├仲甄│四代唐朝、第一三
辰一│元妃│     └南朝北魏道武帝 │季子│五代總統李登輝。
0一│西陵│              └封偃└季子┬●黃姓始 
年、│氏生│黃帝元妃西陵氏次子元囂之系       └熊啟─祖仲→
民國│子三│氏族典第十一卷:元囂,姬姓,生帝嚳高辛氏。
前四│人昌│本譜據史記、通志、綱鑑易知錄:元囂生蟜極,蟜極生帝嚳
五0│意、├元囂┬蟜極┬五帝┌帝摯─玄元 
八年│元囂│姓│姓│三 │姓。即位歲次丙申公元前二三六五年
、公│、龍│,一│妣陳├帝嚳┤至前二三五八年在位八年
元前│苗,│云:│豐氏│高辛├八元:伯奮、仲堪、叔獻、季仲、伯虎
二五│次妃│姓己│名裒│氏 │、仲熊、叔豹、季貍等八人
九七│方纍│,名│。見│一曰│五帝┌監明   ┌房鍾─房沈─房雅→
年,│氏生│摯,│路史│俈帝│四 ├丹朱┬房陵┴房陵三十代係房鍾
共十│子二│字青│後紀│名夋├唐堯┤舜封│房姓┌貍氏.大繇.傅氏→
二代│人休│陽,│卷九│生於│陶唐│房侯└後 ┴傅氏一雲留姓之後。
六七│清,│號金└上。│歲次│氏 ├源明┬永河┬濟樂┬歲紀┬劉正成
八年│三妃│天氏   │辛亥│●姓│●劉│妣巫│妣密│妣陸│妣姒氏
,每│彤魚│即位   │公前│又│派下│、風└氏。│、藜├劉正定
代平│氏生│是少   │二四│姓祁│黃帝└氏。   └甘氏└正坤→
均年│子二│昊。   │七0│(伊└第八十代漢朝,劉邦。
齡為│人揮│生於   │即位│祁母居地。)名放勳,生於歲次丙戍公元
五六│、夷│歲次   │前二│前二三七五年,即位前二三五七至前
點五│鼓,│戊子   │四三│五八年在位一百年,壽一一八歲。
年。│四妃│公元   │五至│初娶富宜氏。生十子二女:監明、丹
  │嫫母│前二   │前二│朱、開明、啓明、胤明、覺明、臥明
  │生子│六一   │三六│、晦明、源明、少康等十子,
  │二人│三年   │六位│女娥皇、女英等二女適舜。
  │蒼林│即位   │七0│商朝系譜
  │、禺│公元   │壽一├商契─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子冥→
  │陽。│前二   │0五│●姓,堯司徒,封于商。
  │凡妃│五九   │元妃│商契,傳黃帝第十八代商朝商湯、九十
  │之子│七年   │有邰│一代齊朝蕭道成、九十三代梁朝蕭衍。
  │九人│至前   │氏女│周朝系譜
  │,庶│二五   │姜源├后稷─漦璽─叔均─不窋─鞠陶─公劉→
  │妾之│一四   │生后│●姓,名棄,舜封於漦。妣姞人氏。
  │子十│年在   │稷 │竹書紀年:帝堯陶唐氏五八年辛丑公元前
  │六人│位八   │次妃│二三00年)。使后稷放帝子朱,于丹水
  │,共│十四   │有娀│(生卒年不詳)。裔傳黃帝第二十八代周
  │計二│壽百   │氏女│朝武王、八三代隋朝楊堅、九十代後周,
  │十五│歲    │簡狄│郭威、第一二九代總統蔣中正。
  │子,│禪位   │生契│帝嚳之庶子
  │別姓│顓頊   │三妃├實沈
  │者十│     │陳豐├閼伯,後姓●實參、閼、遏、檮、商丘
  │二,│     │氏女├續牙,後裔有姓●續。
  │祈、│     │慶都├晏龍─司幽,後裔有姓●龍。
  │酉、│     │生堯├巫人,後姓●巫、耹、載、蜀、苴葭。
  │滕、│     │四妃├叔戲─搖民,後裔有姓●搖。
  │箴、│     │陬訾├厭越─烏丸,派下姓●慕容,晉時五胡
  │任、│     │氏女│十六國之前燕、後燕、南燕、西燕、
  │荀、│     │常儀└燕前等。即慕容涉歸─慕容廆─慕容皝,
  │釐、│     └生摯及八元
  │佶、│黃帝元妃西陵氏第三子龍苗之系
  │儇、├龍苗─吾融─卞明─白犬,後裔有姓●卞。
  │依、│黃帝次妃方纍氏長子休之系
  │及青├休 ┬白民
  │陽、│帝鴻└嘻嘻─季格─帝魁.驩兜.苗民
  │夷彭│氏
  │為二│黃帝次妃方纍氏次子清之系
  │紀也├清 ┬少昊┬倍代
  │,其│●姓│青陽├般 ┌永格
  │十三│紀 │氏 ├昧 ┴臺駱
  │人皆│封於│元妃│少昊┌佚名┬臯陶┬伯翳
  │姓│清是│生倍│支子│入贅│(大├仲甄
  │。 │為青│代,└佚名┤顓頊│業)└季封於偃
  │次子│陽 │次妃生般 │之女└為舜士師封臯
  └子高│娶于├庶子昧  └曰女脩生陶(大業。)
     │類氏└支子佚名
     │生少昊。(少昊四叔:重、熙、修、該,為五官,堯之羲仲、
     │羲叔,皆重之後也,後有姓●羲、重。)
     │黃帝三妃彤魚氏長子揮之系
     ├揮 ┬張昧┬允格   ┌張謨┬張紀┬張芳┬張相┬依先→
     │妣諸├張航└臺駱─伊源┤張侯├立方└張坤└敦吾└大效→
     │葛氏├張選      └簡竹└張果,八仙之首尊張果老。
     │  └張盛。(招琳註:與黃帝子清之曾孫允格之系雷同。)
     │黃帝三妃彤魚氏次子夷彭之系
     ├夷彭,姓紀─左人。其裔有姓●采、左人、夷彭
     │黃帝四妃嫫母氏長子蒼林之系
     ├蒼林─始均。
     │姓姬其裔有姓●始、蒼林。
     │黃帝四妃嫫母氏次子禺陽之系
     ├禺陽─禺號┬禺京┌番禺─奚仲┬吉光.仲虺.臣扈.祖已→
     │任姓、薛姓├倕梁┴牛黎   └主車封于薛,十二世仲虺。
     │始    └儋人
     │黃帝庶子結姓之系
     ├結姓─伯鯈,伯鯈封于南燕,伯爵也,姓●吉、姞、孔。
     │結之分國十有四姓●密、密須(密須後有須。)闞(闞氏之
     │後有監。)允、蔡、光、敦、偪、燕、魯、雝、密、雖。
     │黃帝庶子箴姓之系:姓●箴、濟、滑。
     │黃帝庶子依姓之系:姓●依、髡民。
     │黃帝別派:姓●橋、喬、僑、鄗(高改喬)、陳、有熊、軒
     └、軒轅、公孫。
───────────────
  釋明
  中華民祖炎黃總始祖少典氏,生於歲次丁亥民國前5185年、公元前3274年,至黃帝軒轅氏逝於黃帝紀年歲次甲辰101年、民國前4508年、公元前2597年,共12代678年,每代平均年齡為56點5年。
  據中國湖南省立圖書館典藏青山彭氏敦睦譜卷一宗系中載:黃帝生二十五子,依序為:娶西陵氏生昌意、玄囂、酉、祁、馮夷、滕等六子,娶方雷氏生龍苗、葴、荀、休、清、采等六子,娶彫魚氏生夷鼓、揮、縉雲、喬伯、姞等五子,娶鬼方氏生蒼林、禺陽、儇、詹人、衣、禺(豸虛)、纍祖、白民等八子一女曰女華。
  路史後紀第五卷黃帝:有虞氏十九侯伯為,資氏、(資阝)氏、(周阝)氏、輔氏、(女虎)、虔氏、寇氏、口引氏、劉氏、酈氏、(亻麗)氏、食其氏、侍其氏、翟氏、糴氏、狄氏、詹氏、葛氏、詹葛氏。
  ◎黃帝軒轅氏派下衍傳歷朝帝王或總統摘要:
黃帝─昌意─乾荒─窮蟬─敬康─句望─橋牛─瞽叟─虞舜,派下黃帝第107代陳朝陳霸先、第128代國父孫中山、第153代總統陳水扁。
黃帝─昌意─乾荒─顓頊─駱明─伯鯀─夏禹,派下黃帝第7代夏禹,夏朝。
黃帝─昌意─乾荒─顓頊─伯稱─卷章─吳回─晏安,派下黃帝第137代明朝朱元璋。
黃帝─昌意─乾荒─顓頊─女脩─臯陶─伯翳,派下黃帝第66代秦朝始皇、第104代宋朝趙匡胤,第84代唐朝李淵、第一三五代總統李登輝。
黃帝─元嚣─蟜極─帝嚳─唐堯,派下黃帝第80代漢朝劉邦。
黃帝─元嚣─蟜極─帝嚳─商契,派下黃帝第18代商朝成湯、第91代齊朝蕭道成、第93代梁朝蕭衍。
黃帝─元嚣─蟜極─帝嚳─后稷,派下黃帝第28代周朝武王、第83代隋朝楊堅、第90代後周郭威、第129代總統蔣中正。
  黃帝軒轅氏系譜表釋考
  氏族典軒轅氏黃帝之系第三
  少典氏第十一代公有熊君:盈字輩。諱啟昆,迺依盧公之子也。由少典北遷於熊(河南開封新鄭縣)。因改國曰有熊。為人剛健中正。妣女蟜氏附寶,生子軒轅、子高。
  少典氏第十二代。黃帝的一代黃帝:昃字輩。父少典國君啟昆,母曰附寶之長子。名軒轅,又名荼,字玄律。姓公孫,長於姬水,又姓姬。
  黃帝生於黃帝紀年前歲次癸丑十一年、炎帝裔榆罔四十五年、民國前四六一九年、公元前二七0八年誕生於壽丘,今山東曲阜縣。即位於:黃帝紀年元年歲次甲子、民國前四六0八年、公元前二六九七年,神農氏衰,諸侯咸尊為天子,建國有熊,今河南省新鄭縣,其德土行以雲紀事,至黃帝紀年歲次癸卯一00年、民國前四五0九年、公元前二五九八年,在位一00年。帝逝葬橋山,今陜西縣黃陵縣,享壽一一一歲。
  黃帝元妃西陵氏長子昌意之系,生長子昌意、次子元囂、三子龍苗等三子;次妃妃方纍氏之系,生長子休、次子清;古今姓書或姓譜,對前者元囂即位是為少昊,其裔堯封重黎之後為羲和,後有重氏、童氏、和氏、纍和氏。後者清之子也是少昊,少昊四叔曰重、曰熙、曰修、曰該,為五官,堯之羲仲、羲叔,皆重之後也,有姓羲、重。出楚語及法言:「少昊入踐帝位,其屬有紹青陽之國者..」。後者少昊四叔,應屬黃帝之子,錄之待考。
  黃帝軒轅氏派下所衍生姓氏概覽
  少典氏第十六代、黃帝軒轅氏第五代女脩,據據史記暨秦、趙、李、徐姓等譜,均以皋陶屬顓頊之後。故本譜將皋陶列在黃帝第六代,即以少昊支子佚名,入贅黃帝第四代顓頊之女脩。
  少典氏第十二代、黃帝軒轅氏第一代黃帝:黃帝,姓姬又姓公孫。黃帝元妃西陵氏,生子三人,昌意、元囂、龍苗。次妃方纍氏,生子二人休、清。第三妃彤魚氏,生子二人,揮、夷鼓。第四妃嫫母,生子二人,蒼林、禺陽。凡妃之子九人,庶妾之子十六人,共二十五人,別姓者十二,祈、酉、滕、箴、任、荀、釐、佶、儇、依及青陽、夷彭為二紀也,其十三人皆姬姓。
  一、黃帝元妃西陵氏長子昌意之系。
  少典氏第十一代、黃帝軒轅氏第二代昌意:昌意姬姓,生子三人,長曰乾荒、次曰安、季曰悃。乾荒生帝顓頊,顓頊是為高陽氏,顓頊元妃鄒屠氏,生駱明,又生八凱,曰倉紓、曰伯益(字隤敳)、曰檮演、曰大臨、曰龐江、曰庭堅、曰仲容、曰叔達。八凱後有蒼氏、蒼舒氏、淵氏,伯氏、聖氏、梁氏、敖氏、蟲氏,檮氏,臨氏,龐氏,安氏、蓼氏,容氏,達氏、叔達氏。
  少典氏第十四代、黃帝軒轅氏第三代安:安氏、李氏。
  少典氏第十四代、黃帝軒轅氏第三代悃:拓拔氏、元氏。長孫氏、紇骨氏、普氏、周氏、達奚氏、婁氏、丘氏、万俟氏。叔孫氏。車焜氏為車氏,是為十姓。党氏、奚氏、乞伏氏、什氏、乾氏、烏氏、賀拔氏、禿髮氏、郭氏、俟亥氏、細封氏(通志作佃封。)往利氏、費聽氏、頗超氏、野辭氏(通志作野律。)房富氏、米禽氏、敦氏。源氏、車非氏、幸氏。
  少典氏第十五代、黃帝軒轅氏第四代顓頊:頊氏、玉氏、若氏、商丘氏。
  少典氏第十六代、黃帝軒轅氏第五代孺帝:孺氏。
  虞舜之系(氏族典:列為有幕氏虞舜之系第四)。
  有幕氏虞舜之系第四(本譜:黃帝─昌意─乾荒─顓頊─窮蟬─敬康─句望─橋牛─瞽叟─虞舜。「氏族典:列為有幕氏虞舜之系第四。」世本:舜是黃帝八(九)代之孫(書堯典正義。)舜為高陽五世孫(路史後紀注。)顓頊生窮係(史三代世表索隱。)宋衷曰:一云窮係,諡也(史索隱仝上。)
  少典氏第二十一代、黃帝軒轅氏第十代舜:窮蟬父曰幕(待查),有幕氏,氏族典:列為有幕氏虞舜之系第四,幕,能聽風以成樂,窮蟬生敬康,敬康生句望,句望生橋牛,橋牛生舜,父生而天盲,是為瞽叟,瞽叟生舜及象。
  少典氏第二十二代、黃帝軒轅氏第十一代舜庶子:舜庶子七人,其後裔得封國者,圭、胡、負、遂、盧、蒲、衛、甄、潘、饒、傅、鄒、息、胡母、轅、餘姚、上虞、濮陽、餘虞、西虞、無錫、巴陵、衝山、長沙。
  少典氏第二十二代、黃帝軒轅氏第十一代舜之少子:舜之少子,後有,研氏、無弋氏、滇氏、東氏、迷氏、錘氏、罕羌氏、那氏、襄萇氏。釐牛氏、白馬氏、參狼氏。
  舜封黃帝之後為侯伯者十有九,其封于資者為資氏、鄮(貿改資)氏,封于郘(呂改周)者為郘(呂改周)氏、輔氏,封于虔者為虔氏,封于寇者為寇氏、若口引氏【後魏賜寇(人雋)為若口引氏。】劉氏【劉封先主養子,本羅侯寇氏子。】封于酈者為酈氏、儷氏、食其氏,侍其氏,封于翟者為翟氏、糴氏、狄氏,封于詹者為詹氏,自詹徙葛,又有葛氏、詹葛氏。「路史加(女虎)氏。」
  舜之後有,刻(亥改契)氏、薊氏。
少典氏第二十一代、黃帝軒轅氏第十代象:象封于有庫後有,象氏、庫氏、畀氏、鼻氏。
  少典氏第二十三代、黃帝軒轅氏第十二代箕伯:當夏之世有箕伯、直伯。箕氏、遂氏。【按,箕伯與箕子本是二姓,箕子乃紂諸父,佯在為奴者也。姓匯以箕子為箕伯之後,而以,箕氏、鮮氏、朝鮮氏、鮮于氏,皆係于箕伯下,非矣!今改正之。直伯之後有,直氏、直柄氏。
  圭、衛、蒲、傅滅于商。胡、潘滅于周。息、負、盧、鄒,至春秋時皆入于彊國後有,圭氏、邽氏、衛氏、蒲氏、蒲衣氏、傅氏、胡氏、潘氏、息氏、鄎氏、負氏、負黍氏、廬氏、鄒氏。其支裔又有,幕氏、司徒氏、信都氏、申屠氏、勝屠氏、勝氏、勝徒氏、有虞氏、餡(去食)氏、咸氏、遂氏、須遂氏、合博氏、李氏【漢,胡不害封合傅,唐李文思本姓胡。】
  少典氏第五十四代、黃帝軒轅氏第四十三代胡公滿:胡公滿,周武王封于陳,二十五世而滅于楚後有,陳氏、遏氏、轅氏、榬氏、袁氏、爰氏、慶氏、衡氏、柳氏、鍼氏、逢氏、(耑支)氏、溺氏、杵臼氏、五父氏、駟氏、恩氏、甄氏、番氏、鬥(鬥亞斤)門氏、壺丘氏、偃師氏、司甄氏、司城氏、儀氏。
  少典氏第五十五代、黃帝第四十四代李耳:李耳前後有里、理、相里、李、恩、利、聃、儋、耽、徵、祟、段、段干、宗、老、老陽、柱、丙。廣武、老萊、賀蘭、堅吾、大野氏、徒何。里氏、理氏、相里氏、李氏、恩氏、利氏、聃氏、儋氏、耽氏、徵氏、祟氏、段氏、段干氏、宗氏、老氏、老陽氏、柱氏、丙氏(李陵裔孫,見魏帝于丙殿錫姓丙。)廣武氏、老萊氏、賀蘭氏、堅吾氏(北狄賀蘭、堅吾二氏,皆李陵後。)大野氏、徒何氏(北魏,賜李虎為大野氏,後周賜李弼為徒何氏。)
  少典氏第六十五代、黃帝軒轅氏第五十四代陳敬仲(田齊派):陳敬仲。初,陳宣公殺其太子禦寇,而敬仲奔齊,致陳樂,齊桓公以為工正,采于田為田氏,七世成子弒簡公,分齊國,又三世而田和移齊祚,又六世而滅于秦有,敬氏、皮氏、車氏、恪氏、穰氏、汲氏、稑氏、耨氏、辱氏、薛氏、王氏、文氏、苟氏、光氏、紇于氏、尉遲氏。司馬氏、少西氏、子穆氏、子占氏、子沮氏、子與氏、子獻氏、子鞅氏、子捂氏、子坊氏、子芒氏、子寤氏、子尚氏、子石氏、子夏氏、子宋氏、子禽氏、犨子氏、子仲氏、顓孫氏、無宇氏、五王氏、安平氏、廣武氏、既墨氏、於陵氏,其苗裔陳霸先弒梁以為陳,五世而後主滅于隋。
  少典氏第七十九代、黃帝軒轅氏第六十八代齊宣王田辟疆:齊宣王田辟疆,封弟于毋鄉為胡毋氏、胡非氏、何毋氏、威氏、慈母氏、慈氏。
  漢封舜之後,媯昌為始睦侯以主祀,後有,始睦氏,第一氏、第二氏、弟三氏、第四氏、第五氏、弟六氏、第七氏、第八氏。
  少典氏第八十六代、黃帝軒轅氏第七十五代田千秋:車氏。
  夏朝
  夏朝(黃帝─昌意─乾荒─顓頊─駱明─伯鯀─夏禹。)
  少典氏第十八代、黃帝軒轅氏第七代禹(夏朝):禹。姓姒。夏禹傳十七王共四百五十二年,其以封國為氏者有,泊氏、弗氏、刜氏、鬻氏、陽氏、沛氏、冥氏、鄍氏、沈氏、寢氏、彤氏、彤城氏、弋氏、褒氏、綸氏、巢氏、男氏,有南氏。鮑氏、包氏。夏后氏、夏氏、差氏、禹氏。共三十個姓氏。
  禹之支子有封于辛國者有,辛氏、計氏、司空氏、宇文氏。普屯氏。崇氏(鯀封於崇為祟伯。)
  少典氏第二十代、黃帝軒轅氏第九代太康第五人佚名:莘氏、辛氏、甡氏、觀氏、卜氏。
  少典氏第二十代、黃帝軒轅氏第九代仲康:仲康之支鄧氏。
  少典氏第二十二代、黃帝軒轅氏第十一代少康:少康生子九人,繪氏、鄫氏、曾氏。歐氏、謳氏、漚氏、餘氏、烏氏、烏餘氏、甌氏、歐侯氏、歐陽氏、歐羊氏。駱氏、顧氏、閩氏、疇氏、靈姑氏、諸氏、搖氏、傜氏、稽氏、多氏、植氏、葵氏、舌氏、余氏、越氏。商湯封少康之後有,夏侯氏、侯氏、杞氏、題氏、樓氏、僂氏、婁氏、劉氏、丐氏、雝丘氏、郁釐氏、孫氏、杷氏。共四十一個姓氏。
  少典氏第二十二代、黃帝軒轅氏第十一代循鞈:阿史那氏,又分為史氏。共二個姓氏。
  少典氏第二十三代、黃帝軒轅氏第十二代帝杼:帝杼之母,有仍氏、竇氏、沒鹿氏、紇豆陵氏。毒氏。共五個姓氏。
  少典氏第三十一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代桀:桀之子淳維,劉氏、赫連氏、鐵伐氏、雲氏。盧、攣鞮氏、呼衍氏、蘭氏、須卜氏、丘林氏、雕氏、凋氏、盧氏、呼盧古氏、宕昌氏、宕氏、庫氏,党氏、渾氏、房當氏、白狼氏。
  少典氏第二十九代、黃帝軒轅氏第十八代商湯:湯之支裔又有,乙氏、湯氏、殷氏、商氏、祖氏、亳氏、陑氏、薄氏、北殷氏、殷氏、武氏、沛氏、鐵氏、初氏、髦氏、郅氏、鄗(高改屠)氏、稚氏、署氏、定氏、同氏、番氏、共氏、段氏、邧(元改瓦)氏、桐氏、鍾氏、華氏、鞍氏(向魁邑鞍、)防氏、時氏。
  少典氏第三十代、黃帝軒轅氏第十九代太丁:太丁封母弟于堂陽有,堂陽氏。
  黎、萊、蕩、巢、比、梅、條、徐、蕭、索、長、尾、陶、施、繁、錡、樊、饑、終、葵,皆子姓也。黎氏、黎(汆改牛)氏。
  萊侯與太公爭營丘後,遷于郳有,萊氏、郲氏、浮萊氏、浮氏。
  蕩滅于秦,巢滅于吳,比干受剖,梅伯受醢有,蕩氏、比氏、梅氏、枚伯氏,比干死,其子堅,逃于長林為,王氏、林氏。
  成王以商之六族,條氏、徐氏、蕭氏、索氏、長勺氏、尾勺氏。錫魯公,又以商之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錡氏、樊氏、饑氏、終葵氏。桐門氏、還氏。柏孛氏(孛一作悖。)蛸氏、饕餮氏。
  少典氏第三十四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三代劉累:劉累豢龍事孔甲,賜為御龍氏,以代飂董之業,後遷于魯,商時居大夏者為,唐氏、御氏、擾氏、擾龍氏,周時封堯後于鑄,分于祝,又分于隨有,鑄氏、祝氏、隨氏。劉累之裔封于方城為唐公後,併于楚,其徙杜者為,杜氏、唐氏、屠氏。唐孫氏、李氏、祈氏。
  少典氏第四十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九代祖庚:苑氏、宛氏、庚氏,又封子于權,楚人遷之郁(有改多)處有,郁(有改多。)氏、那氏、權氏。
  少典氏第三十九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八代武丁:初武丁封季父于曼,曼氏、蔓氏,鄤(曼改蔓)氏。優、鄧氏、登氏、鄧侯氏。養氏、聃(冉改丹)氏、騅氏;優之後有,憂氏、優氏、鄾氏。
  顓頊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黎【據世本。】氏族典:顓頊次妃勝奔氏生子三人伯偁、卷章(卷章或作老童。)季禺。
  少典氏第十七代、黃帝軒轅氏第六代卷章:卷章娶根水氏,生二子曰黎(水改小。)曰回。黎為祝融。吳回生陸終。
  少典氏第十八代、黃帝軒轅氏第七代重黎:堯封重黎之後為羲和,後有,重氏、童氏、和氏、纍和氏。商封和之後于程有,程氏、司馬氏。程之後有,嬰死趙之難,有顥與頤為宋大儒。司馬之後有,遷作史記,有懿事魏而取之,是為晉,四世棄洛南渡,又十一世滅于劉,宋、濮、羅、歸、越、賨、滇、麠,皆羋姓也。後皆入於楚有,夔氏、歸氏、宗氏、賨氏、羅氏、羅侯氏。其百濮之裔有,濮氏、高氏。百越之裔有,駱氏、駱之分,又有李氏(李嗣興本姓駱。)
  少典氏第十九代、黃帝軒轅氏第八代陸終:陸終氏,其支陸終氏。陸終氏鬼方氏,生子六人樊、惠連、籛、求言、晏安、季連。
  少典氏第二十代、黃帝軒轅氏第九代樊:己姓。昆氏、吾氏、昆吾氏。扈、顧、溫、蘇、廖、董。諸斟皆己姓。扈滅于夏啟有,扈氏、戶氏、有扈氏。顧滅於商。溫滅於狄有,顧氏、雇氏、溫氏、宋氏。蘇伯見伐于紂,以妲己免,後滅於周有,蘇氏、司寇,蘇之支子封郄,又為郄氏。廖之叔安,異封于董,董父豢龍封于鬷川,別為鬷夷,又別為關龍、董、廖。關龍滅于夏。鬷滅于商後有,廖氏、飀氏、飂氏、叔氏、董氏。侯叟氏、青史氏、鬷氏、鬷夷氏、融夷氏、豢氏、關龍氏、關氏、李氏(唐李忠臣本姓董)。共三十六個姓氏。
  諸斟則有灌潯、戈介。灌潯滅於夏。戈介滅於商後,斟氏、戈氏、斟戈氏、潯氏、尋氏、噚(口改耳)氏、鄩氏、斟灌氏、灌氏、介氏。其己姓之封於祝產者,為祝產氏。
  少典氏第二十代、黃帝軒轅氏第九代惠連:惠連妘姓。鄅氏、偊氏、參氏。籛鏗姓彭,籛氏、錢氏、彭祖氏、禿氏、舟氏、韋氏、豕韋氏、伯氏、霸氏、覽氏、壽氏、名氏、諸氏、諸稽氏、暨氏、既民、周氏。
  少典氏第二十代、黃帝軒轅氏第九代求言:求言,邛(工改云)姓。儈氏、鄶氏、會氏。傿、云、路、鄔、逼夷,皆邛(工改云)姓也。鄢氏﹑焉氏、陌(百改焉)氏、傿氏。云氏、員氏、雲氏、鄖氏、邛(工改云)氏。路氏、鄔氏、逼陽氏、夷氏、詭諸氏。
  少典氏第二十代、黃帝軒轅氏第九代晏安:晏安姓曹。邾、婁、騶、繹、倪、莒、小邾、根牟,皆曹姓也。朱氏。朱之派:侏氏、邾氏、婁氏、邾婁氏、兒氏、倪氏、郳氏、倪黎氏、鄒氏、騶氏、藰(劉改留)氏、翼氏、挾氏、無婁氏、庶其氏、玃且氏、鉏從氏、茅成氏、茅夷氏、卑徐氏、茅地氏、夷氏、儀氏、夏父氏、捷氏、庚氏、籧氏、繹氏、顏氏。而根牢滅于魯後,根牟氏、牟氏、侔氏、牟孫氏。
  少典氏第二十代、黃帝軒轅氏第九代季連:季連,羋姓,季連氏。
  少典氏第十八代、黃帝軒轅氏第七代仲甄:仲甄事夏,封于六,後分于英,俱滅于楚後有,甄氏、六氏、皋氏、咎氏、繇氏、睪氏、英氏、黥氏。
  此並依姓匯所纂與前庭堅之安蓼兩處,各有據,姑存其疑。
  少典氏第十八代、黃帝軒轅氏第七代伯翳:伯翳能馴鳥獸,知其話言,事虞夏,初,釆于嬴為,嬴氏、盈氏、鄗(高改盈)氏,以功受皂斿元玉,妻以姚女,而封于費,是為大費;生子三人,曰大廉、若木、恩成。大廉事夏啟為,鳥俗氏、路俗氏,後裔有,孟虧,仲衍。孟虧能述伯翳之業,封于蕭,是為蕭孟虧,夏衰,孟虧去而鳳島隨焉。仲衍臣于商大戊,其裔曰戎胥軒者,娶酈山氏,生仲潏,仲潏生處父,處父善走,是為飛廉,生二子曰革、曰季勝,革即惡來也,事紂,為周所殺。
  少典氏第十九代、黃帝軒轅氏第八代若木:若木事夏,襲伯翳之封,後有費昌事湯,費仲事紂,其封於淮者,亦為嬴氏;夏世以徐伯主淮夷三十二世,而徐君偃滅于楚;周王錄其子宗,又十一世而滅于吳有,徐氏、蟲氏、取慮氏【出潛夫論。】李氏【徐世勣改姓。】
  少典氏第十九代、黃帝軒轅氏第八代恩成:恩成之裔,以理為姓,(曰弁)養於徐,為徐氏,後復李氏,號南唐三世而亡有,里氏、理氏、相里氏、李氏、恩氏、利氏、聃氏、儋氏、耽氏、徵氏、祟氏、段氏、段干氏、宗氏、老氏、老陽氏、柱氏、丙氏。廣武氏、老萊氏、賀蘭氏、堅吾氏。大野氏、徒何氏。
  郯、寘、茲、蒲、沈、耿、譚、穀、巴、復、江、黃、邧(元改云)、弦、時、麋、白、祁,皆嬴派也。郯滅于越,寘滅于徐,茲、蒲滅于周,沈、耿滅于晉,譚、穀滅于齊,巴復滅于夔,江、黃、邧(元改云)、弦、時、麋、白、祁滅于楚後有,郯氏、寘氏、茲氏、蒲氏、沈氏、耿氏、譚氏、穀氏、巴氏、復氏、江氏、黃氏、邧(元改云)氏、弦氏、時氏、麋氏、白氏、葛氏、祁氏。
  少典氏第十五代、黃帝軒轅氏第四代少昊支子(佚名):少昊支子娶(娶,本譜以入贅女脩譜之。少昊支子(佚名)因佚名,故娶解讀為入贅)高陽氏女,生大業,大業娶少典氏女,生陶,為舜士師,封于皋,是為皋陶,舜讓禹位,禹讓皋,皋辭焉!生子三人,長伯翳、次仲甄、季封于偃(黃帝軒轅氏第七代),為偃姓有,匽氏、郾氏;而州、絞、舒、皖、貳、軫、鳩、庸、龍、蓼,皆其派也。州滅于魯,絞滅于宋,舒、皖、貳、軫、鳩、庸、龍、蓼,則入于楚後有,州氏、佼氏、絞氏、貳氏、軫氏、搖氏、皖氏、睆氏、參氏、會氏、阮氏、棐氏、鬲氏、酈氏、止氏、舒氏、舒庸氏、舒鳩氏、舒龍氏、舒蓼氏、舒鮑氏、舒龔氏。
  少典氏第十六代、黃帝軒轅氏第五代八凱(黃帝─昌意─乾荒─顓頊─駱明、八凱。):凱氏。蒼氏、蒼舒氏、淵氏。伯氏、聖氏、梁氏、敖氏、蟲氏。檮氏。臨氏。龐氏。安氏(安即六也。)蓼氏。容氏。達氏、叔達氏。共十六個姓氏。
  二、黃帝元妃西陵氏次子元囂之系
  黃帝元妃西陵氏次子元囂之系:氏族典第十一卷:元囂,姬姓,生帝嚳高辛氏。本譜據史記、通志、綱鑑易知錄:元囂生蟜極,蟜極生帝嚳。
  元(有云引用鄭玄所箸姓氏書曰玄。)囂,元妃有駘(邰)氏姜源,生棄(后稷,周代祖);次妃有娀氏簡狄,生契(商代祖);三妃陳豐氏女慶都,生堯;四妃陬訾氏女常儀,生摯(兄弟中年紀最大)及八元。
  本譜之順序,以四妃陬訾氏女常儀,生摯(兄弟中年紀最大)及八元,三妃陳豐氏女慶都,生堯,次妃有娀氏簡狄,生契(商代祖);元妃有駘(邰)氏姜源,生棄(后稷,周代祖)。
  少典氏第十三代、黃帝軒轅氏第二代元囂(少昊):周封少昊之後于祁,而置莒其後,茲輿徙于計,二世茲丕復歸莒,至紀公乃復紀姓,傳三十世而滅于楚有,莒氏、萬氏、莒子氏、輿期氏、茲丕氏、展輿氏、庶其氏、郊氏、捷氏、裂氏、犁比氏、林閭氏、渠丘氏、著丘氏、安丘氏、且于氏、務婁氏、無婁氏、菀羊氏,其以邑者有,林氏、挐氏。
  少典氏第十六代、黃帝軒轅氏第五代帝摯:帝嚳四妃有陬氏,生帝摯及八元。帝摯生玄元,堯封之于中路後有,中路氏、路氏、辛氏、僑氏、囂氏。
  少典氏第十六代、黃帝軒轅氏第五代八元:八元為虞舜布教,伯奮、仲堪、叔獻、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貍。後有,奮氏、堪氏、獻氏、虎氏、豹氏、貍氏。
  堯
  少典氏第十六代、黃帝軒轅氏第五代堯:帝譽三妃陳豐氏,生堯,堯初娶富宜氏,生朱,朱生陵,以父封為,丹氏、房氏、防氏,陵之三十五世鍾事昭王,釆于靈壽,生沈為沈氏。屋引氏。
  帝堯之後又有,薔氏、陶丘氏、周生氏、堯氏、上唐氏、高唐氏。
  少典氏第十七代、黃帝軒轅氏第六代監明(漢代祖):朱之兄考監明,先死,朱之弟九,其封于留者為留氏、劉氏。
  少典氏第十六代、黃帝軒轅氏第五代實沈、閼伯、續牙、晏龍、巫人、叔戲、厭越:皆帝嚳庶子。實沈、閼伯居曠林,兄弟不相能。閼遷于宋是為商。沈遷于大夏,是為參後有,實參氏、閼氏、遏氏、檮氏、商丘氏。續牙為舜友後有,續氏。晏龍為納言,生司幽,封司幽之國有,龍氏。巫人封巫為巫氏,主臷(至改口加土,音替。)民,臷(至改口加土,音替。)民盻姓也。其封於蜀者,分于苴後有,蜀氏、苴氏、葭氏。
  叔戲生搖民後有,搖氏。厭越居昌黎後為東胡之祖,漢時居鮮卑山,是曰烏丸後有,慕容氏。晉時稱前燕、後燕、南燕、西燕、前燕二主滅于苻堅,後燕四主滅于馮跋,西燕七主滅于慕容垂,南燕二主滅于晉,又有,豆盧氏、賀蘭氏、慕輿氏、慕利氏、莫護氏、庫狄氏、裕氏、慕氏、暮氏,而柔僕氏、嬴土氏,亦帝嚳之末裔云。
  商朝
  少典氏第十五代、黃帝軒轅氏第四代帝嚳:帝嚳次妃有娀氏,生契(商朝祖)為堯司徒,封于商,賜姓子氏。
  少典氏第十三代、黃帝軒轅氏第二代元囂(少昊)之後有,姓昊氏、皓氏、星氏、桑氏、金氏、雉氏、芒氏、句氏、(耳覃)氏、皞氏、秋氏、伯氏、西方氏、桑丘氏、空桑氏、龍丘氏、五鳩氏、有偃氏。
  少典氏第四十五代、黃帝軒轅氏第三十四代微子:少典氏第十五代、黃帝軒轅氏第四代帝嚳:帝嚳次妃有娀氏,生契(商朝祖)為堯司徒,封于商,賜姓子氏。武王封其子武庚于邶,武庚叛,周公征之,乃以帝乙之元子微子封于宋,為周之賓,三十二世而齊、魏、楚共滅之,三分其地後有,微氏、幾氏、衍氏、尾氏、沃氏、據氏、卿氏、穆氏、止氏、舍氏、近氏、宋氏、邶氏、鄁氏、訇(言改背)氏、石氏、毋氏、戚氏、懷民、既氏、椒氏、督氏、沙氏、猛民、政氏、正氏、桓氏、完氏、牛氏、牢氏、遼氏、寮氏、虞氏、華氏、邴(丙改而)氏、還氏、狂氏、臼氏、朱氏、耦氏、酁氏、郃氏、邊氏、冀氏、仲氏、罔氏、靈氏、祿氏、虺氏、勃氏、聖氏、省氏、牽氏、伉氏、錯氏、銳氏、兌氏、左氏、宗氏、正氏、所氏、王夫氏、皇甫氏、空相氏、事父氏、不更氏、榦獻氏、申屠氏、三伉氏、魚孫氏、圍龜氏、樂正氏、白馬氏、墨夷氏、鳩夷氏、不夷氏、南官氏、艾歲氏、西鉏氏、中野氏(即利氏子。)(缺)氏。子奢氏、子蕩氏、子罕氏、右師氏、左師氏、司城氏、司寇氏、司馬氏、司徒氏、右歸氏、公朱氏、陽門氏、季老氏、微生氏、殷候氏、老男氏、亓官氏、武信氏、季老男氏、巨辰經氏、曰夷氏、不茅氏、西鄉氏、木門氏、東鄉氏、祝其氏、不其氏;其以采者,魚氏、鱗氏、向氏、樂氏、己氏、合氏、戎氏、御氏、木氏、坎氏、蕩氏。其支于戴者,滅于鄭有,戴氏、甾氏、菑氏。子段分于褚為,褚氏、石氏、褚師氏。
  少典氏第四十四代、黃帝軒轅氏第三十三代微仲:初微仲之孫(玄孫),孔父氏、孔氏。
  少典氏第四十五代、黃帝軒轅氏第三十四代箕子:箕子,周封朝鮮有,鮮氏、朝鮮氏、鮮于氏。
  周朝
  元囂姬姓,元囂生蟜極,蟜極生帝嚳高辛氏。(氏族典:元囂生帝嚳高辛氏。)
  少典氏第三十七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六代仲雍:樊氏、樊仲氏、卿氏、皮氏、虞氏、方組于氏。(樊色)氏、鄴(業,改林加大。)氏。自虞仲滅,而吳始大,二十有四世,滅於越有,燭庸氏、厥繇氏、常壽氏、夫餘氏,鳧臾氏、胥門氏、慶忌氏、慶師氏、公冶氏、公祖氏、公劉氏、太伯氏、漆雕氏、壽氏、餘氏、句氏、夢氏、延氏、番氏、夫氏、(既木)氏、冶氏、闔氏、(戶去)氏、迴(回改兒)氏、常氏、開氏、周氏、古氏、蠹氏、禽氏、頗氏。其以邑者有,偃州氏、州來氏、延陵氏、棠谿氏、堂溪氏、唐谿氏、郁閭氏、郁氏、隩氏、彧氏、柯氏、成氏、粱氏、公氏。越之滅,吳流其長子鴻於婺源,而鄖(員邑)一作鄖,即海陵。)與無錫皆吳派。
  少典氏第三十八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七代文王:文王長伯邑考,早卒,次即武王,又次、管、魯、蔡、郕、霍、衛、毛、聃(冉改丹。)郜、雍、曹、滕、畢、原、豐、郇等十八子。
  少典氏第三十八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七代虢仲:虢仲、虢叔,文王異母弟。仲曰西虢,後遷上陽為南虢,而留者為小虢,後滅于晉叔曰東虢。虢氏、郭氏、制氏、上陽氏、夏陽氏、西郭氏、南郭氏、南伯氏。
  少典氏第三十九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八代文公旦:文公旦釆於周,故稱周公。成王封其子伯禽於魯,公爵也,三十四世,滅於楚後有,臧會氏、臧文氏、臧孫氏、有蟜氏、公山氏、武仲氏、南宮氏、惠叔氏、叔仲氏、仲顏氏、仲叔氏、公孫氏、東門氏、子家氏、子叔氏、子服氏、子我氏、子言氏、子翬氏、子于氏、子成氏、子寤氏、子孟氏、子駒氏、子有氏、子士氏、子華氏、子陽氏、子揚氏、公施氏、公襄氏、公冉氏、公為氏、公思氏、公石氏、公之氏、八析氏、公巫氏、公父氏、公伯氏、公慎氏、公索氏、公肩氏、公良氏、公哀氏、公若氏、公冶氏、公輸氏、公鉏氏、公儀氏、少施氏、慶父氏、富父氏、賓牟氏、意如氏、仲梁氏、仲顏氏、孟孫氏、仲叔氏、叔孫氏、季孫氏、聲氏、意氏、南氏、懿氏、陘氏、般氏、僖氏、榮氏、禽氏、於氏、賜氏、湣氏、閔氏、騫氏、哀氏、隱氏、悼氏、引氏、毗氏、彌氏、展氏、施氏、衡氏、為氏、穆氏、作氏、昨氏、婼氏、尾氏、鞠氏、麴氏、孟氏、仲氏、叔氏、李氏。孟之後有,軻私淑,孔子為戰國大賢,其以邑氏者又有,臧氏、眾氏、鄟氏、秦氏、運氏、鄆氏、管氏、柳氏、厚氏、郈氏、顏氏、郎氏、費氏、蔑氏、魯氏、柳下氏、瑕丘氏、厚丘氏、粱其氏、穀粱氏。符氏。禽氏、管氏。陰氏。
  少典氏第三十九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八代蔡叔:蔡氏、辰氏、盱氏、朝氏、歸生氏、生氏、太史氏、蔡仲氏、子履氏、大利稽氏。
  少典氏第三十九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八代曹叔:曹叔名振鐸二十六世滅于宋後有,曹氏、羈氏、僖氏、釐氏、子臧氏、射姑氏、夕姑氏、公疆氏。其分于汴者為,卞氏,欣氏。分于牟者為,曹牟氏、重丘氏。曹操謀漢,號魏,五世而劫于晉。
  少典氏第三十九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八代郕叔:郕叔名武,封于郕,子爵也,後附于齊,郕氏、成氏、上氏成、邽氏、肅氏。
  少典氏第三十九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八代霍叔:霍叔名處,霍氏、冠軍氏、(人霍)氏。
  少典氏第三十九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八代衛康叔:康叔名封,凡三十七世而君角,滅于秦有,小王氏、成公氏、公上氏、趙陽氏、羌師氏、辟閭氏、析龜氏、北宮氏、強梁氏、會庌氏、羌憲氏、祝固氏、祝國氏、祝史氏、史晁氏、史朝氏、史桑氏、太叔氏、公南氏、世叔氏、仲叔氏、石駘氏、石伯氏、公叔氏、子叔氏、公明氏、公孟氏、公孫氏、子高氏、公析氏、公甫氏、公荊氏、公文氏、子文氏、子伯氏、子玉氏、子郢氏、子強氏、子季氏、子齊氏、夏戊氏、夏丁氏、將軍氏、右宰氏、司馬氏、司寇氏、左公氏、右公氏、左子氏、右子氏、石氏、聶氏、彌氏、承氏、禮氏、勉氏、免氏、左氏、右氏、伋氏、壽氏、南氏、晁氏、蒯氏、輒氏、頑氏、衎氏、林氏、凌氏、稷氏、牧氏、冷氏、嗣氏、眷氏、兼氏、孫氏、孟氏、弘氏、洪氏、辟氏、璧氏、憲氏、孺氏、黔氏、渠氏、朝氏、世氏、監氏、寇氏、鍼氏、文氏、齊氏、開氏、彪氏、孔氏。其以采者有,懸氏、懸潘氏、求氏、仇氏、裘氏、康氏、衛氏、戚氏、傶氏、濮陽氏、元氏、元咺氏、常氏、商氏。
  衛有陶叔:陶叔氏、司徒氏。甯氏。厲氏。
  少典氏第三十九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八代毛叔:毛叔名鄭,毛氏、毛伯氏。
  少典氏第三十九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八代聃季載:聃(冉改丹。)叔名季載,沈氏、冉氏、聃(冉改丹。)氏、(馬冉)氏、都(者改冉)氏、陳(東改冉)氏。
  少典氏第三十九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八代郜叔:郜叔,子爵。告氏、郜氏。
  少典氏第三十九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八代雝叔:雝叔,伯爵,雝氏、邕氏。
  少典氏第三十九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八代滕叔:滕叔名繡,侯爵。三十一世滅於齊(通考云宋滅滕。)滕氏、縢氏、騰氏、卜氏、滕叔氏、公丘氏,錯氏。
  少典氏第三十九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八代畢公高:畢公名高,入于秦有,畢氏、魏氏、潘氏、番氏、龐氏、呂氏、獻氏、豫氏、芮氏、垣氏、新氏、王氏、魏強氏、伯夏氏、曼多氏、令孤氏、不雨氏、新垣氏、葉氏、馮氏。
  少典氏第三十九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八代原叔:原叔,伯爵,原氏、佼氏、原仲氏、原伯氏、跪氏。
  少典氏第三十九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八代郇叔:郇叔,侯爵。郇氏、荀氏、旬氏、孫氏、孫伯氏、夙氏、程氏、中行氏、伯宗氏、籍氏、席氏、投氏、投壺氏。(矢ㄗ)氏、智氏。輔氏。
  少典氏第三十九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八代豐叔:豐叔,侯爵。以酒亡國。豐氏、酆氏。
  少典氏第三十九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八代武王:武王之祚七,長為成王、次曰唐、晉、應、韓、寒、狄。
  少典氏第三十九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八代煇王季:煇王季,第四子文王異母弟,又名虔仁煇,子渠,武王封之岑為岑氏,亦有,王氏、虔仁氏、鉗耳氏、箝耳氏、皮仁氏、仁氏。
  周之支派又有,輿氏、嗇氏、种氏、稷氏、賓氏、校氏、顯氏、黨氏、惠氏、偏氏、公氏、富氏、太氏、泰氏、亞氏、辟氏、蓺氏、副氏、組氏、驪氏、冶氏、聚氏、治氏、鞠氏、鞫氏、儋氏、技氏、支氏、宰氏、忌氏(宰、忌皆周公後。)武氏、蝮氏。王孫氏、王子氏。賈孫氏,王史氏(共王,子圉後為王史。)內史氏、公祖氏、叔服氏、太伯氏、黑肱氏、黑肩氏、西周氏(武王世子稱西周。)司工氏、陳留氏。
  其封國有,召、燕、陽、盛、穀、滑、息、巴、項、隨、鱗、宮、紀、遂、岐、郭、養、頓、徐、胡、肥、鼓、魏、譙、麗、觚、鮮、虞、極、隗、丹、睽、載、逢、翼、冥、主,亦姬姓也。
  少典氏第三十九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八代召伯:召伯名奭,采于召,長子封于北燕,支子襲召,世為召伯後有,召氏、邵氏、召伯氏、東陵氏。其封于唐者為陽伯,滅于齊,北燕四十三世滅于秦後有,燕氏、喜氏、攸氏、繆氏、釐氏、噌氏、快氏、喻氏。
  少典氏第四十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九代唐叔虞:于氏、邘氏、盂氏、万紐于氏。晉氏、進氏、戊氏、恭氏、整氏、舅氏、咎氏、羊氏、甲氏、獻氏、射氏、席氏、籍氏、士貞氏、樓季氏、太戊氏、叔魚氏、叔向氏、叔夙氏、季夙氏、季嬰氏、揚食氏、食我氏、凡閭氏、伯宗氏、伯州氏、公仇氏、公師氏、弗忌氏、臼季氏、子羽氏。
  其以采者則有,絺氏、郄氏、卻氏、步氏、涉氏、畜氏、(人畜)氏、鄐氏、臼氏、苦氏、冀氏、解氏、張氏、楊氏、絳氏、陽氏、端氏、續氏、溫氏、祁氏、鄔氏、羊氏、介氏、翼氏、駒氏、盂氏、州氏、欒氏、楊干氏、銅鞮氏、羊舌氏、祁夜氏、長魚氏、五鹿氏、東關氏、郄州氏。苦之派又有,苦成氏、庫成氏、古成氏、車成氏。欒之派又有,欒書氏、下車氏、若欒氏、嘉氏。銅鞮之派又有,陟(步改定)氏、通氏、蹄氏、鞮氏、鮭氏。卻之派又有,犨氏。絺之派又有郗氏,自步而分于溫為步溫氏。自續而分于祁為續祁氏。先軫封于原有,先氏、左行氏。康王以虞之幼子公明,賈氏、右行氏、賈孫氏。出公生伯僑有,揚孫氏、雄氏。溫之後滅于狄有,大戎氏、小戎氏、孤氏。
  少典氏第四十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九代韓侯:韓氏、何氏、橫氏、俠人、罌氏、言氏、賈氏、褐氏、李氏、呂氏、韓侯氏、無忌氏、公族氏、韓褐氏、韓藉氏、韓嬰氏、韓信氏。信都氏。藺氏、平氏、婼氏、張氏、灌氏。信之派有,韓餘氏。
  少典氏第四十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九代應侯:應氏、深氏。秋氏、翟氏。
  少典氏第四十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九代寒侯:寒氏、蹇氏。
  少典氏第三十九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八代周公:周公之祚七,長禽封魯公、次凡、蔣、邢、茅、胙、祭。
  少典氏第四十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九代凡伯:凡氏、都(者改凡)氏、氾氏。
  少典氏第四十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九代:封于蔣,男爵。蔣氏、定氏。
  少典氏第四十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九代靖淵:封于邢,侯爵。邢氏、陘氏。
  少典氏第四十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九代祭伯:祭氏、謀氏、訾氏、祭公氏。
  少典氏第四十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九代胙叔,毛叔:胙氏、作氏、茅氏、茆氏。翟氏。彤氏。單氏、靖氏、單伯氏、旗氏。
  少典氏第四十三代、黃帝軒轅氏第三十二代季勝:季勝生孟增,幸于成王封皋狼,生造父,造父事穆王,封于趙,七世叔帶隸于晉,又九世,而武立,又再世而分晉,又三世而主父益強,又六世而滅於秦有,趙氏、張氏、狠氏、屏氏、訾辱氏、樓季氏、主氏、主父氏、康氏、馬氏、馬服氏、馬矢氏、馬適氏、莽氏、武成氏、周陽氏、邯氏、邯鄲氏、叔帶氏、仲衍氏、戎胥氏、冬曰氏。采于眭者為,眭氏。趙之後有,匡引氏,後周為帝,是宋太祖。
  少典氏第四十九代、黃帝軒轅氏第三十八代非子:革之五世曰非子,孝王封之秦谷,便復嬴氏,又五世而襄公勸于平王,錫之岐豐以為侯,又二十九世而呂政拼天下為始皇帝,傳二世而滅于漢有,秦氏、非氏、扉氏、處氏、房氏、旁氏、蜚氏、飛廉氏、廉氏、徵氏、寧氏、子桑氏、子車氏、車氏、仲行氏、鍼氏、侯麗氏、繆氏、謬氏、縶氏、整氏、庶長氏、不更氏、稻氏、谷氏、繞氏、將閭氏。
  周潮
  少典氏第四十二代、黃帝軒轅氏第三十一代昭王:昭王之子成公,男爵。成公氏。
  少典氏第四十八代、黃帝軒轅氏第三十七代宣王:宣王封庶弟友于咸林曰鄭,伯爵。二十二世滅于韓有,鄭氏、藺氏、語氏、京氏、將氏、良氏、孤氏、尉氏、具氏、司氏、髡氏、燭氏、裨氏、堵氏、泄氏、洩氏、羽氏、渾氏、然氏、游氏、遊氏、駟氏、國氏、渝氏、俞氏、喻氏、諭氏、會氏、雅氏、邃氏、(糸需)氏、罕氏、豐氏、謄氏、歂氏、僑氏、參氏、販氏、僵(去人)氏、蠆氏、印氏、頡氏、梧氏、鯈氏、皇氏、蟜氏、佚氏、衛氏、田章氏、封具氏、羌憲氏、彊梁氏、趙陽氏、史龜氏、去疾氏、大季氏、公文氏、公德氏、共叔氏、世叔氏、大叔氏、子人氏、子強氏、子駟氏、子罕氏、子孔氏、子皙氏、子國氏、子游氏、子寬氏、子然氏、子羽氏、子軒氏、子革氏、子旗氏、伯有氏、馬師氏、東里氏、行人氏、西門氏、西宮氏、京城氏、俟伏氏、賀吐氏。
  宣王封其子三人,一曰尚父,封楊為楊侯,其裔楊堅建國隋朝,楊氏、梟氏、屋引氏、越勒氏、普六茹氏。一封陸鄉為陸侯後有,陸氏。一封謝丘為謝侯後有,謝丘氏。
  據詹姓族譜:宣王次子文侯,西京築城有功封於詹國,為詹姓始祖。
  少典氏第五十二代、黃帝軒轅氏第四十一代:泰仲既封於襄,少子康于夏陽,為粱伯有,粱氏、粱餘氏、梁于氏、將氏、將良氏。粱之後,運期氏。采于運者為運氏,自運分于掩為,奄氏、掩氏、運奄氏。采于鍾離者,滅于吳為,鍾氏、離氏、鍾離氏、終黎氏。附庸者有,尋氏、衙氏、汪氏、良氏、菟裘氏、不羹氏、灌東氏、柬閭氏、修魚氏、樗里氏、密如氏、高陵氏,秦鍼奔晉,封于裴中為裴君,六世陵遷于解為解君後有,裴氏、(非邑)氏、斐氏、匪氏、壘氏、解氏、履氏。
  少典氏第五十代、黃帝軒轅氏第三十九代平王:縱氏、精縱氏。周氏。
  少典氏第五十一代、黃帝軒轅氏第四十代盛伯:盛伯之後入于齊有,盛氏、成氏、痛氏。
  榖滅于齊。滑滅于秦。息滅于楚。巴滅于晉。項滅于魯後有,穀氏、小穀氏、滑氏、滑伯氏、息氏、息夫氏、巴氏、通氏、項氏、劉氏。辛氏。漢東之國,隨為大,後滅于楚有,隨氏、少師氏。鱗滅于宋。宮滅于虞。紀、遂滅于齊。岐、郭廢于周。養、頓、徐、胡,入于楚。肥、鼓、魏、譙,入于晉。麗、觚,入于秦。鮮、虞,入于狄。極入于無駭。隗、丹、睽、載、逢、翼、冥、主,各衰除,而不振後有,鱗氏、宮氏、紀氏、遂氏、岐氏、郭氏、養氏、頓氏、南頓氏、徐氏、胡氏。肥氏、肥如氏、鼓氏、魏氏、譙氏、焦氏、鮮虞氏、極氏、隗氏、丹氏、睽氏、載氏(韻書作臷(至改邑。)逢氏、冀氏、冥氏、主氏。
  其周室世卿之家則又有,密公氏、榮公氏、瑕公氏、長伯氏、賈伯氏、芮伯氏、桃叔氏、邛叔氏、尹公氏、奇氏、榮叔氏、南官氏、榮伯氏、芳氏、康公氏、鞏伯氏、甘氏、單公氏、暴公氏、詹伯氏、家父氏、巷伯氏、方叔氏。
  少典氏第五十四代、黃帝軒轅氏第四十三代胡公:胡公之後,閼父為陶正,武王以大姬,配其子胡公滿,賜以肅慎之瑤,封于陳,二十五世而滅于楚後有,●陳氏、遏氏、轅氏、榬氏、袁氏、爰氏、慶氏、衡氏、柳氏、鍼氏、逢氏、(耑支)氏、溺氏、杵臼氏、五父氏、駟氏、恩氏、甄氏、番氏、鬥(鬥亞斤)門氏、壺丘氏、偃師氏、司甄氏、司城氏、儀氏。
  少典氏第五十五代、黃帝軒轅氏第四十四代惠王:惠王之子帶,封于甘。甘氏、甘士氏、甘先氏、甘莊氏、染女氏、鑒氏。
  少典氏第五十七代、黃帝軒轅氏第四十六代頃王:頃王之孫武強,武強氏、姬氏、周氏。
  少典氏第五十八代、黃帝軒轅氏第四十七代劉康:劉子國在畿內,世為卿土,後稱公,劉康公(周惠王之曾孫。)有功王室後有,留氏、劉氏、康氏、官師氏、帥氏。
  少典氏第五十九代、黃帝軒轅氏第四十八代簡王:簡王之子儋季,為儋氏
  少典氏第六十代、黃帝軒轅氏第四十九代靈王:靈王之太子超古,幼有成德,以諫廢年十八而逝,是為王子晉(列仙傳云王子喬。)其子宗敬,為司徒後有,王子氏、田氏、緱氏、王人氏、王氏、李氏、拓至氏(北齊賜王興為拓至氏。)可頻氏(西魏,賜王雄駕可頻氏。)乙速孤氏(後魏,賜王顯為乙速孤氏)
  少典氏第五十三代、黃帝軒轅氏第四十二代沈子:沈子逞奔於楚,逞生嘉,嘉生二子,尹丙、尹戌,尹戌為右司馬,生諸粱,釆于葉為,葉氏、尹氏、諸粱氏、郄氏【此與平輿之沈不同。】
浦之後有,蒲侯氏、蒲餘符氏。耿之後又有,諫氏、柬氏、簡氏。譚之後又有,覃氏、談氏、倓氏。巴之後,又有巴公氏。黃之後又有胡氏。白之後又有,白侯氏、武安氏。
  少典氏第六十一代、黃帝軒轅氏第五十代景王:景王之孫,封于陽樊後徙無終。公陽氏、陽氏、陽樊氏、無終氏。
  少典氏第六十二代、黃帝軒轅氏第五十一代敬王:敬王之子封于鄄。鄄氏。
  少典氏第六十五代、黃帝軒轅氏第五十四代考王:考王封第揭於河南,曰東桓公至孫惠公傑,分其子班于鞏,以奉王曰西惠公,號二周,赧王之立,二周分理,赧王入秦,而二周亡。東桓公之子中山武公,先滅于魏,而居靈壽,以上皆王季長子文王之裔,而文王兄弟之裔,又有可稽者焉。
  伯鹵之孫仲奕,武王封之閻後,滅于晉有,閻氏、奕氏、大野氏(後周,賜閻慶為大野氏,伯鹵未詳所出,姓匯稱為王季之祚,必有據矣。)
  少典氏第六十七代、黃帝軒轅氏第五十六代楚頃王襄(季連後裔):楚頃王襄,名熊橫,遷於陳。荊氏、楚氏、熊氏、附氏、穴氏、鬻氏、粥氏、郢氏、逞氏、能氏、敘氏、序氏、祖氏。其公族則有,成氏、啟氏、鬥(鬥亞斤)氏、囊氏、賁氏、善氏、逯氏、祿氏、縣氏、逮氏、審氏、側氏、庇氏、次氏、連氏、莫氏、仵氏、昭氏、由氏、景氏、到氏、聲氏、晏氏、即氏、闈氏、尹氏、后氏、竟氏、秉氏、宜氏、繹氏、酒氏、枝氏、乘氏、保氏、春氏、鈞氏、陽氏、甲氏、環氏、卯氏、武氏、莊氏、霜氏、蜎氏、皋氏、舉氏、(興手)氏、雪氏、紃氏、穿氏、稱氏、僕氏、貴氏、嚴氏、徵氏、庾氏、奮氏、賀氏、列氏、監氏、減氏、韻氏、屈氏、卒氏、度氏、翠氏、班氏、陳氏、張氏、李氏。其複姓則有,鬥(鬥亞斤)耆氏、鬥(鬥亞斤)乳氏、鬥(鬥亞斤)穀氏、鬥(鬥亞斤)強氏、鬥(鬥亞斤)緡氏、鬥(鬥亞斤)文氏、鬥(鬥亞斤)班氏、鬥(鬥亞斤)比氏、圍龜氏、彌牟氏、若敖氏、叔敖氏、堵敖氏、郟敖氏、越椒氏、罷敵氏、上官氏、三閭氏、五相氏、五參氏、諸將氏、太宰氏(伯州餘奔吳為太宰。)公建氏、良臣氏、左尹氏、右尹氏、申叔氏、申公氏、楚季氏、楚宗氏、巫臣氏、列宗氏、子南氏、子期氏、子庚氏、子西氏、子建氏、子午氏、子重氏、子季氏、子承氏、子千氏、子儀氏、子木氏、尹干氏、無鉤氏、無圉氏、無宇氏、無庸氏、餘推氏、涉其氏、慶父氏、襄老氏、王孫氏、成王氏、黑肱氏、舒堅氏、來緞氏、沉纖氏、邑由氏、利孫氏、白男氏、吉白氏、屈南氏、耆門氏、市南氏、伍參氏、嬰齊氏、棄疾氏、枝如氏、伯比氏、師祁氏、熊率氏、熊相氏、倚相氏、辛廖氏、接輿氏、季融氏、仲雄氏、大心氏、藍尹氏、廄尹氏、箴尹氏、樂尹氏、芋尹氏、陵尹氏、權尹氏、莠尹氏、清尹氏、郊尹氏、工尹氏、連尹氏、囂尹氏。
  其以邑者則有,馮氏、屈氏、閻氏、瓦氏、堂氏、棠氏、蒍氏、薳氏、蘄氏、卷氏、圈氏、柘氏、拳氏、養氏、包氏、淑氏、苗氏、苟氏、穰氏、蒙氏、蕩氏、麻氏、白氏、渦氏、淖氏、慎氏、匡氏、貲氏、訾氏、棘氏、棗氏、龍氏、俞氏、園氏、艾氏、鑢氏、聶氏、蔓氏、萬氏、万氏、利氏、鄀氏、主氏。康氏。包申氏、鄧陵氏、卜梁氏、魯陽氏、櫟陽氏、苞丘氏、吳丘氏、何丘氏(一作荷丘。)軒丘氏、商密氏、愈豆氏、英賢氏、武安氏、期思氏、田公氏、白公氏、涇陽氏、葉陽氏。郴氏。
  少典氏第七十三代、黃帝軒轅氏第六十二代杜伯:杜伯之子隰叔奔晉,生士蒍,世為士師及司空之官,故有,士氏、司空氏,蒍生士穀為,穀氏,穀生士會,采于隨為隨氏,佐文襄有功,又采于范為范氏,子燮采于栒櫟為栒櫟氏,士魴釆彘于為彘氏,皋夷釆于函輿為函與氏,又有,魴氏、陽氏、士丐氏、士季氏、士吉氏、士為氏、士思氏、司功氏、祈成氏、士弱氏、胥氏、張氏(范睢改張祿。)陶氏、朱氏、陶朱氏、(氏鳥)夷氏。
范蠡姓。
  少典氏第七十九代、黃帝軒轅氏第六十八代士會:初,士會入秦而歸晉,有子留于秦,生明為劉氏,明生遠,遠生陽,十世孫獲為魏大夫生清,徙居沛,清生仁,號豐公,仁生煓是為漢太公,太公季子邦,滅秦項,而有天下。漢氏、厥氏。兀氏。紅氏、橫氏、吳氏、宗正氏、中壘氏、谷蠡氏、獨孤氏。公族氏、陳氏。徐氏。員氏。留氏(先是房之後有貍氏,裔子大繇,夏后封之傳為傅氏,傳說臣商後有,傳餘氏、餘氏,其分於冀者為冀氏。)
  招琳註:南唐,五代的十國之一,上溯譜系續待查,志─榮─李(徐)(曰弁)知誥,徐州人,公元九三七年,在位六年,三代三帝計三十九年。
  郯、寘、茲、蒲、沈、耿、譚、穀、巴、復、江、黃、邧(元改云)、弦、時、麋、白、祁,皆嬴派也。郯滅于越,寘滅于徐,茲、蒲滅于周,沈、耿滅于晉,譚、穀滅于齊,巴復滅于夔,江、黃、邧(元改云)、弦、時、麋、白、祁滅于楚後有,郯氏、寘氏、茲氏、蒲氏、沈氏、耿氏、譚氏、穀氏、巴氏、復氏、江氏、黃氏、邧(元改云)氏、弦氏、時氏、麋氏、白氏、葛氏、祁氏。
  浦之後有,蒲侯氏、蒲餘符氏。耿之後又有,諫氏、柬氏、簡氏。譚之後又有,覃氏、談氏、倓氏。巴之後,又有巴公氏。黃之後又有胡氏。之後又有,白侯氏、武安氏。
  三、黃帝元妃西陵氏第三子龍苗之系
  少典氏第十三代、黃帝軒轅氏第二代龍苗:龍苗生吾融為吾氏,吾融生卞明,封于卞為卞氏,卞明棄其國居南裔,生犬,是為蠻人之祖。
  白犬、卞明,子名也,史傳盤瓠之說甚謬,茲不復祿。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第十二卷
  四、黃帝次妃方纍氏長子休之系
  少典氏第十三代、黃帝軒轅氏第二代帝休:帝休釐姓。銷姓。防風氏、縉雲氏,防風亦釐姓。汪芒氏。漆姓,汪氏、罔氏、汪罔氏、汪芒氏。驩氏、繭氏?、瞞氏、曼氏、蠻氏、危氏、元氏。鴻氏、洪氏、防風氏、縉雲氏、縉氏。長狄氏。
  五、黃帝次妃方纍氏次子清之系
黃帝─清 ─少昊┬倍代        
        │般         ┌伯翳
        │庶子昧       │仲甄
        └支子佚名─大業─皋陶┴季封于偃
  少典氏第十五代、黃帝軒轅氏第四代顓頊:顓頊,元妃鄒屠氏,生駱明、八凱;次妃勝奔氏,生伯稱、卷章(或作老童)、季禺;並無女脩。氏族典載黃帝三妃方纍氏次子清之系:黃帝生清,清生少昊,少昊生倍代、般、庶子昧、支子佚名。
  少典氏第十三代、黃帝軒轅氏第二代清:清,紀姓,封于清,是為青陽,娶于類氏,生少昊。青陽氏。倍氏、縉氏、蔑氏。
  少昊次妃,生般為弓正,主祀弧星,封于尹城後有,尹氏。
  少昊有庶子曰昧,為元冥師,昧生二子曰允格曰臺駘,以治水,功封于汾,川沈姒蓐黃,世守其祀後有,臺氏、沈氏、姒氏、辱氏、蓐氏、鄏氏。允格封於諾。有子諾姓,舜投之幽州,是為陰戎之祖。後有,己氏、格氏、戎氏、允戎氏、戎州氏。
  少昊四叔,曰重曰熙曰修曰該,為五官,堯之羲仲、羲叔,皆重之後也,後有,羲氏、重氏【出楚語及法言。】
  少昊入踐帝位,其屬有紹,青陽之國胙者,恃強侵伐,重丘氏苦之,遣以妹惑而不治,青陽氏遂亡,後有,青氏、青陽氏。
  六、黃帝三妃彤魚氏長子揮之系
  少典氏第十三代、黃帝軒轅氏第二代揮:揮造弧矢,封于張為,弓氏、張氏、李氏【李元悊,本姓張。】灌氏【灌夫,父張孟。】叱羅氏【張羨改姓。】東方氏【東方朔,父張夷,母田氏,遺腹三日,母卒,鄰母育之,生時東方始明,因以為氏。】【張軌稱前涼,五世而亡。】
  七、黃帝三妃彤魚氏次子夷彭之系
  少典氏第十三代、黃帝軒轅氏第二代夷彭:夷彭紀姓,其子封于采,是為左人有,采氏、左人氏、夷彭氏。
  八、黃帝四妃嫫母氏長子蒼林之系
  少典氏第十三代、黃帝軒轅氏第二代蒼林:蒼林姬姓,生始均,居北狄為,始氏、蒼林氏。
  九、黃帝四妃嫫母氏次子禺陽之系
  少典氏第十三代、黃帝軒轅氏第二代禺陽:禺陽任姓,任分封十國有,謝氏、章氏、舒氏、洛氏、昌氏、刻(亥改契)氏、終氏、泉氏、卑氏、禺氏。謝之後又有,射氏、大野氏。舒之後又有,舒子氏、紀氏;洛之後又有,洛氏、雒氏。禺陽之裔曰禺號者,生子三人,長曰禺京、次曰倕梁,季曰儋人。禺強氏、強氏。蘗氏、薛氏、且氏、祖氏、奚氏、稽氏、仲氏、摯氏、執氏、疇氏、伾氏、丕氏、邳氏、(女丕)氏、(女否)氏、李氏。徐氏。佟氏;任姓之後又有狂犬氏。
  十、黃帝庶子結姓之系
  少典氏第十三代、黃帝軒轅氏第二代結姓:結姓之後,伯鯈封于南燕,伯爵也,有吉氏、姞氏、孔氏。結之分國十有四有,密氏、密須氏(密須之後又有須氏。)闞氏(闞氏之後又有監氏。)允氏、蔡氏、光氏、敦氏、偪氏、燕氏、魯氏、雝氏、密氏、雖氏。
  十一、黃帝庶子箴姓之系
  少典氏第十三代、黃帝軒轅氏第二代箴姓:箴姓之後有,箴氏、濟氏、滑氏。
  十二、黃帝庶子依姓之系
  少典氏第十三代、黃帝軒轅氏第二代依姓:依姓之後有,依氏、髡民氏。
黃帝別派又有,橋氏、喬氏、僑氏、鄗(高改喬)氏、陳氏、有熊氏、軒氏、軒轅氏、公孫氏。
  據中國湖南省立圖書館典藏青山彭氏敦睦譜卷一宗系中載:黃帝生二十五子,依序為:娶西陵氏生昌意、玄囂、酉、祁、馮夷、滕等六子,娶方雷氏生龍苗、葴、荀、休、清、采等六子,娶彫魚氏生夷鼓、揮、縉雲、喬伯、姞等五子,娶鬼方氏生蒼林、禺陽、儇、詹人、衣、禺(豸虛)、纍祖、白民等八子一女曰女華。

肆、少典氏第二一代、炎帝神農氏第二十代、黃帝軒轅氏第十代系譜表
───────────────
二一代二二代二三代二四代二五代二六代二七代二八代二九代三十代三一少典氏
秋  收  冬  藏  閏  餘  成  歲  律  呂  調  輩序
二十代二一代二二代二三代二四代二五代二六代二七代二八代二九代三十代炎帝
第十代十一代十二代十三代十四代十五代十六代十七代十八代十九代二十代黃帝
                                 朝代
───────────────
  一、炎帝神農氏系譜
中華姓氏炎帝神農氏源流系譜http://bloguide.ettoday.com/s1681688/textview.php?file=98532
伯夷─伯夷─伯夷─伯夷─伯夷─伯夷─伯夷─伯夷─伯夷─伯夷─伯夷→
王定─(下略)
少典氏第二十代王宣至第五十六代(炎帝五十五代)齊太公,資料來源:李文章先生撰炎帝神農氏的傳說。
伯夷─
許輝─(下略)
  炎帝神農氏譜系同異表
  一、李文章先生撰炎帝神農氏的傳說,載於民國九十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台灣源流第二十四期第二十七頁。」(本譜第一代炎帝至第三七代齊太。該傳說第五四代齊太公。)該文自炎帝至姜太公譜系如下:
炎帝─臨魁─帝承─帝明─帝直─帝鰲─帝哀─榆罔─雷 ─共工─句龍→
句龍─信 ─誇父─垂 ─伯夷─先龍─玄氏─王宣─王定─王懷─王恒→
王恒─王宙─王宇─王高─王許─王宰─王禪─王啟─王蒯─王正─志道→
志道─祖榮─杜成─濟公─林 ─承先─榮 ─永和─禹宣─恒車─海復→
海復─祖甲─二懋─正二─心成─元 ─仲調─訓元─先二─司會─輝前→
輝前─公倫─豫仲─姜(齊)太公(炎帝第五十四代。本譜為炎帝第三十七代。)待考。
  二、公元一九八四年,泰國東山會稽派派第六十一代謝其昌(梅州樸六公第二十二代。)以珍藏謝世之族譜,輯謝姓遠祖源流如下:
炎帝─帝臨─帝魁─帝承─帝明─帝直─帝釐─帝哀─帝克─器 ─祝融→
祝融─術囂─勾龍─垂 ─伯益─若木─費昌─房 ─仁昌─天英─珪 →
珪 ─敏 ─豹 ─謙 ─澄 ─曄 ─宇 ─清 ─寶 ─典 ─明 →
明 ─車 ─能 ─宏 ─瑞 ─倚 ─拜 ─世長─恭 ─祥若─範 →
範 ─籜 ─安世─忠貞─紹良─庵年─卿 ─渰 ─彥 ─筠生─呂尚→
呂尚─佐 ─汲 ─陵高─嵩 ─謀 ─成 ─胡 ─獻 ─寧 ─宏道→
宏道┬謝申伯┬謝宏
  └謝申甫└謝猛
  第一代炎帝,第十四代垂,第五十二代呂尚,第六十三代謝申伯(本譜炎帝第四十六代。)申伯生宏、猛。謝猛派下裔孫,炎帝第一00代為謝安等(本譜炎帝第七十七代。)
  三、炎帝世襲:敏思博客原創網,作者:無所求(Web-design)發表於:2004年11月4日17:22
魁傀─臨魁─帝 ─帝明─帝宜─帝來─帝裏─帝莖─榆惘─名 ─祝融→
祝融─術器─雷 ─四岳─句龍─信 ─夸父─垂工─伯夷─呂侯壤─呂侯發→
呂侯發─呂侯─呂侯衍─呂侯遠─呂侯我食─呂侯伯陵─呂侯孫藏─姜太公。
  三皇三炎帝神農氏:生於黃帝紀年甲申前五二0年、民國前五一二八年、公元前三二一七年,至姜太公逝於公元前一000年,計有二二一七年,俗一三十年為一代,其間應有七十三代。
  釋明
  二、黃帝軒轅氏系譜
五帝五
虞舜─
中華姓氏源流通譜=陳朝http://bloguide.ettoday.com/s1681688/textview.php?file=101052
夏朝
夏五┌夏六┌夏七┌夏八┌夏九┌夏十┌夏十┌夏十┌夏十┌夏十┌夏十
姒相┼少康┼姒杼┤夏槐┼姒芒┼姒泄┤一 │四 │五 │六 │七
公元│黃帝│(予│公元│公元│公元│不降┼孔甲┼姒皋┼姒發┼履癸→
前二│紀年│) │前二│前二│前一│公元│公元│公元│公元│名桀
一四│壬午│公元│0四│0一│九九│前一│前一│前一│前一│公元
六年│六一│前二│0年│四年│六年│九八│八七│八四│八三│前一
至前│九年│0五│至公│至公│至公│0年│九年│八年│七年│八一
二一│、公│七年│元前│元前│元前│至公│至公│至公│至公│八至
一九│元前│至公│二0│一九│一九│前一│元前│元前│元前│前一
年位│二0│元前│一五│九七│八一│九二│一八│一八│一八│七六
二八│七九│二0│年。│年。│年。│二年│四九│三八│一九│七年
年。│年至│四一│位二│位一│位一│位五│年位│年位│年位│位五
妣有│公元│年。│六年└八年└八年│九年│三一│十一│十九│二年
仍氏│前二│位十└季抒      │夏十│夏十└年。└年。│妣有
湣 │0五│七年         │二 │三       │施氏
相奡│八年│           ├姒扃├姒廑      │女妹
弒之│。位│           │公元│公元      └喜。
寒浞│二二│           │前一│前一↓夏朝十四代十七王
篡夏│年。│           │九二│一九│四三九年含寒浞
姓猗│妣姚│           │一年│00│夏三九年,商滅
公元│氏、│           │至前│至前│朝代:夏朝下續第
前二│妣有│           │一九│一八↑十八代商湯。
一一│仍氏│           │0一│八0
八年│史稱│           │年位│年位
至前│少康└龍.┬竇姓六十九代孫。└二一└二一
二0│中興   │鳴犢─竇仲─竇臨─竇亶─竇陽─竇庚─竇頌┬竇世
八0│。    └為晉大夫,葬場山,六卿分晉,竇氏遂居平陽└竇扈→
年有│曲列─炫忠─坤仁─鄫錄─浩源─富材─鄫焜─伯基─鄫銳─鄫汪→
三九│封于繪,後為莒所滅,有繪氏、鄫氏、曾氏。
年 │無餘─無餘─無餘─無餘─無餘─無餘─無餘─無餘─無餘─無餘→
寒浞│庶子無餘。越國:公元前二0五七至前三三四有一七二年楚滅,前
生猗│四七三年再復越。   ┌武公┬靖公┬共公┬德公┌孝公,前五
奡、│生子九人裔封東樓   │公元│公元│公元│公元│六三年至五
豷。└東樓.西樓.顯公─謀娶┤前六│前六│前六│前五│四七位十七
              │七六│二九│0六│九八│文公益姑,
              │年至│年至│年至│年至│公元前五四
              │前六│前六│前五│前五│六年至前五
              │三0│0七│九九│八一│三三年年位
              │位四│位四│位八│年位│十四年
              └七年└二三└年。│十八├平公┌悼公→
                       │桓公┤鬱 ┤公元
                       │公元│公元│前五
                       │前五│前五│一四
                       │八0│二三│年至
                       │年至│年至│前五
                       │前五│前五│0三
                       │六四│一五│年位
                       │位十│位十│十二
                       └七 └八年│年。
                             ├鮑叔
伎來─循鞈─突厥。                    └牙 →
承羲
和 ─
猺慮─
承黎─
‧蘇─
‧廖─
‧關─
彭夷─
均連─
附敘─
 秦朝、宋朝
嬴琪─
徐房─
江芝─
大理官─
祖仲─
房雅─
傅氏─
劉正坤─
商朝
子冥─子振─子微─報丁─報乙─報丙─主壬┬主癸┬朝代:上接黃帝第
                    │妣扶│二十代夏履癸,下
                    └都氏│續黃帝第二十八代
                       │周武王。
                       │商一┌太丁┬商四
  黃帝第十八代成湯:生於歲次丁卯、民國前三七├成湯┤商二├太甲→
六五年、公元前一八五四年,即位於歲次乙未民國前│(太├外丙│公元
三六七六年、公元前一七六六年至丁未民國前三六六│乙)│監國│前一
五年、公元前一七五四年在位十三年,壽一00歲。│姓子│商三│七五
                       │公元├仲壬│三年
                       │前一│(中│至公
                       │七六│)。│元前
                       │六年└監國│一七
                       │至前一七五│二一
                       │四年在位十│年位
                       │三年。  │三十
                       └國都都毫。└三年
周朝
公劉─慶節─皇僕┬弗差─毀隃┬公非─辟方─高圉─侯牟─亞圉─雲都→
   國於豳  └史記差弗 └註:公非至太公,據世本。
張依先─
張大效─
祖巳─
  釋明
伍、少典氏第三一代、炎帝神農氏第三十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代系譜表
───────────────
三一代三二代三三代三四代三五代三六代三七代三八代三九代四十代四一少典氏
調  陽  雲  騰  致  雨  露  結  為  霜  金  輩序
三十代三一代三二代三三代三四代三五代三六代三七代三八代三九代四十代炎帝
二十代二一代二二代二三代二四代二五代二六代二七代二八代二九代三十代黃帝
                                 朝代
───────────────
  一、炎帝神農氏系譜
承伯┌承伯┌承伯┌承伯┌承伯┌承伯┌承伯┌齊國┌丁公┌季子─穆伯→
夷 ┴夷 ┴夷 ┴夷 ┴夷 ┴夷 ┴夷 ┼太公┤汲 ┤季子讓國采於
  少典氏第三十八代、炎帝第三十七代齊國│姜姓│  │崔。,姓崔。
族群共主姜太公姜太公(公元前一一三九年至│字子│  ├乙公
一000年,壽一三九歲。)姓姜,名尚,字│牙 │  └得 ─癸公→
子牙。史書稱爲呂尚、太公望。周文王時,官│公元├丘穆┬丘銶┬丘元→
封國師,後輔佐周武王滅商有功,周封爲齊太│前─│妣古│妣湯│妣趙
公於齊,都營丘,公元前一一二二年至三七九│一三│氏 └氏 └氏
年,有七四四年,被黃帝第六十五代田和所篡│九年│姓丘、邱始。
。唐肅宗上元元年(公元七六0年,)姜尚被│至─├穆公虎─鄣靖─康→
追封爲武成王(武聖)          │00│姓鄣、章始。
  丘、邱姓註:炎帝第三十八代,丘穆,丘│0年│灶 ┬易南仲,姓
、邱清朝雍正三年,公元一七二五年,奉旨避│壽一│  └易始。
孔子諱,改丘為邱姓。邱丘本一家。    │三九│次女邑姜,適周武
  易姓註:炎帝第三十九代易南仲,據江西│歲。└王。
萍鄉東部宣風鎮易姓家譜,征犬戎有功,受周│妣司馬氏。
穆王封牌樓易氏,食采于易水,以地為氏,以├紀侯─紀忠簡─紀泰
南仲為一世祖,見北京易姓網。據尚友錄云:│姓紀。
春秋時齊桓公有寵臣雍巫,字牙,食采邑于易├焦侯,姓焦。
,稱為易牙,其後有易氏。        ├申侯─申呂─申氏─申氏→
                    │承申氏至炎帝第四十六代
                    └謝申伯
  釋明
  二、黃帝軒轅氏系譜
夏履┌..┬扶羅─豹 ┬淵..劉安人─劉謙┬西晉五代十國南漢
癸 ┴淳維|漢族   └居離石      └烈宗襄皇帝劉隱。
     ├赫連氏─赫連務桓─衛辰┬五胡十六國之夏。
     └興於朔方,為匈奴族  └世祖武烈皇帝赫連勃勃。
商朝
商四┌商五┌商七┌商十┌商十┌商十┌商十┌商十八
太甲┼沃丁├小甲├仲丁┤三 │四 │六 ├陽甲,公元前一四0八年
公元│公元│公元│公元├祖乙┤祖辛┼祖丁┤至公元前一四0三年,在
前一│前一│前一│前一│公元│公元│公元│位七年。
七五│七二│六六│五六│前一│前一│前一│商(殷)十九
三年│0年│六年│二年│一五│五0│四六│盤庚,公元前一四0一年
至前│至前│至前│至前│二五│六年│五年│至公元前一三七四年,在
一七│一六│一六│一五│至前│至前│至前│位二八。
二一│九二│五0│五0│一五│一四│一四│     ┌殷二┌殷二
年在│年位│年位│年位│0七│九一│三四│     │三 │五
位三│二九│十七│一三│年位│年位│年位│     ├祖庚├廩辛
三年│年。│商八│商十│十九│十六└三二│     │前一│前一
  │商六├雍己│一 └年。│商十┌商十│     │二六│二二
  ├太庚┤前一├外壬   │五 │七 │     │五年│五年
  │公元│六四│前一   ├沃甲┼祖庚│     │至前│至前
  │前一│五年│五四   │前一│前一│殷二   │一二│一二
  │六九│至前│九年   │四九│四三│十    │五九│二0
  │一年│一六│至前   │0年│三年├小辛   │年位│年位
  │至前│三八│一五   │至前│至前│前一   │七年│六年
  │一六│年位│三五   │一四│一四│三七┌殷二│殷二│殷二
  │六七│十二│年位   │六六│0九│三年│二 │四 │六
  │年位│商九│十五   │年位│年位│至前├武丁┼祖甲┼庚丁→
  │二五│太戊┤商十   │二五│二五│一三│前一│前一│(庚
  └年。│前一│二    └年。└年。│五三│三二│二五│丁)
     │六三├河亶         │年位│四年│八年│前一
     │七年│甲          │二一│至前│至前│二一
     │至前│前一         │殷二│一二│一二│九年
     │一五│五三         │一 │六六│二六│至前
     │六三│四至         ├小乙┤年在│年位│一一
     │年位│前一         │前一│位五│三三│九九
     └七五│五二         │三五└九年└文 │年位
        │六年         │二年      │二一
        └位九         │至前      │國都
                    │一三      └河南
                    │二五┌高密始祖
                    │年位├晁侯─鄧徽─鄧慶→
                    │二八│姓鄧
                    └季父┴鄧侯之孫有姓養。
周朝
雲都─太公─組紺─諸盩┬公叔┌古公┌太伯┬季簡┬叔達
姓姬         └祖類┤亶父┤  └承嗣└承嗣
  黃帝第二十七代古昊:古昊│生於├仲雍┬昂,封雍城。
,字子明。古姓下續譜系資料來│丁巳│號虞├古昊─古登─古諭─古銳→
源:據光緒十七年公元一八九七│公元│仲 ├季簡┬叔達┬周章┬熊遂→
年,古洪興手抄四川璧山天池古│前一│  │出嗣│出嗣│  └井伯→
氏族譜。          │三二│  │妣高│妣黃├虞仲.樊仲皮
  周朝:黃帝第二十八代周武│四年│  │氏 └氏 │虞仲十二滅
王發,公元前一一二二年西周武│,逝│  └居簡   │於晉。
王建國於鎬,至公元前二五六年│於乙│        ├仲奕.前漢
東周赧王,共三十二代三十四王│未公│        │末閻章封閻
有八六七年。        │元前│        └城。
  西周武王公元前一一二二年│一二├季歷┬文王┌朝代:上接黃帝三
至西周幽王前七七一年,十一代│二六│名公│昌 ┤四代商紂。下續第
十二王,共三五二年。    │年壽│季 │稱西│六九代秦朝始皇。
  東周平王公元前七七0年至│九十│生於│伯 ├伯邑┌西周┌西周
赧王,二十一代二十二王,有五└九歲│甲辰│生於│考,│二 │三
一五年。             │公元│辛卯│早卒├成王├康王
  周之初興,大封同姓文王之祚十八│前一│公元│西周│誦 ┤釗 →
,長伯邑考,早卒,次即武王,又次曰│二七│前一│一 │生於│公元
管曰魯曰蔡曰郕曰霍曰衛曰毛曰聃曰郜│七年│二三│周朝│癸酉│前一
曰雍曰曹曰滕曰畢曰原曰豐曰郇。  │,逝│0年├武王│公元│0七
                 │於辛│,逝│發 ┤前一│八年
  ●黃帝第二七代文王昌,妣陜西渭│巳公│於丁│姓姬│一二│至公
北有莘氏之女太姒,生長子伯邑考、早│元前│卯公│生於│八年│元前
卒,次子發,三子管叔鮮,四子周公旦│一一│元前│壬辰│即位│一0
,五子蔡叔度,六子郕叔武,七子霍叔│八0│一一│公元│於前│五三
處,八子衛康叔,九子毛叔鄭,十子冉│年壽│三四│前一│一一│年位
季載,十一子郜叔,十二子雝叔(雍)│九八│年壽│一六│一五│二六
伯,十三子曹振鐸,十四子滕叔繡,十│歲。│九七│九年│年位│年。
五子畢公高,十六子原叔,十七子豐叔│ 殷│歲。│即位│三七├翟侯
,十八子郇叔及召公奭、黎侯、伯廖、│帝乙│妣有│於公│逝於│支子
叔穎等。             │元年│莘氏│元前│壬戍├彤伯
                 │公元│ 文│一一│前一├臻
  黃帝第二十八代周武王:武王發,│前一│王四│二二│0七│封於
公元前一一二二年至公元前一一一六年│一九│友:│年在│九年└單。
,即位七年。妣姜氏。國都鎬,今陜西│四年│閎天│位七│壽五十歲。
長安。              │命為│太公│逝於├唐叔┌晉:
                 └侯伯│望 │乙酉│虞 ┼燮父
                    │南宮│前一│字景├子良
                    │括 │一一│臻 ├楊抒
                    │散宜│六年│號于└公明
                    │生 │享壽├邘侯
                    │  │五四├應侯┌承韓
                    │  │歲。├韓侯┴侯
                    │  │妣齊├寒侯
                    │  │太公└狄侯(孝伯)
                    │  │之次女邑姜。
                    │  │國都鎬今陜西長安
                    │  ├管叔┌管仲,字仲父
                    │  │鮮 ┴管詠─管釣
                    │  ├周公┌魯國┌孝公
                    │  │旦 ┼魯伯│孝公
                    │  │文公│禽 ┴酋
                    │  │旦采├凡伯
  蔣姓唐書卷七十五下有系;周公第三子伯│  │於周├伯齡─本立
齡封於蔣,光滅,漢有蔣詡,十州仙居縣也,│  │故稱│蔣姓始
宋改樂安,蔣為疆國所代孫休,自樂安徙義興│  │周公├靖淵封邢侯。
陽羨縣。                │  │  ├茅侯
                    │  │  ├胙侯
                    │  │  ├祭伯┌祭公
                    │  │蔡國└向父┴謀父
                    │  ├蔡淑┌仲胡
                    │  │度 ┴侯 ─伯荒
                    │  ├郕叔武.肅.成簡
                    │  │(郕)子爵。
                    │  ├霍叔處
                    │  │(霍)
                    │  │衛國┌康伯─孝伯
                    │  ├衛康├周淩人
                    │  │叔 ┴康植,康姓
                    │  ├毛叔┌毛叔┌毛伯
                    │  │鄭 ┴衛 ┴過
                    │  │(聃)
                    │  ├冉季載─伯桓─回
                    │  ├郜叔(郜):子爵
                    │  │南郜滅於晉,北郜
                    │  │滅於宋。
                    │  ├雝叔(雍),伯爵
                    │  │,後入於周。
                    │  │曹國
                    │  ├曹振┌太子┌仲君
                    │  │鐸 ┴睥 ┴平
                    │  │(滕)
  黃帝第二十八代畢姓:唐書卷七十五下有│  ├滕叔繡.侯穀
系;文王第十五子高封於畢,以國為氏,後漢│  │(畢)
袞周別駕畢謀,世居東平。        │  ├畢公┌季孫─居仁
                    │  │高 ┤潘姓始。
                    │  │  └畢公─畢公
                    │  ├原叔(原).原伯
                    │  ├豐叔(豐)侯爵,
                    │  │以酒亡國,故後世
                    │  │射儀肖負罃以為儆
                    │  ├郇叔(郇)
                    │  │燕國(召)
  黃帝第二十九代邵姓:邵謁,唐代廣東翁│  ├召公┌燕召(北燕)
源,據魯蘇皖邵氏族譜召供奭至宋為第四十二│  │奭 ┤公 ─燕召
代邵雍,間顯有中斷,有譜系至現代,見黃帝│  │諡康│北燕為姓姬、
第三十六代。郭姓唐書卷七十四上有系。有邵│  │召姓└南燕為姓姞。
姓網。                 │  │改邵,朝代待考。
                    │  ├黎侯
                    │文王├伯廖,詎鹿堂。
                    │異母├叔穎─賴惠─賴宣
                    │弟 └賴姓始,潁川堂。
                    ├東虢┌虢公
                    │仲 ┴臨 ─虢公宏
                    ├西虢┌郭序─郭全─郭蘊
                    │叔 ┴郭姓始。
                    └煇 ┬岑子渠,岑姓始。
                       │一云煇,季弟第四
                       │子王,又名虔仁,
                       │煇子文渠,武王封
                       └於岑,後漢有岑彭
  釋明
陸、少典氏第四一代、炎帝神農氏第四十代、黃帝軒轅氏第三十代系譜表
───────────────
四一代四二代四三代四四代四五代四六代四七代四八代四九代五十代五一少典氏
金  生  麗  水  玉  出  崑  岡  劍  號  巨  輩序
四十代四一代四二代四三代四四代四五代四六代四七代四八代四九代五十代炎帝
三十代三一代三二代三三代三四代三五代三六代三七代三八代三九代四十代黃帝
                                 朝代
───────────────
  一、炎帝神農氏系譜
  釋明
  二、黃帝軒轅氏系譜
商二┌商(┌商二┌商二┌王子周─郝期─郝晏,郝姓始。
五 │殷)│八 │九 │宋國┌宋公┌丁公┌湣公┌厲公┌釐公┌宋惠
廩辛│二十│太丁┼帝乙┼微子│稽 │申 │共 ┴鰒 ┤舉 ┤公 →
公元│七 │一云│公元│啟 ┴惠 ┴勝 ┼煬公   │公元│前八
前一├武乙┤文丁│前一│姓子      │     │前八│三0
二六│姓子│公元│一一├箕子,周封於朝鮮│     │五八│年至
五年│公元│前一│九一│箕子衍生姓氏有箕│     │年至│前八
至公│前一│一九│年至│、朝鮮、鮮于、鮮│     │前八│00
元前│一九│四年│前一│,韓國人始祖。 │     │三一│年位
一二│八年│至前│一五│另見黃帝第十二代│     │在位└三一
二0│至前│一一│五年│箕伯註。    │     │二八年。在
年位│一一│九二│在位├宋公稽     │     │位十八年時
六年│九五│年在│三七│商三┌武庚,姓邶│     └西周共和。
商二│年在│位三│年。│十 ├祿父,姓祿├恭諡┌何父┌宋父┌世子
六 │位四│年。├微仲├帝辛│公元前一一└湣 ┴弗 ┴周 ┴勝 →
康丁┤年。│封母│衍 │紂 ┴五四年至公元前一一二三年,位三二年
(庚│  │弟姓│  │妣妲己后
丁)│  └堂陽│  │梅伯,衍生姓蕩、比、梅、梅伯。
公元│  黃帝第│  │池民,姓池,據阿池于公元前二00二年池氏
前一│三十二代池│  └宗親網,池氏考源。
二一│民:池民為├比干┬林堅┬林載─林虎(西周時),生子光。
九年│池姓始祖與│妣陳│原名└林磋┬林璽,生均、榆、湛、脯、宇等
至公│文堅公為紀│氏 │泉。   │五子。
元前│姓始始祖。│姓林├文堅公,紀├林珍┬林錫┌林涅
一一└待考。  │始 └姓始祖  │  ├林建┼林永─林夷─林執
九九年年位二一年└姓王      │  └林意├林梧
                 └林璧─林嬴└林相─林傾─玄生→
周朝
西周三  ┌西周┌西周┌西周┌西周┌西周┌西周┌西周┌西周┌東周
康王釗  ┤四 │五 │六 │七 │九 │十 │十一│十二│一
公元前一0│昭王│穆王│共王│懿王│夷王│厲王│宣王│幽王│平王┌太子
七八年至公│瑕 ┤滿 ┤繄扈┤艱(┤燮 ┤胡 ┤靖 ┤宮涅┤宜臼┤洩父→
元前一0五│公元│公元│公元│艮改│公元│公元│(靜│前七│前七│王子
三年在位二│前一│前一│前九│喜)│前八│前八│) │八一│七0│狐 
六年。  │0五│00│四六│公元│九四│七八│公元│年至│年至│精縱
     │二年│一年│至前│前九│年至│年至│前八│前七│前七│王子
     │至前│至前│九三│三四│前八│前八│二七│七一│二0└烈
     │一0│九四│五年│年至│七九│四二│年至│在位│在位
     │0二│七年│在位│前九│年。│年。│前七│十一│五一
     │在位│在位│一二│一0│在位│在位│八二│妣申│國都洛陽
     │五一│五五│西周│年。│一六│三七│在位│氏 │伯服
     └年。└年。│八 │在位└年。└年。│四六│妣褒│ 公元前七
           │孝王│二五   ┌西周│妣姜│姒 │二二年
           │辟方│年。   │共和│氏 │  └春秋始。
           │公元└圉    │元年│鄭桓│ 河間堂詹姓統宗
           │前九      │公元│友 │譜系。詹姓紀年元
           │0九      │前八└姓鄭│年為公元前八二七
           │至前      │四一   │年。
           │八九      │至前   │姓┌詹詳┌詹浩
           │五年      │八二   │第一│詹譁┤詹采
           │在位      │八年   │代始│字美│詹資
           │十五      │共有   │祖 │輝 │詹泰
           └年。      │十四   │詹文│襲封│(仕
  黃帝第三十八代詹姓始祖文侯:詹文侯,│年。   │侯 ┤詹侯│)
周宣王次子,名至宏(一云至弘),字文錄。│由周   │周宣│,周│詹顯→
生於西周宣王中興元年甲戌公元前八二七年為│定公   │王次│官上│妣趙
詹姓紀年元年。西京築城築城,功錫詹侯,為│與召   │子,│大夫│氏
得姓之初。以詹國為姓,食采河間望出渤海。│穆公   │名至│妣尹│詹斌
以河間為總堂號。            │推行   │宏(│氏 │(仕
  詹姓第一代文侯,至第四十六代詹宣公、│共和   │至弘│詹諄│)
詹節公,本譜以公元一七九八年版詹城等增修│政治   │),│(仕│公妣
福建浦城詹氏宗譜譜系為主,該譜未列祖先字└。    │字文│) │俱葬
號及配偶者,參考各地區眾多詹姓譜牒,核審祖先名諱相符│錄,│詹訓│長安
者,則以異中求同考證後增訂之。           │西京│(仕│城外
  詹姓宗譜載:黃帝第四十一代詹英公,周桓王(黃帝第│築城└) └。
四十一代)時諸侯不臣,英公率下景從。正史與詹姓宗譜所│,功錫詹侯
載相符合。                     │,為得姓之初。以
  東周:平王東遷以鄭武公、莊公相繼為卿士,左右朝政│詹國為姓,食采河
,桓王即位,鄭莊公憤而不朝,桓王親自伐鄭,王師戰敗以│間望出渤海。
虢公為卿,桓王中箭受傷,次後諸侯背叛,九族不親,周政│妣田氏,誥封一品
益衰,天子僅成名位。                │夫人。
  春秋:自東周平王四十九年公元前七二二年,至東周敬│公葬咸陽、妣葬長
王三十九年公元前四八一年,共有二四二年。      │安城外。
  戰國自東周威烈王午二十三年公元前四0三年至秦始皇│詹姓,另云黃帝二
元年公元前二二一年共一八三年。           │十一子詹人。但未
                          │見有下續譜系。
                          │尚文,楊譜:宣王
                          │第五子尚文,名澗
                          │,出嗣黃帝第三十
                          │七代楊侯。
                          │陸侯,姓陸。
                          └謝侯,姓謝丘。
  釋明
柒、少典氏第五一代、炎帝神農氏第五十代、黃帝軒轅氏第四十代系譜表
───────────────
五一代五二代五三代五四代五五代五六代五七代五八代五九代六十代六一少典氏
巨  闕  珠  稱  夜  光  果  珍  李  柰  菜  輩序
五十代五一代五二代五三代五四代五五代五六代五七代五八代五九代六十代炎帝
四十代四一代四二代四三代四四代四五代四六代四七代四八代四九代五十代黃帝
                                 朝代
───────────────
  一、炎帝神農氏系譜
  釋明
  二、黃帝軒轅氏系譜
周朝
太子洩父 ┬東周┌東周┌東周┌東周┌東周┌東周┌東周┌東周┌東周┌太子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十 │十一│晉
     │桓王│莊王│僖王│惠王│襄王│頃王│匡王│簡王│靈王│東周
     │林 ┤陀 ┤胡齊┤閬 ┤鄭 ┤壬臣┤班 │夷 ┤泄心┤十二
     │公元│公元│公元│公元│公元│公元│前六│公元│公元│景王
     │前七│前六│前六│前六│前六│前六│一二│前五│前五│貴 →
     │一九│九六│八一│七六│五一│一八│至前│八五│七一│公元
     │至前│至前│至前│至前│至前│至前│六0│年至│至公│前五
     │六九│六八│六七│六五│六一│六一│七年│公元│元前│四四
     │七年│二年│七年│二年│九年│三年│位六│前五│五四│至前
     │在位│在位│在位│在位│在位│在位│東周│七一│五年│五二
     │二三│十五│五年│二五│三三└六年│九 │在位│在位│0年
     │妣紀│年。│王子│年。│年。   │定王│十四│二七│在位
     │、季│王子│頹,│妣媯│妣隗   │瑜 ┴年。│年。│二五
     │、姜│克(│公元│氏 │氏    │前六   │妣姜│年。
     └氏。│子儀│前六│王子│王子帶(封│0六   │氏 │妣穆
        └)、│七五└虎 │於甘,即是│至前五八六│  │氏
           └年亂。  └甘昭公)。│在位二一年│  │王子
                 ↓定王母弟 └。    │  └佞夫
                 ↑劉康公,有系。    └儋季─儋括
  釋明
捌、少典氏第六一代、炎帝神農氏第六十代、黃帝軒轅氏第五十代系譜表
───────────────
六一代六二代六三代六四代六五代六六代六七代六八代六九代七十代七一少典氏
菜  重  芥  薑  海  鹹  河  淡  鱗  潛  羽  輩序
六十代六一代六二代六三代六四代六五代六六代六七代六八代六九代七十代炎帝
五十代五一代五二代五三代五四代五五代五六代五七代五八代五九代六十代黃帝
                                 朝代
───────────────
  一、炎帝神農氏系譜
  釋明
  二、黃帝軒轅氏系譜
周朝
東周十二 ┌東周┌東周┌東周┌東周┌東周┌東周┌東周┌東周┌東周
景王貴  ┤十三│十五│十六│十七│二十│二一│二二│二四│二五
公元前五四│悼王│元王│貞定│哀王│威烈│安王│烈王│慎靚│赧王┌公子
四年至公元│猛 │仁 ┤王介┤去疾│王午┤驕 ┤喜 │王定┤赧 ┴咎
前五二0年│公元│公元│公元│東周│前四│前四│前四│公元│公元前三一
在位二五年│前五│前四│前四│十八│二五│0一│二五│前三│四年至公元
。    │二0│七五│六八│思王│至前│至前│至前│二0│前二五六年
     │數月│至前│至前│叔 │四0│三七│三七│年至│,位五九年
     │東周│四六│四四│東周│四年│六年│五年│公元│生嘉,號周
     │十四│九年│一年│十九│在位│在位│在位│前三│子南君。
     │敬王│在位│在位│考王│二四│二六│二四│一五│ 其中公元
     │匈(┴七年│二八│嵬 ┤年。└年。│東周│年,│前二五五年
     │凶改   └年。│公元│ 戰國自公│二三│在位│至公元前二
     │亡)      │前四│元前四0三│顯王│六年│二二年,因
     │公元      │四0│至公元前二│扁 ┴。 │韓、趙、魏
     │前五      │至前│二一年,共│前三   │、齊、楚、
     │一九      │四二└一八二年。│六八   │燕、秦等七
     │至前      │在位      │至前   │國紛爭三十
     │四七      │一五      │三二   │四年。
     │六年      └年。      │一年   │公元前二二
     │在位               │在位   │一年秦始皇
     │四四               └四八   │始建立秦朝
     │年。                     └統一中國。
     │公元
     │前四
     │八一
     │年,
     │春秋
     └終。
  釋明
玖、少典氏第七一代、炎帝神農氏第七十代、黃帝軒轅氏第六十代系譜
───────────────
七一代七二代七三代七四代七五代七六代七七代七八代七九代八十代八一少典氏
羽  翔  龍  師  火  帝  鳥  官  人  皇  始  輩序
七十代七一代七二代七三代七四代七五代七六代七七代七八代七九代八十代炎帝
六十代六一代六二代六三代六四代六五代六六代六七代六八代六九代七十代黃帝
                                 朝代
───────────────
  一、炎帝神農氏系譜
  釋明
  二、黃帝軒轅氏系譜
  釋明
拾、少典氏第八一代、炎帝神農氏第八十代、黃帝軒轅氏第七十代系譜表
───────────────
八一代八二代八三代八四代八五代八六代八七代八八代八九代九十代九一少典氏
始  制  文  字  乃  服  衣  裳  推  位  讓  輩序
八十代八一代八二代八三代八四代八五代八六代八七代八八代八九代九十代炎帝
七十代七一代七二代七三代七四代七五代七六代七七代七八代七九代八十代黃帝
                                 朝代
───────────────
  一、炎帝神農氏系譜
  釋明
  二、黃帝軒轅氏系譜
  釋明
拾壹、少典氏第九一代、炎帝神農氏第九十代、黃帝軒轅氏第八十代系譜表
───────────────
九一代九二代九三代九四代九五代九六代九七代九八代九九代一00一0一少典
讓  國  有  虞  陶  唐  弔  民  伐  罪  周  輩序
九十代九一代九二代九三代九四代九五代九六代九七代九八代九九代一00炎帝
八十代八一代八二代八三代八四代八五代八六代八七代八八代八九代九十代黃帝
                                 朝代
───────────────
  一、炎帝神農氏系譜
  釋明
  二、黃帝軒轅氏系譜
  釋明
拾貳、少典氏第101代、炎帝神農氏第100代、黃帝軒轅氏第90代系譜表
───────────────
壹零壹一0二壹零叁一0四壹零伍一0六壹零柒一0八壹零九一一0壹壹壹少典
周  發  商  湯  坐  朝  問  道  垂  拱  平  輩序
壹零零一0一壹零貳一0三壹零肆一0五壹零陸一0七壹零捌一0九壹壹零炎帝
九十代九一代九二代九三代九四代九五代九六代九七代九八代九九代壹零零黃帝
                                 朝代
───────────────
  一、炎帝神農氏系譜
  釋明
  二、黃帝軒轅氏系譜
  釋明
拾叁、少典氏第111代、炎帝神農氏第110代、黃帝軒轅氏第100代譜表
───────────────
壹壹壹一一二壹壹叁一一四壹壹伍一一六壹壹柒一一八壹壹玖一二0壹貳壹少典
平  章  愛  育  黎  首  臣  伏  戎  羌  遐  輩序
壹壹零一一一壹壹貳一一三壹壹肆一一五壹壹陸一一七壹壹捌一一九壹貳零炎帝
壹零零一0一壹零貳一0三壹零肆一0五壹零陸一0七壹零捌一0九壹壹零黃帝
                                 朝代
───────────────
  一、炎帝神農氏系譜
  釋明
  二、黃帝軒轅氏系譜
  釋明
拾肆、少典氏第121代、炎帝神農氏第120代、黃帝軒轅氏第110代譜表
───────────────
壹貳壹一二二壹貳叁一二四壹貳伍一二六壹貳柒一二八壹貳玖一三0壹叁壹少典
遐  邇  壹  體  率  賓  歸  王  鳴  鳳  在  輩序
壹貳零一二一壹貳貳一二三壹貳肆一二五壹貳陸一二七壹貳捌一二九壹叁零炎帝
壹壹零一一一壹壹貳一一三壹壹肆一一五壹壹陸一一七壹壹捌一一九壹貳零黃帝
                                 朝代
───────────────
  一、炎帝神農氏系譜
  釋明
  二、黃帝軒轅氏系譜
  釋明
拾伍、少典氏第131代、炎帝神農氏第130代、黃帝軒轅氏第120代譜表
───────────────
壹叁壹一三二壹叁叁一三四壹叁伍一三六壹叁柒一三八壹叁玖一四0壹肆壹少典
在  竹  白  駒  食  場  化  被  草  木  賴  輩序
壹叁零一三一壹叁貳一三三壹叁肆一三五壹叁陸一三七壹叁捌一三九壹肆零炎帝
壹貳零一二一壹貳貳一二三壹貳肆一二五壹貳陸一二七壹貳捌一二九壹叁零黃帝
                                 朝代
───────────────
  一、炎帝神農氏系譜
  釋明
  二、黃帝軒轅氏系譜
  釋明
拾陸、少典氏第141代、炎帝神農氏第140代、黃帝軒轅氏第130代譜表
───────────────
壹肆壹一四二壹肆叁一四四壹肆伍一四六壹肆柒一四八壹肆玖一五0壹伍壹少典
賴  及  萬  方  蓋  此  身  髮  四  大  五  輩序
壹肆零一四一壹肆貳一四三壹肆肆一四五壹肆陸一四七壹肆捌一四九壹伍零炎帝
壹叁零一三一壹叁貳一三三壹叁肆一三五壹叁陸一三七壹叁捌一三九壹肆零黃帝
                                 朝代
───────────────
  一、炎帝神農氏系譜
  釋明
  二、黃帝軒轅氏系譜
  釋明
拾柒、少典氏第151代、炎帝神農氏第150代、黃帝軒轅氏第140代譜表
───────────────
壹伍壹一五二壹伍叁一五四壹伍伍一五六壹伍柒一五八壹伍玖一六0壹陸壹少典
五  常  恭  維  鞠  養  豈  敢  毀  傷  女  輩序
壹伍零一五一壹伍貳一五三壹伍肆一五五壹伍陸一五七壹伍捌一五九壹陸零炎帝
壹肆零一四一壹肆貳一四三壹肆肆一四五壹肆陸一四七壹肆捌一四九壹伍零黃帝
                                 朝代
───────────────
  一、炎帝神農氏系譜
  釋明
  二、黃帝軒轅氏系譜
  釋明
拾捌、少典氏第161代、炎帝神農氏第160代、黃帝軒轅氏第150代譜表
───────────────
壹陸壹一六二壹陸叁一六四壹陸伍一六六壹陸柒一六八壹陸玖一七0壹柒壹少典
女  慕  貞  烈  男  效  才  良  知  過  必  輩序
壹陸零一六一壹陸貳一六三壹陸肆一六五壹陸陸一六七壹陸捌一六九壹柒零炎帝
壹伍零一五一壹伍貳一五三壹伍肆一五五壹伍陸一五七壹伍捌一五九壹陸零黃帝
                                 朝代
───────────────
  一、炎帝神農氏系譜
  釋明
  二、黃帝軒轅氏系譜
  釋明
拾玖、少典氏第171代、炎帝神農氏第170代、黃帝軒轅氏第160代譜表
───────────────
壹柒壹一七二壹柒叁一七四壹柒伍一七六壹柒柒一七八壹柒玖一八0壹捌壹少典
必  改  得  能  莫  忘  罔  談  彼  短  靡  輩序
壹柒零一七一壹柒貳一七三壹柒肆一七五壹柒陸一七七壹柒捌一七九壹捌零炎帝
壹陸零一六一壹陸貳一六三壹陸肆一六五壹陸陸一六七壹陸捌一六九壹柒零黃帝
                                 朝代
───────────────
  本譜新創編寫法,各姓氏原有宗族系譜至現代者,或間有闕系中斷,應以史
實註釋續修之,重點以知者傳知,疑者考之為原則。若對祖先源流系譜無資可稽
難考者,以中華民族姓氏炎黃總始祖少典氏,生於民國前歲次丁亥五一八五年、
公元前三二七四年,至黃帝紀年(第七十九甲子)歲次丙戍四七0三年、民國九
十五年、公元二00六年,共有五二八0年,俗例每代三十年概括計算為少典氏
第一七六代、炎帝神農氏第一七五代、黃帝軒轅氏第一六五代「忘字輩」作為寫
譜轉承點,從能得知祖先名諱、諡號之出生年,不分男女詳載生平事功,配合上
述換算代序,誠屬不得已之得已創意編譜法。讓跨越過二十世紀的人類,智慧慎
思莫忘上古文字未興之前,姓氏系譜難稽考溯之經驗,建立譜詳系明就應有理性
認知,從現在開始人人寫家族譜,是知福。通祖先成功之道,是惜福。譜子孫得
失法則,是保福。傳承祖先無價文化遺產,請大家告訴大家一起來造福。
提昇富而有禮,幸福相隨滿人間。
  炎帝神農氏或黃帝軒轅氏系譜
───────────────
  一、炎帝神農氏系譜
  釋明
  二、黃帝軒轅氏系譜
  釋明
貳拾、少典氏第181代、炎帝神農氏第180代、黃帝軒轅氏第170代譜表表
───────────────
壹捌壹一八二壹捌叁一八四壹捌伍一八六壹捌柒一八八壹捌玖一九0壹玖壹少典
靡  恃  己  長  信  使  可  覆  器  欲  難  輩序
壹捌零一八一壹捌貳一八三壹捌肆一八五壹捌陸一八七壹捌捌一八九壹玖零炎帝
壹柒零一七一壹柒貳一七三壹柒肆一七五壹柒陸一七七壹柒捌一七九壹捌零黃帝
                                 朝代
───────────────
  一、炎帝神農氏系譜
  釋明
  二、黃帝軒轅氏系譜
  釋明
貳拾壹、少典氏第191代、炎帝神農氏第190代、黃帝軒轅氏第180代譜表
───────────────
壹玖壹一九二壹玖叁一九四壹玖伍一九六壹玖柒一九八壹玖玖二00貳零壹少典
難  量  墨  悲  絲  染  詩  讚  羔  羊  景  輩序
壹玖零一九一壹玖貳一九三壹玖肆一九五壹玖陸一九七壹玖捌一九九貳零零炎帝
壹捌零一八一壹捌貳一八三壹捌肆一八五壹捌陸一八七壹捌捌一八九壹玖零黃帝
                                 朝代
───────────────
  一、炎帝神農氏系譜
  釋明
  二、黃帝軒轅氏系譜
  釋明
貳拾貳、少典氏第201代、炎帝神農氏第200代、黃帝軒轅氏第190代譜表
───────────────
貳零壹二0二貳零叁二0四貳零伍二0六貳零柒二0八貳零玖二一0貳壹壹少典
景  行  惟  賢  克  念  作  聖  德  建  名  輩序
貳零零二0一貳零貳二0三貳零肆二0五貳零陸二0七貳零捌二0九貳壹零炎帝
壹玖零一九一壹玖貳一九三壹玖肆一九五壹玖陸一九七壹玖捌一九九貳零零黃帝
                                 朝代
───────────────
  一、炎帝神農氏系譜
  釋明
  二、黃帝軒轅氏系譜
  釋明
貳拾叁、結語
───────────────
  附錄:
  中華姓氏千字文統一輩序
中華姓氏千字文統一輩序:http://bloguide.ettoday.com/s1681688/textview.php?file=16564
  (中華姓氏炎黃總始祖少典氏派下千字文統一輩序表)
  中華姓氏炎黃總始祖少典氏第140代、黃帝第129代、詹姓第92代裔孫/詹招琳撰箸/
  中華民族姓氏源遠流長,古往今來,歷史典籍中出現過兩萬兩千一百多個姓氏,以炎黃姓氏總始祖少典氏之長子炎帝神農氏之姜姓,次子勗其派下黃帝軒轅氏之姬姓等兩大氏族集團所衍生的姓氏,源正倫明允宜輩序區分明確,謹以南朝粱敕員外散騎侍郎,周興嗣所撰千字文作為輩序。
  千字文,作者南朝粱敕員外散騎侍郎,周興嗣,字思纂,陳郡項人,年十三,游學京師,積十余載,遂博通記傳,善屬文。所撰千字文,全文共二五O句,共一千個字,每四字一句,字不重複,句句押韻,前後貫通,內容有條不紊,以四言長詩首尾連貫,音韻諧美,涵義天文、地理、歷史、自然、人倫道德、修身養性、飲食起居、農耕、祭祀、園藝等各類意境,周興嗣傳記見梁書四九卷列傳第四十三。
  中華民族姓氏源流,雖盤古氏(人類初始,開天闢地,野居雜處,知母不知父,文字未興,族群次第不明。).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燧人氏(三皇一燧人氏約出生於西元前四五0六年歲次乙卯。)─伏羲氏(三皇二太昊伏羲氏元年歲次甲申為西元前四四七七年,歷十六氏計一二六0年。)─柏皇氏.中央氏.大庭氏.粟陸氏.驪連氏.渾沌氏.赫胥氏.尊盧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陰康氏.無懷氏(綜核史料,無懷氏與祝融氏應屬同輩。)但從炎、黃總始祖少典氏(生於歲次丁亥、西元前三二七四年。)源流明確以(天)字輩作為姓氏同源共祖的起始點,所有中華姓氏一體通用,上溯少典氏下續至己身,讓中華裔孫受享千代三萬有餘年,前後有序。
  本譜序依序為:天(少典氏第一代。)地(少典氏第二代、炎帝神農氏第一代。)玄(少典氏第三代、炎帝神農氏第二代。)黃(少典氏第四代、炎帝神農氏第三代。)宇(少典氏第五代、炎帝神農氏第四代。)宙(少典氏第六代、炎帝神農氏第五代。)洪(少典氏第七代、炎帝神農氏第六代。)荒(少典氏第八代、炎帝神農氏第七代。)日(少典氏第九代、炎帝神農氏第八代。)月(少典氏第十代、炎帝神農氏第九代。)盈(少典氏第十一代、炎帝神農氏第十代。)昃(少典氏第十二代、炎帝神農氏第十一代、黃帝軒轅氏第一代。)辰(少典氏第十三代、炎帝神農氏第十二代、黃帝軒轅氏第二代。)下續以此類推。千字全文如下: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閏餘成歲。律呂調陽。雲騰致雨。露結為霜。金生麗水。玉出崑岡。劍號巨闕。珠稱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薑。海鹹河淡。鱗潛羽翔。龍師火帝。鳥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讓國。有虞陶唐。弔民伐罪。周發商湯。坐朝問道。垂拱平章。愛育黎首。臣伏戎羌。遐邇壹體。率賓歸王。鳴鳳在竹。白駒食場。化被草木。賴及萬方。蓋此身髮。四大五常。恭維鞠養。豈敢毀傷。女慕貞烈。男效才良。知過必改。得能莫忘。罔談彼短。靡恃己長。信使可覆。器欲難量。墨悲絲染。詩讚羔羊。景行惟賢。克念作聖。德建名立。行端表正。空穀傳聲。虛堂習聽。禍因惡積。福緣善慶。尺璧非寶。寸陰是競。資父事君。曰嚴與敬。孝當竭力。忠則盡命。臨深履薄。夙興溫凊。似蘭斯馨。如松之盛。川流不息。淵澄取映。容止若思。言辭安定。篤初誠美。慎終宜令。榮業所基。籍甚無竟。學優登仕。攝職從政。存以甘棠。去而益詠。樂殊貴賤。禮別尊卑。上和下睦。夫唱婦隨。外受傅訓。入奉母儀。諸姑伯叔。猶子比兒。孔懷兄弟。同氣連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規。仁慈隱惻。造次弗離。節義廉退。顛沛匪虧。性靜情逸。心動神疲。守真志滿。逐物意移。堅持雅操。好爵自縻。都邑華夏。東西二京。背邙面洛。浮渭據涇。宮殿盤鬱。樓觀飛驚。圖寫禽獸。畫彩仙靈。丙舍傍啟。甲帳對楹。肆筵設席。鼓瑟吹笙。陞階納陛。弁轉疑星。右通廣內。左達承明。既集墳典。亦聚群英。杜稿鐘隸。漆書壁經。府羅將相。路俠槐卿。戶封八縣。家給千兵。高冠陪輦。驅轂振纓。世祿侈富。車駕肥輕。策功茂碩。勒碑刻銘。磻溪伊尹。佐時阿衡。奄宅曲阜。微旦孰營。桓公匡合。濟弱扶傾。綺迴漢惠。說感武丁。俊乂密勿。多士寔寧。晉楚更霸。趙魏困橫。假途滅虢。踐土會盟。何遵約法。韓弊煩刑。起翦頗牧。用軍最精。宣威沙漠。馳譽丹青。九州禹跡。百郡秦並。嶽宗泰岱。禪主雲亭。雁門紫塞。雞田赤城。昆池碣石。鉅野洞庭。曠遠綿邈。巖岫杳冥。治本於農。務茲稼穡。俶載南畝。我藝黍稷。稅熟貢新。勸賞黜陟。孟軻敦素。史魚秉直。庶幾中庸。勞謙謹敕。聆音察理。鑑貌辨色。貽厥嘉猷。勉其祇植。省躬饑誡。寵增抗極。殆辱近恥。林臯幸即。兩疏見機。解組誰逼。索居閒處。沈默寂寥。求古尋論。散慮逍遙。欣奏累遣。戚謝歡招。渠荷的歷。園莽抽條。枇杷晚翠。梧桐早凋。陳根委翳。落葉飄颻。遊鵾獨運。淩摩降霄。耽讀翫市。寓目囊箱。易輶攸畏。屬耳垣牆。具膳驂飯。適口充腸。飽飫烹宰。飢厭糟糠。親戚故舊。老少異糧。妾禦績紡。侍巾帷房。紈扇圓潔。銀燭煒煌。晝眠夕寐。藍筍象床。絃歌酒讌。接杯舉觴。矯手頓足。悅豫且康。嫡後嗣續。祭祀蒸嘗。稽顙再拜。悚懼恐惶。牋牒簡要。顧答審詳。骸垢想浴。執熱願涼。驢騾犢特。駭躍超驤。誅斬賊盜。捕獲叛亡。布射遼丸。嵇琴阮嘯。恬筆倫紙。鈞巧任釣。釋紛利俗。並皆佳妙。毛施淑姿。工顰妍笑。年矢每催。曦暉朗曜。璿璣懸斡。晦魄環照。指薪修祜。永綏吉劭。矩步引領。俯仰廊廟。束帶矜莊。俳徊瞻眺。孤陋寡聞。愚蒙等誚。謂語助者。焉哉乎也。全文完。)
───────────────
  我家家譜範本
     堂  姓家譜
  中華姓氏炎黃總始祖少典氏第140代、黃帝第129代、詹姓第92代裔孫詹招琳撰著
  讀者們!閱讀上列資料後,得到自己姓氏源流,就可以編寫一本,某某堂某姓我家家譜!
我家家譜目錄
  我家家譜範本
  中華炎黃總始祖少典氏第140代、黃帝第129代、詹姓第92代裔孫詹招琳撰著
───────────────
   堂  姓家譜 立譜人:     時間:
  本譜男、女一律登錄,長子在上依序而下然後,長女依序而下之順序。
來台祖祖籍:   省   縣   公派下第  代  輩序:    
來台朝代:    時間:民國前   年、公元前   年  月  日
來台祖開基:   縣   鄉   公派下第  代  輩序:
宗祠地址:        。每年祭祀日期時間:
───────────────
───────────────
  輩序錄
     
  家訓 
     
  家譜序
───────────────
壹、前言
一、中華民族姓氏起源的概念與三皇系譜之理解
二、釋明
三、盤古氏至三皇二太昊伏羲氏之間所衍生姓氏概覽
貳、中華姓氏炎黃總始祖少典氏第一代、炎帝神農氏第二代系譜表
───────────────
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第七代第八代第九代第十代十一少典氏
天  地  玄  黃  宇  宙  洪  荒  日  月  盈  輩序
   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第七代第八代第九代第十代炎帝
                                 朝代
───────────────
  一、炎帝神農氏系譜
  釋明
  二、黃帝軒轅氏系譜
  釋明
叁、炎黃總始祖少典氏第十一代、炎帝神農氏第十代、黃帝軒轅氏前一代系譜表
───────────────
十一代十二代十三代十四代十五代十六代十七代十八代十九代二十代二一少典氏
盈  昃  辰  宿  列  張  寒  來  暑  往  秋  輩序
第十代十一代十二代十三代十四代十五代十六代十七代十八代十九代二十代炎帝
   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第七代第八代第九代第十代黃帝
                                 朝代
───────────────
  一、炎帝神農氏系譜
  釋明
  二、黃帝軒轅氏系譜
  釋明
肆、少典氏第二一代、炎帝神農氏第二十代、黃帝軒轅氏第十代系譜表
───────────────
二一代二二代二三代二四代二五代二六代二七代二八代二九代三十代三一少典氏
秋  收  冬  藏  閏  餘  成  歲  律  呂  調  輩序
二十代二一代二二代二三代二四代二五代二六代二七代二八代二九代三十代炎帝
第十代十一代十二代十三代十四代十五代十六代十七代十八代十九代二十代黃帝
                                 朝代
───────────────
  一、炎帝神農氏系譜
  釋明
  二、黃帝軒轅氏系譜
  釋明
伍、少典氏第三一代、炎帝神農氏第三十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代系譜表
───────────────
三一代三二代三三代三四代三五代三六代三七代三八代三九代四十代四一少典氏
調  陽  雲  騰  致  雨  露  結  為  霜  金  輩序
三十代三一代三二代三三代三四代三五代三六代三七代三八代三九代四十代炎帝
二十代二一代二二代二三代二四代二五代二六代二七代二八代二九代三十代黃帝
                                 朝代
───────────────
  一、炎帝神農氏系譜
  釋明
  二、黃帝軒轅氏系譜
  釋明
陸、少典氏第四一代、炎帝神農氏第四十代、黃帝軒轅氏第三十代系譜表
───────────────
四一代四二代四三代四四代四五代四六代四七代四八代四九代五十代五一少典氏
金  生  麗  水  玉  出  崑  岡  劍  號  巨  輩序
四十代四一代四二代四三代四四代四五代四六代四七代四八代四九代五十代炎帝
三十代三一代三二代三三代三四代三五代三六代三七代三八代三九代四十代黃帝
                                 朝代
───────────────
  一、炎帝神農氏系譜
  釋明
  二、黃帝軒轅氏系譜
  釋明
柒、少典氏第五一代、炎帝神農氏第五十代、黃帝軒轅氏第四十代系譜表
───────────────
五一代五二代五三代五四代五五代五六代五七代五八代五九代六十代六一少典氏
巨  闕  珠  稱  夜  光  果  珍  李  柰  菜  輩序
五十代五一代五二代五三代五四代五五代五六代五七代五八代五九代六十代炎帝
四十代四一代四二代四三代四四代四五代四六代四七代四八代四九代五十代黃帝
                                 朝代
───────────────
  一、炎帝神農氏系譜
  釋明
  二、黃帝軒轅氏系譜
  釋明
捌、少典氏第六一代、炎帝神農氏第六十代、黃帝軒轅氏第五十代系譜表
───────────────
六一代六二代六三代六四代六五代六六代六七代六八代六九代七十代七一少典氏
菜  重  芥  薑  海  鹹  河  淡  鱗  潛  羽  輩序
六十代六一代六二代六三代六四代六五代六六代六七代六八代六九代七十代炎帝
五十代五一代五二代五三代五四代五五代五六代五七代五八代五九代六十代黃帝
                                 朝代
───────────────
  一、炎帝神農氏系譜
  釋明
  二、黃帝軒轅氏系譜
  釋明
玖、少典氏第七一代、炎帝神農氏第七十代、黃帝軒轅氏第六十代系譜表
───────────────
七一代七二代七三代七四代七五代七六代七七代七八代七九代八十代八一少典氏
羽  翔  龍  師  火  帝  鳥  官  人  皇  始  輩序
七十代七一代七二代七三代七四代七五代七六代七七代七八代七九代八十代炎帝
六十代六一代六二代六三代六四代六五代六六代六七代六八代六九代七十代黃帝
                                 朝代
───────────────
  一、炎帝神農氏系譜
  釋明
  二、黃帝軒轅氏系譜
  釋明
拾、少典氏第八一代、炎帝神農氏第八十代、黃帝軒轅氏第七十代系譜表
───────────────
八一代八二代八三代八四代八五代八六代八七代八八代八九代九十代九一少典氏
始  制  文  字  乃  服  衣  裳  推  位  讓  輩序
八十代八一代八二代八三代八四代八五代八六代八七代八八代八九代九十代炎帝
七十代七一代七二代七三代七四代七五代七六代七七代七八代七九代八十代黃帝
                                 朝代
───────────────
  一、炎帝神農氏系譜
  釋明
  二、黃帝軒轅氏系譜
  釋明
拾壹、少典氏第九一代、炎帝神農氏第九十代、黃帝軒轅氏第八十代系譜表
───────────────
九一代九二代九三代九四代九五代九六代九七代九八代九九代一00一0一少典
讓  國  有  虞  陶  唐  弔  民  伐  罪  周  輩序
九十代九一代九二代九三代九四代九五代九六代九七代九八代九九代一00炎帝
八十代八一代八二代八三代八四代八五代八六代八七代八八代八九代九十代黃帝
                                 朝代
───────────────
  一、炎帝神農氏系譜
  釋明
  二、黃帝軒轅氏系譜
  釋明
拾貳、少典氏第101代、炎帝神農氏第100代、黃帝軒轅氏第90代系譜表
───────────────
壹零壹一0二壹零叁一0四壹零伍一0六壹零柒一0八壹零九一一0壹壹壹少典
周  發  商  湯  坐  朝  問  道  垂  拱  平  輩序
壹零零一0一壹零貳一0三壹零肆一0五壹零陸一0七壹零捌一0九壹壹零炎帝
九十代九一代九二代九三代九四代九五代九六代九七代九八代九九代壹零零黃帝
                                 朝代
───────────────
  一、炎帝神農氏系譜
  釋明
  二、黃帝軒轅氏系譜
  釋明
拾叁、少典氏第111代、炎帝神農氏第110代、黃帝軒轅氏第100代譜表
───────────────
壹壹壹一一二壹壹叁一一四壹壹伍一一六壹壹柒一一八壹壹玖一二0壹貳壹少典
平  章  愛  育  黎  首  臣  伏  戎  羌  遐  輩序
壹壹零一一一壹壹貳一一三壹壹肆一一五壹壹陸一一七壹壹捌一一九壹貳零炎帝
壹零零一0一壹零貳一0三壹零肆一0五壹零陸一0七壹零捌一0九壹壹零黃帝
                                 朝代
───────────────
  一、炎帝神農氏系譜
  釋明
  二、黃帝軒轅氏系譜
  釋明
拾肆、少典氏第121代、炎帝神農氏第120代、黃帝軒轅氏第110代譜表
───────────────
壹貳壹一二二壹貳叁一二四壹貳伍一二六壹貳柒一二八壹貳玖一三0壹叁壹少典
遐  邇  壹  體  率  賓  歸  王  鳴  鳳  在  輩序
壹貳零一二一壹貳貳一二三壹貳肆一二五壹貳陸一二七壹貳捌一二九壹叁零炎帝
壹壹零一一一壹壹貳一一三壹壹肆一一五壹壹陸一一七壹壹捌一一九壹貳零黃帝
                                 朝代
───────────────
  一、炎帝神農氏系譜
  釋明
  二、黃帝軒轅氏系譜
  釋明
拾伍、少典氏第131代、炎帝神農氏第130代、黃帝軒轅氏第120代譜表
───────────────
壹叁壹一三二壹叁叁一三四壹叁伍一三六壹叁柒一三八壹叁玖一四0壹肆壹少典
在  竹  白  駒  食  場  化  被  草  木  賴  輩序
壹叁零一三一壹叁貳一三三壹叁肆一三五壹叁陸一三七壹叁捌一三九壹肆零炎帝
壹貳零一二一壹貳貳一二三壹貳肆一二五壹貳陸一二七壹貳捌一二九壹叁零黃帝
                                 朝代
───────────────
  一、炎帝神農氏系譜
  釋明
  二、黃帝軒轅氏系譜
  釋明
拾陸、少典氏第141代、炎帝神農氏第140代、黃帝軒轅氏第130代譜表
───────────────
壹肆壹一四二壹肆叁一四四壹肆伍一四六壹肆柒一四八壹肆玖一五0壹伍壹少典
賴  及  萬  方  蓋  此  身  髮  四  大  五  輩序
壹肆零一四一壹肆貳一四三壹肆肆一四五壹肆陸一四七壹肆捌一四九壹伍零炎帝
壹叁零一三一壹叁貳一三三壹叁肆一三五壹叁陸一三七壹叁捌一三九壹肆零黃帝
                                 朝代
───────────────
  一、炎帝神農氏系譜
  釋明
  二、黃帝軒轅氏系譜
  釋明
拾柒、少典氏第151代、炎帝神農氏第150代、黃帝軒轅氏第140代譜表
───────────────
壹伍壹一五二壹伍叁一五四壹伍伍一五六壹伍柒一五八壹伍玖一六0壹陸壹少典
五  常  恭  維  鞠  養  豈  敢  毀  傷  女  輩序
壹伍零一五一壹伍貳一五三壹伍肆一五五壹伍陸一五七壹伍捌一五九壹陸零炎帝
壹肆零一四一壹肆貳一四三壹肆肆一四五壹肆陸一四七壹肆捌一四九壹伍零黃帝
                                 朝代
───────────────
  一、炎帝神農氏系譜
  釋明
  二、黃帝軒轅氏系譜
  釋明
拾捌、少典氏第161代、炎帝神農氏第160代、黃帝軒轅氏第150代譜表
───────────────
壹陸壹一六二壹陸叁一六四壹陸伍一六六壹陸柒一六八壹陸玖一七0壹柒壹少典
女  慕  貞  烈  男  效  才  良  知  過  必  輩序
壹陸零一六一壹陸貳一六三壹陸肆一六五壹陸陸一六七壹陸捌一六九壹柒零炎帝
壹伍零一五一壹伍貳一五三壹伍肆一五五壹伍陸一五七壹伍捌一五九壹陸零黃帝
                                 朝代
───────────────
  一、炎帝神農氏系譜
  釋明
  二、黃帝軒轅氏系譜
  釋明
拾玖、少典氏第171代、炎帝神農氏第170代、黃帝軒轅氏第160代譜表
───────────────
壹柒壹一七二壹柒叁一七四壹柒伍一七六壹柒柒一七八壹柒玖一八0壹捌壹少典
必  改  得  能  莫  忘  罔  談  彼  短  靡  輩序
壹柒零一七一壹柒貳一七三壹柒肆一七五壹柒陸一七七壹柒捌一七九壹捌零炎帝
壹陸零一六一壹陸貳一六三壹陸肆一六五壹陸陸一六七壹陸捌一六九壹柒零黃帝
                                 朝代
───────────────
  本譜新創編寫法,各姓氏原有宗族系譜至現代者,或間有闕系中斷,應以史
實註釋續修之,重點以知者傳知,疑者考之為原則。若對祖先源流系譜無資可稽
難考者,以中華民族姓氏炎黃總始祖少典氏,生於民國前歲次丁亥五一八五年、
公元前三二七四年,至黃帝紀年(第七十九甲子)歲次丙戍四七0三年、民國九
十五年、公元二00六年,共有五二八0年,俗例每代三十年概括計算為少典氏
第一七六代、炎帝神農氏第一七五代、黃帝軒轅氏第一六五代「忘字輩」作為寫
譜轉承點,從能得知祖先名諱、諡號之出生年,不分男女詳載生平事功,配合上
述換算代序,誠屬不得已之得已創意編譜法。讓跨越過二十世紀的人類,智慧慎
思莫忘上古文字未興之前,姓氏系譜難稽考溯之經驗,建立譜詳系明就應有理性
認知,從現在開始人人寫家族譜,是知福。通祖先成功之道,是惜福。譜子孫得
失法則,是保福。傳承祖先無價文化遺產,請大家告訴大家一起來造福。
提昇富而有禮,幸福相隨滿人間。
  炎帝神農氏或黃帝軒轅氏系譜
───────────────
  一、炎帝神農氏系譜
  釋明
  二、黃帝軒轅氏系譜
  釋明
貳拾、少典氏第181代、炎帝神農氏第180代、黃帝軒轅氏第170代譜表表
───────────────
壹捌壹一八二壹捌叁一八四壹捌伍一八六壹捌柒一八八壹捌玖一九0壹玖壹少典
靡  恃  己  長  信  使  可  覆  器  欲  難  輩序
壹捌零一八一壹捌貳一八三壹捌肆一八五壹捌陸一八七壹捌捌一八九壹玖零炎帝
壹柒零一七一壹柒貳一七三壹柒肆一七五壹柒陸一七七壹柒捌一七九壹捌零黃帝
                                 朝代
───────────────
  一、炎帝神農氏系譜
  釋明
  二、黃帝軒轅氏系譜
  釋明
貳拾壹、少典氏第191代、炎帝神農氏第190代、黃帝軒轅氏第180代譜表
───────────────
壹玖壹一九二壹玖叁一九四壹玖伍一九六壹玖柒一九八壹玖玖二00貳零壹少典
難  量  墨  悲  絲  染  詩  讚  羔  羊  景  輩序
壹玖零一九一壹玖貳一九三壹玖肆一九五壹玖陸一九七壹玖捌一九九貳零零炎帝
壹捌零一八一壹捌貳一八三壹捌肆一八五壹捌陸一八七壹捌捌一八九壹玖零黃帝
                                 朝代
───────────────
  一、炎帝神農氏系譜
  釋明
  二、黃帝軒轅氏系譜
  釋明
貳拾貳、少典氏第201代、炎帝神農氏第200代、黃帝軒轅氏第190代譜表
───────────────
貳零壹二0二貳零叁二0四貳零伍二0六貳零柒二0八貳零玖二一0貳壹壹少典
景  行  惟  賢  克  念  作  聖  德  建  名  輩序
貳零零二0一貳零貳二0三貳零肆二0五貳零陸二0七貳零捌二0九貳壹零炎帝
壹玖零一九一壹玖貳一九三壹玖肆一九五壹玖陸一九七壹玖捌一九九貳零零黃帝
                                 朝代
───────────────
  一、炎帝神農氏系譜
  釋明
  二、黃帝軒轅氏系譜
  釋明
貳拾叁、結語
  個人(夫妻)紀錄
┌───────┬──┬─┬──┬───┬──┬───────┐
│公派下第  代│輩序│ │原籍│   │現住│       │
├────┬──┼──┴─┼──┴───┴──┴───────┤
│本人姓名│別號│譜名  │歲次:    出生地       │
├────┼──┼────┤民國  年  月  日 時生   │
│    │  │    │公元  年  月  日 星座:  │
├────┼──┼─┬──┼──┬──────────────┤
│排行: │血型│ │宗教│  │學      歷     欄│
├────┴──┼─┴──┴──┼──────────────┤
│父親:    │母親;    │小學:    國中:    │
├───────┼───────┤高中:    大學:    │
│祖父:    │祖母:    │留學:    高普考:   │
├───────┼───────┴──────────────┤
│       │經歷:                   │
│       │逝世於歲次民國  年  月  日  時  分│
│本 人 相 片│逝世地點:            享壽  歲│
│       │逝世疾病:                 │
│       │葬於:      坐向:      分金  │
├────┬──┼────┬─────────────────┤
│配偶姓名│別號│譜名  │歲次:    出生地       │
├────┼──┼────┤民國  年  月  日 時生   │
│    │  │    │公元  年  月  日 星座:  │
├────┼──┼─┬──┼──┬──────────────┤
│排行: │血型│ │宗教│  │學      歷     欄│
├────┴──┼─┴──┴──┼──────────────┤
│父親:    │母親;    │小學:    國中:    │
├───────┼───────┤高中:    大學:    │
│祖父:    │祖母:    │留學:    高普考:   │
├───────┼───────┴──────────────┤
│       │經歷:                   │
│       │逝世於歲次民國  年  月  日  時  分│
│配 偶 相 片│逝世地點:            享壽  歲│
│       │逝世疾病:                 │
│       │葬於:      坐向:      分金  │
├───────┴──────────────────────┤
│結婚日期:民國   年   月   日           │
├─┬────┬────┬────┬─────┬───────┤
│ │長子姓名│次子姓名│長女姓名│長女婿姓名│兄弟姊妹欄  │
│子├────┼────┼────┼─────┤       │
│女│    │    │    │     │       │
│媳├────┼────┼────┼─────┤       │
│婦│長媳姓名│次媳姓名│次女姓名│次女婿姓名│       │
│欄├────┼────┼────┼─────┤       │
│ │    │    │    │     │       │
└─┴────┴────┴────┴─────┴───────┘
  我家輩序表
  我家代序
  代  代  代  代  代  代  代  代  代  代  代
我家  堂  姓輩序
  輩  輩  輩  輩  輩  輩  輩  輩  輩  輩  輩
  家庭行事曆
  親朋好友住址及電話檢索表
親友姓名 親友稱呼 住址     電話
/詹招琳編撰箸/96.12.31/更新
───────────────
詹招琳:ChAo-Lin ChAn
奇摩信箱:s1681688@yAhoo.com.tw
電子信箱:s8479.s9667@msA.hinet.net
通訊處:台灣省臺北縣永和市雙和街25巷17號二樓
電話:(02)2231-8417傳真:(02)2231-8363
版權所有:發起地球村編家譜寫自傳運動,所屬網站或部落格文章內容及圖片,歡迎轉載引用與聯結,敬請註明主題及撰著者,俾便於查證原文出處,相互尊重,謝謝感恩!
公元二0一0年一月二日更新
───────────────
  延伸閱讀
中華姓氏源流通譜(普及本)舊版http://blog.nownews.com/s1681688/textview.php?file=13479
中華姓氏千字文統一輩序
黃帝甲子紀年表
中國歷朝年號紀事表
中華民族歷代人口統計數
中日紀年對照表(日本據台期間適用)
黃帝甲子紀年表(前第1甲子至前第31甲子)
黃帝甲子紀年表(第1甲子至第40甲子)
黃帝甲子紀年表(第41甲子至第80甲子)
中國歷朝年號紀事表
中英文繁簡體百家姓(注音、郡號)
中華姓氏堂號沿革概覽
中華姓氏族譜互聯網http://chan1688.blogspot.com/2009/09/blog-post_1539.html
【中華姓氏源流通譜】中華姓氏族譜互聯網
http://blog.nownews.com/s1681688/textview.php?file=235303
───────────────